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 渭水!梦梅居士的一夜城

    此时,唯一能救曹操的,便是他的虎士。唐代的“诗仙”李白有诗云:“虎士秉金钺,蛾眉开玉樽。”这虎士自然是一支特种部队,战斗力强于一般部队。而曹操的这批虎士,史书有记载,说是当初跟随许褚的那些江湖奇人、侠客之流,都做了曹操的虎士。由此也可见,他们的战斗力确实不差。

    可关键是敌人有万人,而你只有百人而已,就算你战斗力强,可以以一敌十,可你能以一敌百吗?更何况人家还是步骑兵混合部队,不用刀枪,单是一阵乱射,你这一百人便得悉数报销了。

    所以,此时曹操的唯一选择,不是打而是跑!

    跑哪里去?那就是河边的船上--看见自家后营被袭,早有人将船撑回来接应了。

    而在这个紧要时刻,曹操居然还作秀,坐在那胡床也就是从西方流传而来的折叠小椅子上纹丝不动--是吓傻了吗?

    不管他是吓傻还是镇定,虎士头领许褚此时唯一的任务就是把老大带到安全的地方去。他左手拿着一具马鞍,此时这马鞍的作用不是坐具而是盾牌,右手呢,则拉着船的缆绳好拉近些让老大上船。

    马超的军队自然不知道往河边跑的就是曹操与许褚,但他们的任务就是射死岸边所有的人,不管你究竟是不是曹操!结果倒霉的便是船上的那几个船夫,据说一阵乱箭之下,他们悉数落水而死。

    其实,再这么射下去,曹操与许褚也得死。可关键时刻有个叫丁斐的人出现了,他是曹操的老乡,估计关系也很不错,以至于曹操一直对他宽容相待。甚至这小子多次贪污犯法,曹操居然也特意放过不治他的罪,反而在建安元年将他提拔做典军校尉。这官职其实不大,可曹操以往就做过这个职位,所以可以看作是对丁斐的格外关照。

    而在这个生死时刻,丁斐还真就干了一件救曹操性命的大事。此刻的他手头无兵,却有一大群牛和马,估计那牛是准备做军粮的,而马则是备用的战马。丁斐没有领兵作战的能力,却有放牛纵马的本事,结果这一大群肥牛壮马奔出来,西凉人的眼珠子可就全奔这牛马身上去了,要知道他们可是搞这个行业的专业人士啊!

    于是,原本专心放箭射曹军的西凉兵们,纷纷放下弓箭,忙不迭地出来抢牛夺马--也就在这时候,曹操便在许褚的护卫之下,悄悄地上了船,渡河向西而去!

    这,应该是本

    次西征中曹操最危险的一刻。从某种意义而言,甚至比赤壁之战之际更危险。

    所以,当曹操渡过河川时,他的将领都流下了眼泪,而曹操自己,也由衷地感激丁斐。此后这家伙也依旧贪欲不变,甚至在建安二十一年干出拿自家的瘦牛换公家的肥牛这种没品的事,甚至还被人检举揭发,以至于落入大牢。曹操这时候就问他:

    “你的官印哪里去了?”

    “拿去换大饼了啊!”

    丁斐答得如此随意,显然是料定曹操不会真的办他,事实上也真的如此,曹操说我岂不知他为官不廉,打个比方吧,我有丁斐,就好像有的人家养条狗,那狗会偷吃一些主人家的粮食,可也会狗拿耗子(在猫传入中国之前,似乎狗也承担着这一部分职责),所谓将功补过,就谅解他吧!

    这话听上去好像是念旧情所以才特别宽待丁斐,可事实上,曹操早就不念旧情处死了众多老相识,丁斐之所以能幸运得脱,恐怕还是因为当初对曹操的这一份恩情吧!

