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认为,迦太基是必须摧毁的

    罗马人彻底打败马其顿,征服希腊人后,成为东地中海霸主,整个东地中海地区,无论是曾经的敌人,还是曾经的同盟者,都成了罗马统治下的臣民。此时,罗马成为地中海的超级军事强国,其他各城邦要么被罗马人直接统治,要么臣服于罗马人,要么就是附属于罗马的同盟者。罗马人志得意满,更强硬的霸气也油然而生:整个地中海是罗马的,决不允许其他国家存在。

    但是,罗马人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西地中海被迫臣服的迦太基人迅速复苏了。原来,前两次迦太基和罗马大决战后,其军事力量虽然被摧毁了,但其经济力量并没有被摧毁。趁着罗马人征服希腊人的时机,在失去海外***的情况下,迦太基人加强发展农业生产,依靠非洲本土的资源,迅速从战争的创伤中复苏过来。迦太基城又成为了一座繁荣的城市,商业也兴旺起来——迦太基人不仅和当地部落建立起频繁的贸易往来,而且和埃及、本都等国家和地区重新建立起广泛的商业联系。

    罗马利用东地中海各希腊化国家之间的矛盾,走上了向东方扩张的道路,先后征服了马其顿、希腊、叙利亚[公元前192年到公元前188年,罗马和塞琉古(叙利亚王国)国王安条克三世在希腊、爱琴海和小亚细亚间发生军事冲突,并赢得战争。安条克三世被迫签下《阿帕米亚和约》,割让小亚细亚给罗马的盟国,承认罗马在叙利亚的特权,确认罗马在希腊的霸权,使罗马成为地中海唯一的一等强国]等,把东

    地中海沿岸广大地区纳入版图,建立了对整个地中海四周广大地区的统治权,却发现西地中海昔日的强敌又复苏了——按倒了东地中海的巨人,西地中海又站起来一个巨人——罗马人绝不能容忍这个。

    迦太基迅速复苏,罗马人的忌恨和不安情绪迅速蔓延。特别是在前两次战争之后新兴起来的、与对外贸易有密切关系的罗马骑士阶层和一部分新贵,他们绝不允许迦太基妨碍他们在海外的利益,不希望迦太基人又成为贸易竞争对手。老加图就是这一派人物的代表。

    公元前153年,老加图率领一个使团去非洲,调解迦太基人和东努米底亚人之间的纠纷,顺便调查了迦太基人的社会经济情况。老加图亲眼看见迦太基的繁荣景象,回去后,每次在元老院发表演说时,总要加上一句:“我认为,迦太基是必须摧毁的!”

    由于这一派人经常在罗马元老院煽风点火,主战派很快就占了上风。罗马想对迦太基开战,借口是不难找到的。在罗马支持下,野心勃勃的东努米底亚首领玛西尼萨企图吞并迦太基的领土,经常和迦太基人发生纠纷。如果迦太基人请罗马人调解,罗马人就偏向东努米底亚人;如果迦太基人向东努米底亚人开战,罗马人就趁机卷入战争,派兵支持东努米底亚人。

    公元前150年,玛西尼萨又下令东努米底亚人向迦太基人寻衅。迦太基人忍无可忍,被迫进行抵抗。结果,虽然东努米底亚人被打败,但罗马却从中找到挑起战争的口实——罗马宣称,迦太基人违

    背了公元前201年签订的和约,于公元前149年对迦太基宣战。

    在罗马数百年来的对外扩张战争中,这次战争是相对对手实力最雄厚的一次,是地地道道的强者对弱者的欺凌。当时,罗马派出8万步兵、4000骑兵以及由600艘船舰组成的舰队,在两位执政官率领下,浩浩荡荡地跨过西地中海,攻打迦太基城。

    这是罗马人吞并希腊城邦后的一次实力展示。迦太基人见到如此阵势,害怕了,尚未开战就向罗马求和。罗马元老院接受了迦太基的投降请求,责令他们交出300名人质,并履行罗马执政官发出的一切指令。

