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到东方去接受天上掉下了个帕加马

    罗马相继消灭掉地中海区域的两大强敌后,就步入了当年亚历山大大帝的后尘,开始向东方进军,走向亚洲,欲建立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而罗马要想进军东方,首先就必须占领他们曾经的同盟者帕加马。

    与征服马其顿的战争相比,与消灭迦太基的战争相比,罗马人吞并帕加马根本就称不上战争,顶多算得上玩砸了的和平的“遗产接受”而已。因为帕加马不仅势力小,而且上层统治者非常仰慕罗马,仅仅是下层不愿意被罗马兼并而已。然而,罗马人英勇善战、善于在受挫折后奋起的英明能干形象,在这次“接受”中丢得一干二净——罗马人在战争中丢了丑,最终还使用了惨无人道的化学战才取得胜利。

    帕加马位于小亚细亚的西北部。它最初是亚历山大部将莱辛马卡斯所辖领土的一部分,后隶属塞琉古王国。公元前3世纪,帕加马从衰弱的塞琉古王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奴隶制王国。其极盛时的领土北至赫勒斯滂和普洛蓬提海,南达地中海,东邻比提尼亚、加拉太等国,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帕加马国小而富庶。它有丰富的资源、肥沃的土地和良好的牧场。首都帕加马城是希腊化世界着名商业、手工业和文化的中心之一。帕加马城内有宽阔的街道、富丽堂皇的大理石宫殿和神庙。

    帕加马奴隶制经济较发达,国王和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王室土地的耕种者,除奴隶外还有大量的“王民”。“王民”租种分成小块的王室土地,把大部分收获物和其他捐税上交给王室。“王民”归王室管辖,当土地出卖或赐予时随土地转移。

    自建国始,帕加马周围不仅有比提尼亚、加拉太、卡帕多基亚和本都等小国,而且还有塞琉古、托勒密·埃及、马其顿·希腊和罗马等大国。它纵横捭阖于诸强国之间,采取较灵活的外交政策,以求生存和发展。

    在罗马征服马其顿战争和罗马对安条克三世的战争中,帕加马都支持罗马,换得了侵占塞琉古王国的一部分领地。后来,帕加马先

    后战胜比提尼亚人和色雷斯人,但元气大伤,无力同向东方扩张的罗马军相抗衡,逐渐变成罗马的附庸国。这就给罗马干涉其内政外交提供了借口。

    到帕加马最后一任国王阿塔洛斯三世统治时期,其上层奴隶主已完全与罗马沆瀣一气。国内外奴隶主的双重压迫和加紧盘剥激怒了帕加马下层人民。帕加马社会动荡不安,奴隶、城市贫民和农民的不满业已达到一触即发的程度。同时,罗马西西里奴隶大起义的影响也波及帕加马,受压迫遭奴役的下层人民酝酿着起义。

    面对这种局势,阿塔洛斯三世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为了保住奴隶主阶级的财产和地位,阿塔洛斯三世宁愿把帕加马国拱手交给罗马,也不愿使其落到贫民和奴隶手中。公元前133年,阿塔洛斯三世中暑死去,其遗嘱是将帕加马国馈赠给罗马。这正中罗马奴隶主之下怀,也一下子激化了罗马人占领帕加马的激情。早就对帕加马垂涎欲滴的罗马元老院于公元前132年初派出一个五人使团去“接受遗产”。

    不过,面对“天上掉下来的领土”,罗马人却无法得以用和平手段接受。因为正当罗马准备以继承遗产为借口吞并帕加马之时,阿里斯东尼克举起了反本国统治者和罗马占领者的义旗。

    阿里斯东尼克是阿塔洛斯三世同父异母的兄弟,其母原是以弗所的女奴。阿塔洛斯三世当国王后,对阿里斯东尼克百般冷遇和欺凌。阿里斯东尼克不得不远离王宫,同贫民和奴隶生活在一起,因而他在帕加马广大中下层结下了良好的人缘。将帕加马赠送给罗马符合上层奴隶主的利益,却危害了帕加马广大中下层人的利益,危害了阿里斯东尼克的利益——按照当时的规定,他有继承王位的资格——眼看到手的王位要被罗马人抢走了。

    起义开始时,大批奴隶、农民和手工业者络绎不绝地投向阿里斯东尼克,一部分帕加马军,其中包括舰队,也支持并归附于他。起义者宣布阿里斯东尼克为帕加马新国王。他们占领帕加马城西

    南约80公里的沿海城市廖凯,开始了争取自由、扞卫独立的正义斗争。

    为了吸引更多人参加起义,阿里斯东尼克提出实行社会改革的方案,设计了建立“太阳国”的斗争纲领。阿里斯东尼克描绘了“太阳国”的蓝图:清新的空气,壮丽的大自然,光芒四射的太阳。全体公民都从事劳动——种庄稼、捕鱼、做手工艺活计……唯老人例外。“太阳国”居民集体而居,300人至400人为一组,每组由一族长领导。人们互相帮助,轮流担任国家职务。在这个国家中,没有私有财产,没有暴力,没有剥削和奴役,人们在太阳神的恩泽中一起参加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成果,过着自由、平等和愉快的生活。

    阿里斯东尼克的纲领显然是一种乌托邦。但是,它是针对当时阶级压迫和罗马统治而提出的,代表着奴隶和贫民大众的共同理想。对“太阳国”的憧憬吸引着帕加马乃至小亚细亚其他国家受苦受难的奴隶和贫民大众,唤起了他们挣脱枷锁获取自由平等的热望。一时间,阿里斯东尼克领导的起义力量迅速发展,规模日益扩大。

