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脚印
顾媚 / 文
一场淅淅沥沥的黄梅雨,从早晨下到黄昏,把窗前几株刚开的红玫瑰吹得摇摇欲坠,恼人的天气,恼人的黄昏,撩人恹恹欲睡。我冲了一杯热腾腾的咖啡,打开网站看报,才知道今天是父亲节。
父亲去世已三十多年了,这个与我毫不相干的节日,却带给我无限的感触。重读朱自清的《背影》,那幕感人的情景便在眼前出现,朱自清的父亲送他上火车前,替儿子买几个橘子,他看到了父亲肥胖的身躯,蹒跚地穿过铁路,很吃力地爬上月台时的背影,他的眼泪流下来了。看到这里
,我眼前也泛起一片模糊泪光,隐约看到了一个龙钟的身影,拖着佝偻的身躯,腋下夹着两卷画,蹒跚地穿过马路,消失在拥挤的人群里,那是我父亲晚年时的背影。
我有一个很不愉快的童年,虽然父母双全,却感受不到一丝家庭温暖,因为父亲很少回家,每次他回家我都感到好像是一个陌生人到访,他一回到家里就与母亲吵个不停,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踏进家门时,那一阵子清脆的皮鞋声由远而近,我们姐弟便奔走相告,嚷着:“爸爸来了,爸爸来了。”总让母亲斥责一句:“什么来了来
了,这不是你爸爸的家吗?”接着就是一阵口角的吵闹声、摔东西声,然后,父亲逗留一会儿便走了。我躲在墙角,听着那远去的皮鞋声,心里茫然若失,我是多么渴望他能多留一会儿啊!
父亲文采风流,但他一生做错了几件事:年轻时就撇下母亲移情别恋,在外另筑爱巢;在广州日占时期背负过文化汉奸的罪名;抗战胜利后撇下我们仓皇逃亡;其后还染上鸦片毒瘾,不能自拔,这些垢渍玷污了他大半生。虽然人都会行差踏错,但我父亲却是错得那么深,跌得那么痛。
小时候,母亲就灌输
给我们对父亲的仇恨,使我感到亲情的混淆、矛盾。我不知幸福为何物,就这样年复一年地长大了。
父亲晚年的生活颇拮据,体弱多病,靠买卖字画为生,但他至死也不向我们姐弟求助,因为他内心对我们有太多的歉疚,他曾含蓄地表示过忏悔,要决心戒掉鸦片,希望能搬回家团聚,但这一切都已太迟了,他的希望终成泡影。
一九七三年我在新加坡开画展,父亲尽了全力鼓励和帮助我,使我获得很不错的成绩,也让我尝到从未拥有过的温情。我正在预备好好报答亲恩的时候,回到香港,他
却已奄奄一息,还未及见他最后一面,他第二天便与世长辞,结束了坎坷传奇的一生。
父亲给我的印象虽然冷漠、严肃,但我能窥探出他眼神包含的秘密,当他凝望着我时,眼中有泪光,眼神是带着七分无奈、三分深情,我们父女关系虽然疏离,但我却是无时无刻不惦挂着这个不快活的老人,我可怜的父亲。
今天是父亲节,我仿佛又看到父亲的背影,听到那一阵清脆的皮鞋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以至模糊不清,只有他留下的那匆匆脚步声,还残留在我的记忆里。
写于二〇〇九年父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