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萨尔浒血战
行军打仗最讲究统一号令,诚如杨镐此前所料,明军集全国精锐,看似名将精兵云集,却是一支名副其实的杂牌军,存在是否能统一调令、步调一致的隐患,因此他将其分为四路,按照各自的特点特性分军部署。
从这一点足以看出,杨镐是懂兵道的。然而即便如此,还是存在问题。在林海雪原上行军,最是考验士兵的体力及综合素质,四路大军齐头并进,士兵素质参差不齐,这一路上就难免有快有慢,再加上领兵之将立功心切,纵横数百里深入后金势力范围后,问题就彻底暴露出来了。
杜松素有“杜疯子”之称,气血翻涌,就跟疯了一样。此番四路大军就以他这一路最快,每日冒雪急行百多里路,把其他部队抛在了后面,于三月初一日,抵达了浑河岸边的萨尔浒。
是时,雪已然小了,只有零星的雪花稀稀落落地飘着。天空阴沉沉的,灰色的铅云低垂,倒映在浑河的水面上,使得浑河水面无端染上了一层阴冷之色。
天气虽寒,浑河的水却依旧未结冰。杜松打量了会儿水面,命令三军原地休息,静候探子回报。
杜松作战的方式虽道是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但并非全无脑子,他知道无论是浑河,还是浑河对岸的界凡城,都是后金的战略要地,特别是界凡城,拿下此城后,不足一百里路就是赫图阿拉,敌军不可能不做防范。
是日午时,探子回报,后金军在界凡筑修城池,具体兵力不明。
杜松闻报,第一反应是后金军打算死守城池,不然的话,他们没有必要在这时候修城。由此联想开去,他们的兵力有可能被明军的其他几路大军吸引过去了,在界凡城内的守城者不多。
想到这儿,杜松顿时兴奋起来,如果真是如此的
话,他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拿下界凡,然后犁庭扫穴,不日即可拿下赫图阿拉!
杜松激动得浑身发热,当即抽调一万精兵轻装渡河,其余两万部队则驻守河畔,一是保护辎重,二是随时准备策应,以防不测。
杜松以为如此安排万无一失,可谁知道在他渡河的那一刻起,就已踏入了努尔哈赤的包围圈——后金军以骑兵奔袭为主,不善守城,他们派遣一些老弱装模作样地修城,不过是诱饵罢了。
一万精兵蹚水过河,行至一半时霍然听到水声大作,往上流看去,只见浊浪滚滚,奔流的洪水挟千钧之势咆哮而来。杜松大骂后金狡猾,命部队急速过河以减少伤亡。好在短时间内,后金军所蓄的水不多,明军又相互扶持,折损一百来人后全军如数上岸。杜松回头喊道:“弟兄们,立功的机会来了,拿下此城,赫图阿拉指日可灭!”
一万明军呼啸着往界凡城扑将过去,大军过处,洁白的雪路化作雪泥,将士们口中呼出的白气,仿如升腾的杀气,弥漫在附近几里之内。
在界凡城的下面有一座山林,名唤吉林崖,代善站在山上,看着杜松领兵冲上来,犹如猎人看到了猎物般兴奋地笑了,手臂一挥,弓箭手拉得铮铮直响的强弓一起放箭,成百上千的箭镞呼啸着在半空中响成一片。箭镞过处,人仰马翻。
杜松也不是吓大的,面对敌军箭阵不退反进,率众往上冲。
也就在这时,身后陡闻一阵大喊,杜松转首看时脸色倏地一变。
一支后金骑兵绕到了浑河对岸,也就是明军辎重部队所在地。上万匹战马踏雪而行,此时天上的雪将歇,地上的雪却在马蹄下飞扬,俨如奔雷冲向明军。战马疾行中,马上之人手挽强弓不断地射出箭矢,明军猝不及防
,前面的士兵在惨叫中纷纷倒地。
这是努尔哈赤亲率的奇兵,从佯装界凡城修筑到蓄水泄洪等,都是为了迷惑对方。他精心挑选了萨尔浒这个地方,目的就是要摧毁明军留在萨尔浒的两万兵力。摧毁了他们的辎重部队,也就相当于摧毁了杜松。
真正展示后金铁骑威力的时刻到了!
