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隐藏着巨大的力量
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是在故事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的生活中也总是有故事陪伴,没有人是不喜欢故事的。故事可以让我们在快乐中获得无穷的知识和无尽的智慧,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很多的人生启迪。好的故事能够让我们体会到芸芸众生的各种生活和精彩的大千世界。但是要想达到这种效果,还是需要故事的讲述者适当地引发听众的想象力,这样才能够让故事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才能够让故事更加立体地呈现在听众的心中,才能让听众更好地融入其中。因此,一个好的故事要能够给听众提供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这样才会让看似枯燥无味的故事变得活灵活现。
《帕雷的故事》是一部流行了七十余年的经典绘本。它讲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男孩子在睡梦中孤独游历世界的故事。绘本的作者是丹麦着名的儿童图画书作家延斯·西格斯德。绘本自1942年10月10日首度出版以来,已经被翻译成了35种语言,成为全世界妈妈和孩子共同喜爱的绘本之一。
我可以像国王一样走来走去……当你独自一个人时,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在那一刻我好像拥有了
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独处。我以为我一个人很好,无忧无虑,现在我才发现我一个人其实很寂寞。我不想再独处了。我想念我的好朋友了……我想要爸爸妈妈……
这是《帕雷的故事》在孩子独处时的心灵独白,这个独白虽然是出自一个孩子之口,却能够让人们联想到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绝对自由的,所谓的自由也是建立在亲情、友情以及爱情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上的。通过孩子的心灵独白让人们获得了对自由的美好想象和心灵上的成长。
所以,这个绘本既受到妈妈的欢迎,也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它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无限想象,也可以让大人们从中获得人生感悟,从童趣当中体会到“大人生”。
好故事可以通过无尽的想象力,映射出某种现实的生活,虽然不做过多的评价,却能够让听众自主地产生或褒或贬的态度。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我们是什么样的身份,或者从事着怎样的工作,都会遇到要说服他人的情况。但是在这样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人们都是非常有主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让他人接受你的观点并且
按照你的意愿去做就更加困难,如果方法不对就会激发矛盾的产生。但是,只要你找对合适的方法,能够了解到对方的所需所求,“顺着”对方,和对方的潜意识进行沟通,那么你就会轻易地说服对方,这就叫作“先跟后带”。这样我们才能够成为一个说服别人的高手。
世界着名的催眠大师米尔顿·艾瑞克森就是这样一位高手。
有一次,一个有被迫害妄想症的人需要艾瑞克森的治疗。当艾瑞克森进入病房的时候,发现病人正在窗户上钉钉子,经过了解之后,才得知他是为了防止敌人进攻才这么做的。于是艾瑞克森就和他一起钉钉子,而且钉得比他还要认真。在钉子钉好之后,艾瑞克森还建议他把地板中的缝也缝起来,这样就会彻底封锁住敌人的进攻。接着,他又建议病人和医生护士一起进行医院的防范工作,进而不断扩大他的安全范围。这样的建议被患者一一接纳了。随着这个“工作”的不断进展,他的防备范围不断地扩大,也就意味着他的活动范围不断地扩大,而他也逐渐地从被隔绝的世界中走出来,和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接触。
这就是艾瑞克森的治
疗风格,他从来不会和病人的症状去对抗,或者是攻击病人的逻辑。
对于很多病人来说,他们都将自己所存在的“问题”视为仇人,试图去消灭它。但是艾瑞克森却不会这样去做,他会建议病人们去接纳这些“问题”,同时用一种优雅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比如一个有烟瘾的人想要戒烟,就会把手中的香烟视为敌人,艾瑞克森会在催眠当中让他很慢地去重复吸烟的动作,虽然他的手里没有烟,但是仍然要非常优雅地做着吸烟的动作。
着名的导演文斯·吉里根对此形容说:“这就像是中国书法的寓意,你要很有力地去表达,力透纸背,但同时又不会去破坏纸张。这也像是弹琴,你可以猛敲键盘,但是当你优雅地去敲击的时候,出来的就会是一首美妙的曲子,而不是噪音了。”
其实,这种说服他人的方法也融入了艾瑞克森的生活当中。
在艾瑞克森小的时候,他家有一个农场。农场当中的马经常会跑到外面,由于马的力气很大,经常需要几个人一起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将它拉回来。但是幼小的艾瑞克森却能够一个人轻松地把马拉回农场。原来艾瑞克森
发现,当人们在拉马的时候,其实它的“逆反”心理是非常严重的,如果你使劲地拉它往西走,那么它就会往东走;如果你朝着它的方向将它往东拉,那么它自然而然地就会往西走。于是,艾瑞克森就朝着马厩的反方向去拉马,马就努力地向马厩的方向跑去,那么自然需要很小的力气就能轻松地让它们回到马厩了。
对于很多治疗师来说,他们治疗病人也许就会像案例中的马一样朝着马厩的方向走,但是艾瑞克森却不会这样,他不但会跟着马一起走,还会在它们想要走的方向努力地“推上一把”。
其实,无论是优雅的舞蹈,还是对于“马”的信心的诱导,这些都是外在的形式,艾瑞克森真正的治疗核心其实是和病人们进行潜意识的交流,让他们在潜意识中对自己产生足够的信任感,这样就会让他接下来的说服更加顺利。
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先跟后带”所存在的巨大力量,我们从这个故事中也能深刻地感受到这种力量。
讲故事就像人们追求音乐一样,是没有任何界限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民族,或者是什么样的语言,都可以通过故事达到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