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卡拉布是一个身材娇小的女人,她的五官轮廓感明显,性感的厚嘴唇非常迷人。她有一头乌黑秀丽的长发,一双大大的眼睛,黑溜溜的,特别迷人。她敬仰神明,富贵的仪态,散发出非同一般的贵族气息。

    尽管语言交流上有些障碍,但也阻止不了渥乐尔夫人对她的喜爱。她就像一个对待孩子的母亲一般,把卡拉布的起居生活照顾得非常稳妥和舒服。

    卡拉布住在康奈花园的这一段期间,好多语言学的研究学者都前后上门,想看看能不能翻译出卡拉布的地方语言。最不可思议的是,尽管来了那么多翻译能手,可还是没有人能够解析出她话里的含义。无论是阿拉伯语、印度语、汉语,哪种语言体系都没能跟卡拉布说的话对应得上,甚至有人还说她可能是日本人。然而,没有一个人真正解决问题。到最后,学者们都是一脸无奈地离开了康奈花园。

    渥乐尔夫妇也由此放弃了希望,就没有执意去寻找听得懂她的语言的人了。于是,他们转变思路,开始给卡拉布辅导英语,把这最后的期望寄托在学习上,想着如果能把她教会这边的语言,或

    许就知道她真正的身份和来历了。

    卡拉布饮食很特别,她不吃肉食,也不爱喝酒,只要看到餐桌上有这些让她反感的食物的时候,她总会默默地别过脸。她喜欢吃的东西都是一些糕点类、水果和茶水,非常原生态。闲暇时间,她就安安静静地坐在地毯上,不时地微笑,偶尔还会进行严肃的祷告仪式。

    这之外,她每天要学习渥乐尔夫妇安排的英语辅导。可时间过了好久,她连简单的单词也没有办法记住。有些人开始有些不耐烦了,对她失去了好奇心,连脾性温和的渥乐尔夫妇也开始有些为难起来。

    “哎呀,总不能一直留着她吧?赶紧想想办法吧!”

    “可是就这么赶她出去是不是不太好,她一个人,说的话都没人能听懂,也不知道哪里去。”

    “但她那天夜里突然就敲了霍顿家里的门,应该是从远处的某个方向走过来的。排除陆地上的一些地方,她会不会是从沿海一带过来的?这一路应该会有些人认识她吧?咱们就从外围开始搜寻一些信息,至少也得弄明白她到底是哪个国家的人。”

    离阿蒙兹伯里最近的沿海地方就是布里斯

    托尔港口了。为了集中精力解决卡拉布的来历问题,渥乐尔夫妇上门委托了港口城市的市长,希望能借助巡警的人力一同协查。

    夫妇俩心里是这么打算的:港口上来来往往的人这么多,卡拉布身上穿着怪异,指不定就有那么一两个人对她过目不忘。

    于是,他们在港口的沿途上接连走访了好几户人家,但大家都表示没有这相似人物的记忆。看来,大家的猜测或许有些地方出了差错。试想,卡拉布连英语都不懂,孤零零的一个女人,就能从隔岸的伦敦海岸到这边陆地,短短几天的行程就能来到这里?恐怕这种假设的概率极低。

    接着,他们又想,也许她中途被抓去了审问处?或者是被当地的官府保护起来了?

    是的,应该没错,那应该可以把她转接给当地的妇女之家,请求他们帮忙照料一下卡拉布。如若当中真的能遇到她相熟的人,那就可以安全把她送回去了。

    渥乐尔夫妇敲定主意后,就把卡拉布托管在这里,两个人就回去康奈花园府邸了。

    可是,没过几天,渥乐尔夫人就听到了那边工作人员传来的消息,说是卡拉布怪异的生

    活习俗让大家都很不习惯,连饮食安排上也跟大伙不一样。最糟糕的是,因为语言不通的问题,他们没法愉快地跟她沟通交流,所以很为难。

    渥乐尔夫人听到卡拉布在那边的遭遇后,好歹她也是跟卡拉布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人,于心不忍,还是把她接了回来,依然视她为尊贵的嘉宾,好吃好喝地供养着。

    为了不让卡拉布一直闲着没事做,渥乐尔夫人有时也会拿着针线给她玩玩。不过。令夫人惊讶的是,她的针线活居然干得特别好,拿过的东西看上两眼,一下子就能原原本本地缝制出来。于是,大家也慢慢地喜欢上了她。而且渥乐尔夫人发现卡拉布很有绘画的艺术细胞,拿起画笔,三下五除二,就能画出一些人物和东西。于是,在后来,除了之前的肢体语言之外,她们之间也会通过画画来进行一些对话交流。渥乐尔夫人看了她的一系列绘画作品后,隐隐约约推测到了她的一部分身世。渥乐尔夫人觉得她是遥远的东方国度的人,家族地位显着,但由于家族突遭变故,卡拉布被诱引上了贼船。大船漂流了几个月后,那些坏心肠的人就把

    她孤零零地丢在了英国海岸边。

    虽然每一次信息的获取都挺困难,但渥乐尔一家子都乐此不疲地探究着她背后的神秘身世。虽然大家并没有完全相信这些推测,但所有人都不敢怠慢了她。这当中有些人也表示过怀疑,也有部分的人只是把它当成了一场闹剧一笑而过。显然没有人对能够推翻这种猜测而提出强有力的证据,因此大家都统一保持了沉默。

    大家对她的好奇心逐渐增长,一开始还是小范围的传播,没想到,事件演变得越来越剧烈,居然引发了全国上下讨论的中心话题,卡拉布由此成为大家的聚焦人物,人们都很好奇她到底是什么人。

    为此,市长向全国发出寻人启事的调查请求,誓要在整个欧洲沿岸找出懂得翻译“卡拉布语”的人。

    之后,有几个表示曾经去过东洋一带的人会见了卡拉布,但对于“卡拉布语”也是不知所措,依然没有成功解读出语言里真正的含义。

    毫不夸张地说,“卡拉布语”成了一种神秘的语言体系,谁都没法彻底搞明白。

    卡拉布的真正身份是什么?她到底来自哪个国家?

    后来,事件终于有了些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