    罗马执政官要求迦太基人交出一切武器和军用物品,迦太基人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这令罗马执政官有点儿意外。因为他们自己都认为这个条件是极其苛刻的。他们的目的不是征服迦太基人,而是彻底摧毁迦太基国。如果迦太基人答应罗马的条件,罗马就撤军,那么其战略目的就没有实现。于是,罗马执政官决定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命令迦太基人摧毁迦太基城,在距海不近于15公里的内地另建新的居民点。

    要求一个国家的人亲手摧毁自己的首都,并让他们从海洋民族改为陆地民族,罗马人提的要求着实让人接受不了,谁都看得出是将迦太基人往死里逼。迦太基人被激怒了,杀死了主张向罗马投降的元老,决心武装保卫首都迦太基城——反正罗马人也不让他们好好活,他们还不如拼死一搏,或许还有一线生存的机会。

    于是,迦太基城全部

    居民日夜赶造武器,修筑工事,贮存粮食,妇女们甚至剪下自己的头发搓成绳索,为防御罗马人进攻所用。当罗马军来到迦太基城下时,迦太基城已经稳固地设防了。

    罗马人不得不为他们过于苛刻的要求付出代价了。原本已经投降罗马并交出一切武器和军用物品的迦太基人,转眼间又变成发誓与罗马人拼到底的军队。罗马军包围了迦太基城,但城里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城外有部分野战军策应,海岸也没有完全被封锁住,迦太基人具有坚持斗争的充分条件。由于迦太基人誓死保卫自己的首都,罗马军连续围攻了两年,没能拿下迦太基城。

    罗马的军队已经空前庞大了,为什么花了两年还攻不下迦太基城呢?罗马人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坚定攻克迦太基城的决心,决定先切断迦太基人与外界的一切联系,然后将迦太基人拖住,最后进行强攻。

    公元前147年,公元前204年攻打迦太基本土的罗马统帅普布利乌斯·科尔涅利乌斯·斯奇比奥的养孙斯奇比奥·埃弥利阿努斯(又称小斯奇比奥)当选为执政官。小斯奇比奥亲自率领援军来到非洲,统一指挥攻打迦太基的罗马军。他整顿军纪,下令对迦太基实行严密的海陆包围,断绝迦太基同外界的联系。没多久,迦太基城里发生了饥馑和瘟疫,严重摧毁了迦太基人的抵抗能力。

    公元前146年春,罗马军对迦太基城发起了最后的攻击。他们从一处防守薄弱的地方攻进迦太基城里。遭到长期围困、弹尽粮绝的迦太基人进行

    了殊死抵抗。巷战进行了6天6夜。最后,迦太基王率军退到卫城,放火烧了里面的神庙,与之同归于尽。

    西地中海强国以迦太基王**而消失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征服迦太基国的罗马人立即对其采取了毁灭性的措施。根据罗马元老院的命令,5万被俘的迦太基人全部被卖为奴隶。迦太基城被付之一炬,大火一直烧了15天。火烧后的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用犁耕出沟来,并禁止人在那里居住。从此,迦太基连遗迹都被摧毁了。迦太基文明随着迦太基的灭亡而消失,残存的迦太基人永远失去了复国的精神依托。

    不仅如此,那些在战争中站在迦太基一边的其他非洲城邦也是同样的命运,人口被卖为奴隶,城市被彻底摧毁。

    从此,迦太基领土成为罗马阿非利加行省的一部分,由罗马直接统治。虽然罗马人在与迦太基人几百年的战争中,表现远没有迦太基人出彩,也经常遭受挫折,但罗马最终通过不断反思和充分利用同盟者的力量转败为胜,实现了称霸地中海的愿望。

    整个战争使双方都遭受巨大损失,人民蒙受了惨重苦难,数十万人丧生于战场,上千艘船舰葬身于地中海底,许多城镇遭到浩劫,大片田野荒芜,无数的平民和战俘或遭屠杀,或被卖为奴隶,战争中真正获利的是罗马大奴隶主。在这场规模巨大、历时长久的战争中,罗马是最终胜利者,同时,也确立了地中海为罗马内湖的地位,使罗马有精力将目标转向亚洲,从而最终建立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