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不守规则的人
1
最近做了几次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发现国人对规则的漠视可谓触目惊心。每一次红灯,总有一两辆自行车或电动车要闯过去,有些在听了我的劝导后会不好意思地停下来,而有些根本当你的话是耳边风,飞也似的窜到马路对面去了。两个轮子的车不守规则,四个轮子的车也好不到哪里去。为了避开早晚高峰期机动车道上长长的车队,有些私家车径直开到了非机动车道上,和一干电动车、自行车、行人抢夺窄小的空间。
这让我想起一个旅居新西兰的作者小慧曾吐槽过的一件事。她一个朋友想来新西兰自驾游,向她请教新西兰的交通规则,结果她讲到一个路段限速100码时,那人紧接着就问:“那开110码算超速吗?”小慧郁闷不已:难道规则制定出来就是为了违反的吗?类似的还有景区逃票、排队插队,这些现象在国内都屡见不鲜。
国人似乎天生对规则缺乏敬畏之心,对于既定的
规则制度,老老实实遵守的人被认为是“傻”“不懂变通”,而那些善于钻规则空子的人则被认为是“聪明”“有能耐”,很多人也对自己的小聪明颇为得意。
2
我工作的第一家单位,某位领导不知道是受人之托还是什么原因,想要打政策的擦边球为某个人办理某项业务,当时我经手该项业务,必须我先签字才行,我一看不符合政策规则,不肯签字。他先是想方设法劝我,看我不为所动,就拿上级的命令压我,我坚决不肯签字,以至于和该领导的关系搞得很僵。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一来如果签字就违反了规则,二来这件事万一以后追究起来我肯定是第一责任人,我不想“因小失大”。领导关系僵就僵吧,“铁打的营盘,流水的领导”,他也不可能待在这里一辈子。事实上,还没等那个领导调走,我已经先离开了那家单位。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不守规则的人一旦被发现或得到惩罚,
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惨重的。去年阿里发生了“月饼门”事件。据媒体报道,中秋前夕,阿里巴巴公司给每位员工发了一盒特制的福利月饼,因为月饼造型可爱,不少员工希望再多买几盒送给亲朋好友,于是行政部门决定将为数不多的余量月饼通过内网面向员工以成本价销售,并临时开发了一个“秒杀”页面。结果阿里安全部门的几位工程师耍了个小聪明,用编写脚本代码的方式“秒”到了133盒月饼。事发后,公司做出了请他们离职的严厉决定。公司认为,作为安全部门的员工,本是平台员工的扞卫者,却使用工具自毁规则,触犯了诚信红线。
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守规则的人。
员工不守公司规则,最终丢了工作,影响了职业生涯;
官员不讲纪律不守规则,走向腐败歧途,最终锒铛入狱;
企业主不守规则,偷税漏税,最终也将锒铛入狱。
因此,不要因为暂时的守规则“吃了亏”,不
守规则“得了小便宜”就不把规则放在眼里,不要因为别人不守规则就效仿。不守规则的人,其实一直在风险和侥幸之间徘徊,你能享受破坏规则带来的一时快感,但是不一定能永远躲避破坏规则带来的后果。守规则,才是最好的自我保护;守规则,才是那条最简单的路。
3
我一个朋友相亲认识了一位男士,对方工作稳定,长得也是一表人才。但相处了一段时间,朋友却拒绝与他来往了。在我一再追问之下,她才告诉我缘由。原来,那个男的听说朋友的弟弟是交警队的,想让我朋友帮忙处理几张罚单。“罚多少钱不要紧,最主要的是能否让我少扣点分,分数扣完了要重新学习很麻烦。”其实朋友对于这个男的才相处一两个月就提出这种要求的行为是有点不悦的,不过他既然这样说了,她想不如让她弟弟先查一下。这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一跳,他有多个违章,其中有3次超速,且超速都超过
了50%。朋友说:“如果是偶尔车停错了地方或者不小心压线了都情有可原,毕竟这些不是主观上造成的,可超速这么严重,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这样的人还是趁早远离为妙。”于是,朋友明确地跟那个男的说自己对他罚单的事无能为力,并婉拒了他。后来她妈觉得她小题大做,她就搬出了一个中国游客在美国自驾游的例子,说那个游客因为在美国的高速路上飙车,最终发生惨烈的事故,他和他的家人无一生还。“你放心把你女儿的小命交到这样一个人手里吗?”她问。她妈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要觉得违反交通规则、插队、逃票等“不守规则”的行为是小事,要知道,一个没有规则意识的人,是没有底线的。给他一个机会,他什么规则都敢破,什么红线都敢踩,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那些不守规则的人,我想套用郭德纲的话说一句:远离不守规则的人,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