    小亚细亚各国的奴隶主统治阶级惊恐万状,都认为起义军对他们的财产和地位是严重的威胁。首先做出反应的是以弗所。以弗所动员强大的商船队和舰队,从海上向起义军发动攻击。毫无经验的起义军在库麦附近的海战中遭到失败。

    随后,起义**向帕加马内地发展。各地的奴隶冲破重重阻碍投奔起义军,许多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也纷纷参加起义。起义风暴很快席卷帕加马,希腊城市提阿提拉和阿波利克尼斯被起义军攻占。起义烽火蔓延到小亚细亚南部的卡里亚,哈里卡尔纳索斯的奴隶也酝酿暴动以响应起义。列布克和柯罗奉等沿海城市的奴隶和贫民杀死奴隶主,参加了起义队伍。赫勒斯滂对岸的色雷斯人也支持帕加马奴隶和贫民起义,因为小亚细亚许多奴隶是他们的同族人。一时间,帕加马国内的起义传染到了周边国家。

    为了扑灭奴隶

    起义的烈火,帕加马的奴隶主同罗马以及邻近国家的统治者勾结起来。比提尼亚、卡帕多基亚、帕弗拉哥尼亚和本都国先后向帕加马派出军队——这不但可以解除奴隶起义对自己国家的威胁,援助帕加马的奴隶主和贵族,而且还可以博取罗马的青睐。其中,最积极最卖力者当首推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五世——他亲率大军直逼帕加马城,最终经过血战攻破城池。

    当时,罗马正被西西里奴隶起义弄得焦头烂额,暂时无法顾及去镇压帕加马奴隶起义。可是,当罗马看到帕加马奴隶起义的声势日甚一日,而帕加马和其他小亚细亚各国奴隶主在如火如荼的奴隶起义面前束手无策时,只好于公元前131年指派执政官普布利乌斯·李锡尼乌斯·克拉苏斯率领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罗马军团去镇压。

    克拉苏斯在小亚细亚登陆后迅速包围起义军占据的廖凯。但是,克拉苏斯并没有多少军事才干,率军围困廖凯城达半年之久未能攻破。克拉苏斯下令撤围退走。起义军抓住机会袭击他们。谁也没想到,这个罗马军团会全军覆灭,执政官克拉苏斯成为起义军的俘虏,并被杀死了。

    罗马人原以为帕加马人只是闹一闹脾气,对罗马接管表示不满而已,一旦罗马大军到了,那些起义军很快就会被镇压。没想到那些起义军不仅斗志坚定,战斗力也不小,将罗马军团全歼,连执政官都抓住杀掉了。

    克拉苏斯全军覆没暴露了罗马军的轻敌以及疏于管理,也显示出了帕加马起义军英勇善战。罗马元老院大为震惊。他们决定给起义军点儿颜色看看。公元前130年,罗马又派执政官马克库斯·庇尔庇尔努斯率军渡海东侵帕加马——既然不能和平接受“遗产”,那就派罗马军团去武力征服。

    大批罗马军再次在帕加马登陆,比提尼亚和卡帕多基亚又出兵配合罗马人。在数量和装备皆处于优势的敌人进攻面前,起义军吃了败仗。阿里斯东尼克被迫南撤至斯特拉多尼克。庇尔庇尔努斯丝毫不敢放松,紧紧

    追击起义军,包围斯特拉多尼克城,并断绝城中对外的一切联系。

    这是罗马人对付强敌屡试不爽的战法。没多久,斯特拉多尼克城内就弹尽粮绝。不过,起义军没有投降,仍在阿里斯东尼克的指挥下,忍受着饥饿顽强抵抗罗马军的进攻。

    庇尔庇尔努斯下令围城的罗马军轮流攻城,消耗守军的力量。没多久,斯特拉多尼克城被罗马军攻破,大部分起义者英勇战死,饿得奄奄一息的阿里斯东尼克不幸被俘。他被押往罗马,后被勒死在狱中。

    庇尔庇尔努斯未能彻底镇压这次起义就突然死去。阿里斯东尼克的余部继续进行着英勇的斗争。罗马镇压帕加马起义军的任务尚未完成,双方的战争还在继续。

    公元前129年,罗马执政官曼尼乌斯·阿克维里乌斯统率罗马军再次踏上帕加马的领土。曼尼乌斯·阿克维里乌斯是罗马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执政官,是一个为了赢得战争不择手段的人。在镇压帕加马起义军时,他竟然害怕军事手段不奏效,采用了惨无人道的办法——在泉水和井水中施放毒药,断绝“太阳国”居民的水源。

    在这种惨无人道的化学战下,罗马军最后取得了胜利。阿里斯东尼克起义军被彻底消灭。

    这场战争以帕加马末王遗嘱赠送国土开始,以罗马人采用化学战彻底消灭阿里斯东尼克起义军结束。其间,罗马军虽然远远要比起义军强大,而且有着多个帮凶,但因为其非正义性而遭受过重大失败,最终不得不使用卑鄙手段,在其历史上写下令人鄙夷的一笔。这不难看出,罗马虽然还在继续扩张,继续发展壮大,但到公元前2世纪时,其进取精神和英雄气质已经大打折扣,与早期的罗马人相比,他们已经远远逊色。

    帕加马反对被罗马兼并的起义军被消灭掉后,罗马正式将帕加马兼并,改为亚细亚行省,将其作为罗马奴隶主、高利贷者、包税商追逐利润、榨取民脂民膏的场所和罗马向东方扩张的重要据点。有了这个亚洲基地,罗马人干预和侵略亚洲就更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