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好景不长,重新燃起欲望的凶手再次开始了疯狂的杀戮。10月19日、20日、21日,隶属俄勒冈州的波特兰,有三个人死在凶手的手上。经过一段时间沉寂之后,这个人似乎急于想要填补内心的缺失,这一次,他改变了在每个城市只犯案一起的习惯,居然在同一个城市连续作案三天。

    如此高频率地犯案,使得原本就忙得焦头烂额的警察更是痛苦不已。当然,波特兰的警察们也并没有得到有用的线索,抗议声越来越大。

    19日那天,刚从失败的婚姻中走出来,准备开始新生活的贝亚特·威瑟斯,准备出售现有的房产,她的年龄只有35岁,是个美丽的女子。她的尸体是被自己年仅15岁的儿子发现的,凶手将她塞进储藏间的一个大行李箱里。那时,距离她在窗户玻璃上发布广告仅仅过去三天。

    这一次,房子里折损的不只是女主人的性命,同时还有珍贵的饰品、外衣和一些小面值的现金。

    虽然受害人的儿子能讲出的这些情况已经很明显了,但是波特兰警察竟然将案件判定为一起自杀案,真是令人匪夷所思。按照当地警察的说法,这位受害者属于自杀。但人们实在不知道这位美女威瑟斯是怎么杀死自己,又是怎么把自己反锁进狭小的行李箱的。难道说她是先躲进箱子,然后在四肢蜷缩的情况下完成了自杀的壮举?那么,消失不见的贵重物品是谁拿走的,尸体上的伤痕怎么来的?这些细节,没有人给出合理的说明。

    在事后相当长的日子,新闻媒体都对当地警察口诛笔伐,针对他们毫不作为又草率行事的态度给予了严苛的讽刺与批评。

    警察的糊弄做法也改变不了这些案件发生的现实。在距离威瑟斯死去的房子并不远的地方,59岁的维吉尼亚·

    格兰特,被人从壁炉里抬出来。她尸体的伤痕与威瑟斯相似,现场也丢失了珠宝、皮草等相对比较值钱的东西。然而,最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当地警方仍然没有改变他们对案件性质的判断,格兰特太太被判定为“心脏病引发的死亡”,也因此,案件草草收场,再也没有任何调查。

    警察对案件毫不当回事的态度,也使得凶手更加肆无忌惮。21日,玛贝尔·弗卢克的尸体在自己公寓的二楼转角处被发现。她与前两位死者居住在同一个区域,年仅32岁。从尸体颈部出现的紫色痕迹来看,显然是被人用绳索勒紧导致的。她手指上的戒指不见了,同样不见的还有一件外衣。种种细节都说明,这起案件与之前两天发生的案件有相似之处,但警察仍然置若罔闻。

    现在,我们要重新回到圣弗朗西斯科。

    11月18日,圣弗朗西斯科,威廉·爱德蒙兹太太死于家中。当然,凶手采用了他惯用的那些手法:通过租赁广告前去拜访,对被害者进行虐待,性侵、勒死被害者。而后,一位名叫弗洛伦斯·蒙克斯的45岁妇人,也成为这位神秘凶手手下的牺牲者,犯案手法相似。

    不同之处在于,这一次的现场丢失了一个十分贵重的宝石,市值达到3000美元。

    为了将一系列频繁发生的案件理顺清楚,可以先来按照时间排序,做一个粗略的统计:

    编号 时间 地点 被害人 年龄01 1926年2月20日 圣弗朗西斯科 克莱拉·纽曼 63岁02 同年3月2日 圣·罗塞镇 劳拉·比尔 63岁

    03 同年6月10日 圣弗朗斯西科 莉莲·玛丽 63岁04 同年6月24日 圣塔·芭芭拉 乔治·拉塞尔 47岁

    05 同年8月21日 奥克兰 玛

    丽·内斯比特 52岁06 同年10月19日 波特兰 贝亚特·威瑟斯 35岁

    07 同年10月20日 波特兰 维吉尼亚·格兰特 59岁08 同年10月21日 波特兰 玛贝尔·弗卢克 32岁

    09 同年11月18日 圣弗朗西斯科 威廉·爱德蒙兹 56岁10 同年11月24日 夏特鲁 弗洛伦斯·蒙克斯 45岁

    警探奥查波鲁德·里奥纳多算得上是波特兰警察中比较勤勉的,他认为夏特鲁的案件与发生在波特兰当地的那三个连续案件是有很大关联的,所以他选择了乘火车去夏特鲁,看看能不能发现点什么。

