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原文】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

    1.雁门太守行:为古乐府曲调名。雁门,古代郡名,在今山西西北部。

    2.黑云:形容战争烟尘浓重,战事紧张。

    3.甲光:铠甲因为太阳照射散发出来的光芒。

    4.角:

    号角。

    5.黄金台:今河北易县东南。

    6.玉龙:宝剑的名称。

    【译文】

    敌人正迎面扑来,如同滚滚黑云要把城墙压倒;我军已经做好准备,阳光照在战士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响亮的号角之声在秋景中惊天动地,战士的鲜血在夜间凝成暗紫色。

    援军举着半边卷起的旗帜赶到易水,夜晚的霜气浓重,鼓声变得沉闷。

    为了回报君王的重用之恩,我等手持宝剑视死

    如归。

    【创作赏析】

    李贺出生于唐朝,为唐王室的后代,其才情堪比李白、杜甫,后人称其为“鬼才”。不过,李贺因为所处年代的关系,一直怀才不遇,内心的理想与抱负无法得以施展。所以,在李贺的诗作中,人们多可以读出压抑、苦闷之情来。

    但这首《雁门太守行》却一反其诗词的常态,不但气势强大,并且深有波澜壮阔之感。这是因为李贺在作这首诗时,国

    家正逢振武军之乱,而唐宪宗便派了张煦去雁门平定这一战乱。这时李贺刚好在军中同行,所以便有了这样一首鼓舞战士之勇的豪迈之作。对于李贺而言,上场杀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他所生活的年代一直战乱连连。而这一场雁门平定之战更让他身先士卒,写出来的诗句自然更加形象、贴切。尤其全诗的首句“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便将敌军人众、来势汹涌的

    态势一笔勾出。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更将双军对阵,战士伤亡惨重,大片的血迹凝为紫色的悲壮进行了淋漓的描述,让读者可以在内心感受到现场那种凝重、黯然的惨烈现状。

    李贺既以“鬼才”着称,其用词新颖、奇诡、浓重的描写手法自然夺人眼球,多为后人所效仿。但他这种经历了战场的出生入死之后才独有的色彩斑斓、气焰浓郁之画面感,却是后人所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