    这个时候,曹操的大军便推进到了渭河北岸,而后向潼关背后疾抄。马超与韩遂到这个时候也唯有放弃潼关,向黄河与渭河的汇合处退却。

    马超虽然退却,却丝毫不放松对曹兵的监控,他派出许多侦察骑兵(斥候),监督曹兵的行进方向,以便及时做出反应。可曹操似乎早有预算一般,他的军队,分成若干团队,向着不同方向缓缓推进,搞得马超阵前传来各式各样的情报,却没有一份可信的。

    而曹操呢,又派出许多船只,慢慢从渭河的这边到了那边,是要渡河吗?却也不是!马超军团慌慌张张奔到河边,不见一个曹兵过河,这便慢慢松弛了戒备。也就是在这晚间,曹操的这些船便在河上组成了一个浮桥阵型,他的兵便从河的那头上船,到河的这头下船,待到天亮马超发觉之际,部分曹兵已然在渭水南岸登陆,甚至草建起一个营盘模样来。

    到这个时候,马超才真正认识到曹操的厉害,虽然未曾交兵,事实上他已经有些迟疑,其他人更是心惊,于是便有了与曹操讲和臣服的意思。没多久,西凉的使者便来到了曹操的大营,提出马超等人的和解方案:那便是愿意让出黄河西岸这一块土地,两家达成和解、各自退兵。

    哈哈,这方案送至曹营,曹操便笑了,我能只要河西不要西北吗?告诉你,整个西北都是大汉的

    疆土,不但是河西,雍州、凉州都要回到大汉的怀抱,那才是我的****。

    于是,谈判破裂。黎明时分,马超起来,发现曹操的大军主力已然全部渡过了渭水,已陈兵在自己面前。

    好嘛,既然不肯和解,那意思就是要打啰!马超心想打就打,难道我们西北军还怕你们不成?于是到曹营前挑战。

    按理说曹操既然渡河过来,那就应该应战,出来与西北军杀个你死我活,可蹊跷的是--曹操按兵不动,任你反复叫骂,也没一人出来与马超厮杀,包括那许褚在内。《三国演义》里,说这马超听说有个叫“虎痴”的家伙冒着剑雨将曹操给救了,便有了要与他单挑一决高下的兴致。可真实的战场之上,到这个时候,曹操下了死命令,任是谁都不准出去与马超拼。

    那么,曹操不出去打,究竟是怕什么?此刻的他,又在做什么呢?

    其实,曹操就是畏惧西北军的骑兵长矛优势。通鉴上说,曹操来关西之前,很多人都劝他要小心西凉的长矛,曹操当时还完全不在乎。可眼下亲眼看见西北军雄壮的万骑冲刺,矛如林、箭如雨,他不得不仔细考虑对策。

    首先,是要考虑如何抵抗住骑兵的冲击,在渭水南岸站稳脚跟。

    据说,曹操想的第一个办法是把运粮食的车辆首尾相连,组成一道车墙,以抵挡西凉骑兵的冲击。可马超的反应实在敏捷,这边曹操刚排出粮车,那边他便让士兵“挟草一束、带着火种”,杀到曹操营前,把草把堆积在粮车之下,放起团团烈火,登时曹操的车阵成了一圈灰烬。

    “要是能有座城就好了!”想起白日里所见的长矛、飞箭、火把,曹操不禁嗟叹。确实,一道城墙,可以挡住西凉骑兵的冲击,也不那么容易化为灰烬。可问题是,这河边尽是沙石,根本筑不起传统样式的汉家城垒。曹操曾让部下担河边沙土,勉力为之,可西凉骑兵一冲,不但是兵散了,就连那造了一半的沙土城墙,也顷刻间土崩瓦解。

    如何做才能用这些沙土建成坚固不倒的城墙呢?要说这办法还真有,《三国演义》到此际,便杜撰出一个叫作“梦梅居士”的异人,凭空降临在曹营,教了曹操一个“运土泼水”之法,利用关中西北风一起便水土皆冻的气候条件,一夜间便筑成了一道坚固的城墙。

    这简直就是在说神话,可是关中还真就这气候。连《诗经

    》都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会儿虽还没到九月,可是西北风仍会在某些阴云布合的时节悄然降临,用“梦梅居士”的话说,那就是:“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曹操的兵们,就在这西北风呼啦啦吹个不停的夜里,忙着做两件事,一件是担土、一件是泼水,甚至没有盛水的工具,就拿细绢制成的那种袋子(缣囊)去盛水浇灌。就这样,在西北军呼呼大睡的夜晚,随筑随冻,到天亮时分,便已经沙水冻紧,一座土城颇成模样。

    这个时候,西北军那些早起的细作便望见了这一夜之间突兀而起的土城--我们姑且就叫它“一夜城”吧!细作连忙去向主帅报告,马超爬起床来登高一看,一时傻眼:

    “这曹阿瞒,不会是有神助吧?”

