第七章 对付出报以浪漫主义逻辑观念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群体被划分到浪漫主义心理中,即指这些人的观念,存在美好的或虚构的幻想,容易陷入相对主义的虚构世界观中,即认为有了A,就一定会得出B。很难根据客观事实考虑C出现的合理性。”
PART1老师说的我都做了,为什么我没考100分?
浪漫主义,产生于我国远古先民时期,诗经中关于对美好生活和美好爱情的向往,都是浪漫主义的内在表现形式。到了屈原创作的《离骚》,浪漫主义则正式登上了文学的理论殿堂,并先后经过李白、苏轼等无数大家的传承。
这些是文学上的浪漫主义。
那么心
理学上的浪漫主义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石月是生物学专业的一名学生,成绩优秀。期末前,石月被辅导员单独叫到办公室,辅导员嘱咐石月,好好准备相关材料,这次的“省十佳优秀大学生”非她莫属。石月在自豪和激动的同时,也按照辅导员的叮嘱,认真地准备了各种材料,在期限之前交了上去。
然而,第二学期开学回来后,学校公布十佳大学生的名单,里面却没有石月的名字,反而是班上一个平时其貌不扬的男生获得了这个荣誉。石月心中失落难过,最让她想不通的则是,明明辅导员已经说过了,肯定是自己,为什么还会变成别人
?她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学校弄错了名单,或者是学校交错了材料?为此,石月一遍又一遍的给学校的相关部门打电话,甚至还给省教育厅打了电话。石月的举动最终惊动了校长,校长找到石月了解情况后,狠狠地批评了辅导员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并且告诉石月,省十佳大学生的评选很严格,落选一点都不奇怪。
但是,石月却无法接受学校的说法,甚至开始出现暴躁、抑郁,怀疑人生,怀疑社会的倾向,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生活,最后被学校强制休学治疗。
这个故事的当事人,就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逻辑观念者。她们对于自己所做的
每件事,都报以一种必然会成功的理念,不去考虑任何意外的可能性。这种想法,是极其极端的,最容易导致人的精神崩盘。当浪漫主义逻辑观念者的某个观念被客观现实中呈现出的其他结果打破的时候,就到了他们开始焦虑暴躁甚至自我怀疑的时候。
这种浪漫主义的逻辑观念,在大范畴上来讲,也包括白日做梦、设想一夜暴富等等这种情况。虽然这些和我们讲的神逻辑话语形式有所出入,但是其本质的内涵是一样的。而且按照神逻辑的语言规律,其实关于白日做梦或一夜暴富等等不切实际的幻想类的浪漫主义观念,我们也能够找到它的
文字表现形式:
1.书上说了,只要每天坚持买彩票,总有一天会中奖的。
2.梦想总要有的,万一成真了呢。
3.按照概率学的计算,我还是有机会成为富翁的。
4.这道题老师说过是重点,考试肯定会考的。
5.他明明说爱我的,为什么不和我结婚。
6.风水大师说了,我将来要嫁给明星,肯定会的。
7.我这么喜欢他,他肯定也喜欢我。
8.老板说的计划案,我都一步步做了,这个项目肯定没问题。
9.医生说只要吃这个药就能好,我肯定会好的。
10.我妈说胖才好看,为什么我都这么胖了我男神也不喜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