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承认错误

    年轻气盛没有经验的销售员在向客户推销产品时,往往不愿倾听客户的意见,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不断地同客户争论,这种争论又往往发展成为争吵,因而妨碍了推销的进展。销售员不是靠同客户争论来赢得客户,因为十之八九,争论的结果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绝对正确。

    有一次,一位女士怒气冲冲地走进食品商店,向服务员喝道:“我叫我儿子来你们这儿买的果酱,为什么缺斤少两?”服务员先是一愣,待她道出原因之后,就很有礼貌地回答:“请你回去称称孩子,看他是否变重了。”这位妈妈恍然大悟,脸上怒气全消,抱歉地对服务员说:“噢,对不起,或许是我误会了。”

    这里,服务员小姐确认了自己不会称错,便只剩下一种可能,即是小孩把果酱偷吃了。但如果直接和客户争辩说:“我不会搞错的,肯定是你儿子偷吃了”或者“你不问问你儿子,倒问我称错没有,真是莫名其妙”,这就不但不能平息客户的怒气,反而会引发一场更大的争吵。在此,服务员用幽默委婉的说法指出妇女所忽视的问题,这样既维

    护了商店的信誉,又避免了一场争吵,甚至还赢得了客户的心。

    没有人喜欢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客户对那些自作聪明者的不友好的建议很反感,就是那些友好的建议,只要它不符合自己的愿望,也同样会感到很反感。有些销售员之所以会与客户进行激烈的争论,可能是他们忘记了这样一条规则:当某一个人不愿意被别人说服的时候,任何人也说服不了他,更何况是要他掏腰包。

    要改变客户的某些看法,销售员首先必须使客户意识到改变看法的必要性,让客户知道你是在为他着想,为他的利益考虑。改变客户的看法,要通过间接的方法,而不应该直接地影响客户,要使客户觉得是他们自己在改变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其他人或外部因素强迫他们改变看法。

    销售员一旦发现自己的看法和客户的看法发生冲突,就要格外小心。在推销洽谈开始的时候,要避免讨论那些有分歧意见的问题,着重强调双方看法一致的问题,要尽量缩小双方存在的意见分歧,让客户意识到你同意他的看法,理解他提出的观点。这样,洽谈的双方才会有共同

    的话题,洽谈的气氛才会融洽。

    洽谈双方意见分歧的起因,往往在于销售员对他的产品做了言过其实的宣传和夸张。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很简单,销售员不应自以为是、夸夸其谈,而要采取提问的方法,主动征求客户的意见和看法。一味坚持自己的看法肯定招致客户的反对,而采取主动认错的方式则可以避免激烈争论的情况出现。下面我们来看看原一平勇于认错因祸得福的精彩事例吧:

    整个一上午,原一平的工作简直顺利极了,他非常顺利地就签了二十份保险单,欣喜之余也有些得意忘形了。正好经过一个客户开的酒馆,他决定顺路进去拜访一下。因为心情大好,精神上也放松了许多,他散开西装的扣子并把原来戴得规规矩矩的帽子往后推了推,故作轻松地走进店里。刚一进店,店老板就尖声惊叫起来:“快看啊,这个小混混难道不就是前些天推销给我保险的那个家伙吗?我相信你,也相信明治保险公司,所以才投了保险。谁知道我所信赖的这家公司的职员,竟然如此胡闹!真是浑蛋!”

    听了这话,原一平一下子清醒过来

    ,他赶紧收拾好衣服,脱下帽子深深鞠了一躬说:“实在对不起。我只因为上午工作比较顺利,所以心情放松,真是太失礼了,请您多多原谅。”原一平继续说:“我刚才的态度实在太不应该,不过我要请您原谅的是,我是带着认定您是自己至亲好友的心情才那样做的,而绝对不是对您有一点儿轻薄之意。不过这一切都是我的错,请您息怒!跟我握手好吗?”

    原一平说着将双手伸过去。对方先是一愣,然后转怒为笑说:“好吧,原一平先生,不要这么严肃,其实我刚才也是太大声了,到里面坐吧!”原一平走进店里,和店主人聊得非常开心。

    原一平知错就改,勇于认错,不但赢得了这位客户的好感,最后客户还把5000日元的投保额提高到3万日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必改,善莫大焉。当我们知道自己的确错了,也知道非受客户责备不可时,何不先发制人,自己先责备自己呢!每个人都想表现出他们高贵的人格,当你认错时,刚好满足了这种表现。所以,勇于认错,客户不但不会怪你,还会给对方留下坦诚、负

    责的良好印象。

    有些销售员认为承认错误会造成不良后果,影响公司信誉,所以想方设法摆脱责任,把责任都推到客户身上。殊不知,推掉的不仅是责任,还有客户。其实,一个人犯了错误,先不要为自己做辩护,而是能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做的人更能显得高人一筹,会给人一种令人尊敬的感觉。

    阿尔伯特·哈吉特是一位与众不同的作家。他那尖刻的言辞常常引发别人的愤怒,可他却具有一招化敌为友的非凡才华。当气愤的读者写信给他,表示不同意他的观点,并在结尾写上侮辱他的语言时,他通常会这样回信:“您的信我已经仔细拜读,我告诉您,我本人对自己的观点也不是很满意。昨天写下的东西今天不一定都喜欢。我高兴地了解到您对我所提问题的看法。您如果有机会到我们这里来,请顺便到我家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当别人这样对待你时,你还能怎么说呢?当你觉得自己的想法正确,并要别人承认你的观点时,一定要谨慎。但如果错了(这是在所难免的),就干脆承认错误,因为这样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