    事实真相往往令人觉得很滑稽。从时间上来推算,这位警探乘车去往夏特鲁的同时,神秘的凶手正乘坐列车离开夏特鲁。如此看来,他们在冥冥之中错过了彼此。这是一场看不见的追逐游戏,警探追寻神秘人的脚步来到夏特鲁,神秘人又刚巧回到波特兰。迟到的警探没能赶上凶手的脚步,于是,在犯下夏特鲁案件之后的两天,11月的26日,回到波兰特的那位凶手再次故伎重演,给这一系列命案又增添了一个牺牲者—布兰奇·麦亚思太太,48岁。

    对于此处案件,新闻里是这么描述的:

    此次布兰奇·麦亚思太太的凶案,警察倒是很令人意外地承认了凶手的存在,他们真是很难得地做出了比较准确的结论。那么,为什么警察这一次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呢?不只是由于窗口玻璃上贴着的租赁小广告,还因为尸体被发现的时候,正巧躺在房间大床的下面,头上缠着原本应该铺在桌子上的桌布。按照常理来说,桌布当然应该是用来铺桌子的,而一个人在没有什么特殊事情时,只会躺在自己的大床上。

    很明显,文字中

    带有对警探的讽刺意味。

    接二连三地面对杀人事件,又一再地被新闻媒体讽刺,警察们当然也不会任凭事件继续发展下去,愤怒让他们不再坐以待毙。与此同时,波特兰的民众,特别是女人们,对这位神秘的凶手已经害怕到了极点。只要有陌生人靠近自己的公寓,不管是街头小贩还是普通职员,她们都会发出惊恐的叫喊。倘若有租客们想要上门来选房间,那么只要他靠近某幢公寓,就会被周围的人紧紧地盯上。一旦他伸手敲门或者按门铃,房间里的女主人就立刻将电话拨打至警察局。有时候,警察局会频繁收到来自同一个地址的报案,令他们感到无比心焦。尽管他们的行动显得有些迟了,不过搜索仍不会停止。

    功夫不负有心人,警察还是循着线索找到了蛛丝马迹。在连续发生的案件中,被偷走的物品无疑是个很好的突破口,值得庆幸的是,警察并没有忽视这一点,他们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那些贵重的饰品和外衣上。他们还利用新闻媒体向民众公开这些东西的细节,它们的规格、款式、材质等等,让更多的人注意身边是否发现这些东西。

    消息公开后不久,警察们便有了不错的收获。某天,三位老太太带着几件饰品来到警察局,告诉他们整个事件的过程。

    时间是11月25日,也就是夏特鲁案件刚刚发生之后第二天。一个陌生的男人来到三位老太太居住的公寓,自称要租住其中的一个房间。他没有显示出什么异常,也没有马上离开,而是住了下来。在这期间,他拿出几件看起来比较贵重的首饰,以很低的价格转让给了这三位老太太。第二天中午,他不声不响地走出门,再也没有回来。自以为捡到便宜货的老太太看到了报纸上的消息,得知自己手中的

    物品很可能就是前几起案件中被凶手带走的东西,她们觉得无比后怕,就赶紧到警察局来说明原因,归还这些物品。

    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调查,警察们便得知,老太太们手中的首饰,正是来自夏特鲁的那起蒙克斯太太的案件。当然,老太太们也详细地将那个男人的相貌特征、服饰特征等信息告诉警察。

    事件有了明显的进展,这对一直被嘲讽的波兰特警察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消息,尽管他们的功劳或许不像表面看上去这么大,但不得不承认,是他们的积极努力让整个事件呈现出柳暗花明的趋势。

    得到鼓励的警察继续追踪凶手,以期进一步扩大战果。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向民众传播这位嫌疑犯的外貌特征,还表示,只要有人发现这个人,哪怕是他的尸体,都能得到2500美元的高额奖金。

    信息的传播覆盖了整个美国和加拿大,所有人都认为,这一次凶手应该是逃不掉了,他们只需要耐心地等,总会有人将好消息带来,不管这个男人跑到什么地方,警察们都可以抓到他。后来随着事件的发展,也证明了那时候波特兰警察对凶手的描述还是非常贴近他本人实际情况的。

    事件果真按照人们的想象在发展,凶手没有一直沉寂,他还是露出了水面。只是当他再次出现在民众面前的时候,警察也没能真的抓住他,反而又有新的牺牲者出现。

    这次,距离麦亚思太太被杀已经过去一个月,地点转移到了艾奥瓦州,也就是由西部转移到了中西部地区。这次的受害者是琼·比尔德太太,死于1926年12月23日,临近圣诞节的日子。死者49岁,居住在康塞露·布拉佛斯,被凶手以惯用的手法谋杀。

    至此,在1926年里,凶手先后在不同的城市里杀死了12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