    实际上,这给曹操出主意的“梦梅居士”,其实有名有姓,而且很早就与曹操有来往,年少之际还喜欢梦想未来,说什么男儿在世,就该率领数万军队,骑着宝马奔驰千里。结果,长大之后却因为藏匿亡命徒而受牵连入狱,好在身手不错,最终越狱出逃。追捕的官兵来临之际,他居然还换了衣服冒充热心人一起帮忙抓人,这一招实在令人意想不到,所以最终顺利脱身。

    初平年间,他曾出现在荆州北边,做刘表的迎客僧。可没想到一伙自称为流亡人士的武装团伙居然袭击了他,抢走了他的一切。他大为沮丧,没脸见刘表,只能去许都找旧相识曹操。曹操便让他做了谋士。据说,遇到军国大事还经常向他请教,只是他没提出什么足以留在史册之上的绝妙建议罢了。不过在南下荆州之际,刘琮请降,大家纷纷议论觉得不可信之时,他竭力为昔日的主人辩解,说小刘一定会真心归顺,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而这一次在关中,为曹操提议用沙土灌水、一夜筑城之人,正是此人,他的名字便是娄圭。

    不过,真实的娄圭,确实也不如《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般洒脱飘逸,大功告成之后更不曾及时隐退。若干年后,就因为看到曹操外出之时的威势盛大得很,不小心多说了几句听上去怪怪的话,居然就被同车的人举报到曹操那边去,而这会儿曹操居然全然不念往日之情,也不记挂他当时在渭水边的功劳,投入大牢不久便将他杀害--这,便是“梦梅居士”的凄惨结局。

    回过头来,咱继续看这曹马对峙。“一夜城

    ”建成之后,曹军自然是士气大振,西凉联军则是气为之堕。

    于是,这个时候,马超便与韩遂商量,想要再做些许让步,让曹操退兵便是。

    “韩叔你与曹操素有交情,何不在阵前与他相谈,试试他的深浅呢?”

    “这家伙岂是念旧情之人?”韩遂摇头。这夜入眠,他便想起以往在京师初见曹操之际的许多事。

    “阿瞒不是寻常人啊,当时何进若是听他之言,岂会有这灭国之乱呢?”

    有人提醒他说,大汉不曾灭,天子尚在许都城中坐着呢!韩遂一笑:

    “如今之天下,还有谁会真拿他当回事呢?”

    虽然如此,韩遂还是决心一试。

    《三国演义》中说至此处,便演绎出许褚与马超的一番精彩拼斗。说第二天马超便召集人马,敲着军鼓向前推进,可杀到曹营一看,偌大个营盘居然只出来两个人,一人是曹操,而另一个,便是许褚。

    马超便有些踌躇了,谁都知道这情形有些不寻常,莫非又有埋伏不成?

    曹操还真是镇定自若得很,他挥舞着马鞭,向着马超穷摇晃,马超瞅了半天,搞不懂这究竟是什么旗语。好在曹操还是说话了:

    “孟德单骑至此,请马超出来答话。”

    马超便出阵了,评书里这般说他:

    “生两条铁线钢眉,一对豹目,鼻正口方,两耳贴肉,腮下无须,面目清秀,英气溢于眉目之间。浑身白盔银甲,足登虎头战靴,善用一条金枪,人称飞将军、锦马超。”

    曹操瞅着锦马超来到自己面前,却也不慌,他说:

    “小马你欺我营寨不成,所以嚣张许久。如今一夜天,城已筑就!你何不早早投降呢?”

    这话自然是在激马超,马超这便怒了,想要冲过去一把将他揪过来,掼在自己阵前,大事便了了。可问题就在于曹操身后还有一人,睁圆了大眼珠子,手里提着一把钢刀。马超想这人是谁呢?于是他便问了:

    “老曹,听说你军中有个什么虎侯,可在阵前吗?”

    曹操便笑了,你问虎侯,好吧,那就放虎出动!

    于是,他那身后的许褚便提起了手中的钢刀,大喊一声:

    “我就是谯郡许褚!”

    马超瞅着眼前这位壮汉,他似乎应该提枪向前,挑了许褚,那么曹操便只能束手就擒。可他不敢,似乎是吃不准这许褚究竟有多少战力。

    于是兜一圈,他又骑着马回到了本阵。而那边,曹操也在许褚的护拥之下回到了沙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