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

    1.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汰侈》“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后人多用“八百里”来称呼牛。

    2.五十弦:原指瑟,此处泛

    指各种乐器。

    3.塞外声:指边塞题材的凄凉军歌。

    4.的卢:马名,传说三国时期刘备的坐骑,以性子烈、跑得快出名。

    5.赢得:博取,博得。

    6.可怜:可惜。

    【译文】

    喝醉之后将油灯挑亮观看宝剑,睡梦中又回到了曾经的军营,听到号角连连。与手下众将分食烤牛肉,大家一起听着塞外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举行的阅兵。

    战马跑得如同的卢一样飞快

    ,弓箭连发,如同滚滚雷声一般震耳。一直想替君王将丢失的国土收回来,从而博取世代相传之美名,可惜如今已经人到老年。

    【创作赏析】

    辛弃疾出生于南宋时期,当时中原被金人占领,所以他从小便有统一国土、收复失地的愿望。因此,他为官之后,一直致力于训练队伍,为打仗作战积蓄力量。同时,他在朝中多主张收复失地,以统一中原。只是朝中被多股力量分制

    ,多是苟且偷生之辈,对他的提议自然心生不满。所以,辛弃疾后来受他人排挤,失去了官职,从而闲居在家二十年。

    没想到,辛弃疾人至中年,已心灰意冷时,当时最认为应该出兵收复失地的陈亮突然前来拜访他。两个人意见相同,且意气相投,杯酒之间共谈自己的理想,并相互鼓励,认为中原总有一日可得统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自这里分手后不久,陈亮

    再次来铅山与辛弃疾畅谈理想,至此两个人才有了再次出山,为国出力的想法。于是辛弃疾在与陈亮分开之后,亲笔写下了这首词寄给陈亮。这其中既有壮志未酬的落寞与悲愤,又有内心不平,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照。但那种杀敌报国,统一国家的壮志之情却一点也不少。因此,这首词既可被视为作者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的写照,也可以视为对好友激励、共叙的赠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