明军辎重营由总兵王宣、赵梦璘负责,这两人也都是经验丰富的战将,面对突如其来的后金军并没慌乱,仗着红夷大炮和火铳,将战车环置四处作为防御阵地,炮、铳齐发,射向后金军。
势如猛虎般冲击过来的后金骑兵,在炮、铳的打击下纷纷倒地,不断地激起漫天的雪片,马血和人血染红了雪地。
这是明军在朝鲜战场上对付倭寇的打法,倭寇以步兵为主,在明军炮火的打击下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可面对后金铁骑,这一招却失灵了。无论是红夷大炮还是火铳,打完一发炮弹或子弹后便需要重新装弹,后金铁骑何等快速,他们不断地往前冲,势若闪电,未及明军重新把弹药装上枪炮,骑兵在弓箭的掩护下就已经冲入了阵营之中。
王宣、赵梦璘心头一慌,连忙改变战术,要与横冲直撞过来的后金军展开肉搏战。努尔哈赤却没有跟他们死战的意思,在明军围上来的时候,他已然从这头杀入从另一头突围出去,只眨眼之间,便在明军阵营里走了个来回。
大批后金骑兵杀出明军包围圈后,冲上一道山坡,霍地掉头,由上而下俯冲下来,在奔雷也似的铁蹄声中,伴随着一阵密密麻麻的箭雨,这支铁甲骑兵把雪地上的明军当成了猎物,再次杀向明军大营。
如此几个回合下来,明军伤亡过千,军心也就乱了。这一刻,从各地征调过来的精英方才明白,
此前有人将后金铁骑比作妖魔都不为过,这哪里是骑兵,分明是奔驰在林海雪原上的幽灵!
见明军乱了,努尔哈赤不再来回冲杀,只在军营内横冲直撞,开始了一边倒的屠杀。
这分明是狩猎的标准方式,先使猎物慌乱,再肆无忌惮地杀戮!
这边厢杀戮刚刚展开,那边厢的代善也开启了狩猎模式,大批的骑兵伴随着箭镞从上坡冲杀下来,挟着马蹄的巨响,雪崩也似,排山倒海般地压顶而下。
实际上,不需要代善这般攻击,号称“杜疯子”的杜松已然杀气全无。他率众突围,企图占领制高点来获取一线生机。哪料骑兵快如闪电,无论是在林海还是在山谷,来去自如,杜松则如麋鹿,被驱来赶去,无还手之力。
杜松钢牙一咬,他不跑了,再跑下去即便是死了也死得屈辱。他提着刀,用那满是血污的脸面对代善,霍地一声大喝:“杀!”剩余的明军知道必死无疑,索性跟着杜松冲了上去。
代善也是大喝一声:“射!”箭矢穿透林海呼啸而去。后金军的复合弓与普通的弓箭迥异,乃当时最强的弓箭,一百米以内可轻松贯穿两名甲士的身体。利箭穿梭中,明军士兵就像箭靶子一样纷纷倒下,杜松身中十八箭而亡。
三万明军精锐,萨尔浒一战,全军覆没。
夜幕降临了,四野又恢复了平静,只有战马呼呼喘气的声息。雪原尽成赤色,昏暗的暮色下,满山遍野都是尸体,层层叠叠望不到头。
努尔哈赤骑在战马上,看着自己生龙活虎的战将们,眼睛在黄昏里射着精光,挥着马鞭大声道:“此为明军主力,主力一灭,明军名存实亡矣,再无可惧之处。我们就一鼓作气,北上去把另一路明军也收拾了!”
众将士因了一战歼灭杜松全
军,斗志正高,大喝一声,随着努尔哈赤纵马北上。
是时,与杜松部最近的是马林部。这一日半夜时分,正行至富尔哈山的尚间崖下,与萨尔浒只有三十余里路距离,最多半天行程。如果两军能配合作战,以烽火相互传递敌情,努尔哈赤的骑兵再厉害,也难敌他们两路大军前后夹击,可惜的是战场如棋局,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当接到探子回报说杜松部全军覆没后,马林惊呆了。接下来该怎么办,是死战还是掉头撤回去?
毫无疑问,杜松是四路大军的主力部队,而马林手里只有一万五千明军以及蒙古叶赫部的一万三千人,在生死关头,那些蒙古人肯以死相拼吗?
寒风从林间吹来,马林忍不住打了个寒战。望着茫茫雪原以及夜色下张牙舞爪的茫茫林海,他想到了陈大道、高炫两人的死,杨镐是带着必死之心来经略辽东的,自己要是逃回去必难活命,与其含辱而死,倒不如在这里赌他一把。
马林咬了咬钢牙,下令就地挖筑工事,分别在三个方位挖出三条战壕,并放置枪炮,形成一个死三角,无论后金军从哪个方向杀过来,三路明军皆可互为照应。
马林下的赌注就在这里,按照他的想法,如此排兵布阵,跟后金军打阵地战支撑三五日不成问题。在这三五日内,其他两路的李如柏、刘部就可以趁努尔哈赤后方空虚之机,杀入赫图阿拉去,直捣其巢穴。到了那时,努尔哈赤必回兵救援。如此,不但可解眼下之危机,他还可以与李如柏、刘部配合,围杀后金军。
这是马林打的如意算盘,也是在当前形势下,最为明智的决策。
夜更深了,雪不知从何时又下了起来,寒风肆虐,全军将士忍着刺骨的寒风,等待着后金军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