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妙用擀面杖,增强免疫力

    在我们身上,总是容易出现很多小症状,比如乏力、缺乏食欲、懒言少语等。这些问题不影响正常生活,却让我们的生活品质逐渐降低。其实,这是一种身体处于亚健康的表现,我们的身体正以自己的方式向我们发出要求改善的信号,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就让我们用这根小小的擀面杖,敲打、擀压、按摩身体,实现我们走出亚健康的心愿吧。

    ——

    改善消化系统,吃饭香、身体棒

    我们的消化系统,终生都在吸收有用物质,同时把废物排出体外,这个工作做得好坏,决定了我们的体能水平、寿命长短以及机体的精神状态。消化系统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因为稍有疏忽都可能导致消化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出现消化不良、吸收不良以及肠道异常反应,其中包括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胃痛等,最终会引发我们身体其他系统的紊乱和功能减弱。

    腹泻

    腹泻,又称为拉肚子,这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病症之一。一个正常人每天的排便次数是1~2次,最多不会超过3次,而且排便性状正常。如果你每天排便超过3次,大便稀薄或者带有黏液、脓血、不消化颗粒等物质,就说明已经处于腹泻的病态范围之内了。同时,腹泻被分成急性与慢性两种。一般急性的腹泻来得快去得也快,病人只要适当用药,休息两三天就可以恢复。但是,慢性腹泻是一种长期消耗的过程,每天排便不多,但都保持超过2次的频率,持续时间2个月以上,这可就足以让人的精神备受煎熬了。如果慢性腹泻得不到良好改善,就可能让你身体更加虚弱,甚至引起其他身体功能衰退。可见,面对经常反复的腹泻疾病时,你就不能只讲究用药与止泻了,还要看看自己消化系统应该如何调理才行。解决办法是对自己的脾经、胃经进行调理,从根源上解决腹泻问题。

    治疗原理:增强脾胃功能

    脾胃虚弱会使得消化系统功能减退甚至不作为,从而产生急性、慢性的腹泻病状。因为脾胃为人体精力、气血生化之源头,脾为胃提供充分的气血以及动力来帮助食物消化和吸收。而胃则因为脾的作用,吸收营养来供给身体,然后将经过胃消化吸收后的食物输入肠道,小肠进一步进行消化吸收。如果脾胃虚弱,就意味着脾的生化功能降低,传达给胃的动力也开始减小,我们所吃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就会不充分,这样很可能会因为水谷不化而导致肠道功能失调,从而产生腹胀、腹泻、疼痛等问题。

    将脾胃功能提升了,食物得到完全的消化和吸收之后,肠道再排出的就只剩下身体内多余的残留废弃之物了。应该说消化系统实际是一个又一个身体“部门”的联合行为:脾产生气血,胃才有充分的消化、吸收能力,胃功能齐全,肠道才能分清排浊。它们是一个从上而下、有序进行的过程,一点儿也不能含糊。

    特效穴位:中脘穴,水分穴,内关穴,手三里穴

    在我们身体上,有着很多调理脾胃功能的特效穴位,掌握了这些穴位的调理,就等于对自己的脾胃功能有了主

    动权。

    ◎中脘穴

    取穴:仰卧在床上,以肚脐为中点,直线向上4寸(13.3厘米)即可。

    按摩方法:按摩中脘穴的方法分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四指并拢,直接点在穴位上,然后用力下按,感觉到酸胀便可以,坚持10秒钟,轻轻松开,再次下按,如此反复进行。通常在按压50~100次的时候,胃部就会产生轻松感,因为按压使胃的气血

    中脘穴水分穴

    循环增强,病症减轻。

    第二种按摩方法就是用揉动来增强胃气。揉的时候将掌根放在中脘穴上,稍向下按,然后顺时针打圈50次。因为顺为补、逆为泄,所以治疗腹泻以补为主,不要逆时针来揉,以免越揉泻得越严重。

    ◎水分穴

    取穴:沿中脘穴下行3寸(10厘米),或沿肚脐上行1寸(3.3厘米),即是水分穴。

    按摩方法:四指并拢,按于水分穴上,轻轻下按,放慢呼吸转动手指。力度越来越大,呼吸保持均匀,让任脉得到充分疏通。这样不但可以让脾胃功能增强,而且可以提升肾、

    肺功能。

    ◎内关穴

    取穴:伸出手掌,掌心朝上,腕横纹向上2寸(6.7厘米)处即是内关穴。

    内关穴

    按摩方法:按摩内关穴应该寻找一个辅助的工具,因为它陷于两肌腱之内,相对缝隙较小。我们可采用一元硬币压按法,压的时候立起硬币,把边侧立于两肌腱中间的穴位上,来回滚动硬币,就可以恰到好处地刺激内关穴了。按摩此穴位可以调理身体气机、脾胃功能、情绪等。

    ◎手三里穴

    取穴:伸出手臂的前臂部分,在外侧肘横纹向下2寸(6.7厘米)即是手三里穴。

    按摩方法:按摩手三里穴最好的方法是敲打,取一根擀面杖,在此穴位上轻轻敲打,力度以自己的感受为准,如果一触便疼,那就说明你脾胃功能有所不

    手三里穴

    足,要加强调理。有的时候可以看到敲打出来的紫青瘀点,这时不需要担心,等这些瘀点褪尽,脾脏的功能反倒会得到提升。按摩手三里穴最显着的功效就在于为脾润燥,增强脾脏功能。

    妙用擀面杖

    擀面杖作为有效又直接的工具,可以成为自我身体调理时不可缺少的好帮手。因此,调理脾胃,改善腹泻问题,也少不了借用擀面杖这个道具,以便让问题得到快速理想的解决。敲打方法也许是你所想不到的,那就是敲打脚后跟,具体方法如下。

    1坐在椅子上,脚尖踮起,脚后跟向上,在脚后跟向

    脚底转弯的侧缘处,选取中间点位置,自己用手按一

    下,可感受到下陷的肉质感。

    2取擀面杖,手握一端,另一端一下一下地敲打肉质

    感最为丰富的这块地方,这时你可以感觉到酸胀感。

    3由上而下,不需太用力,每次敲20~30下即可,1天如果拉肚子3次以上,这样敲打之后,就可以很快看到效果。

    小贴士

    除了脚后跟上的这个止泻点,身体上还有很多可以刺激的部位,这些部位对缓解腹泻都很有帮助。比如用擀面杖滚压腰骶两侧,从上而下,由下而上,来回进行,直到腰腹部发热。慢性腹泻者,每天滚压1~2次,连续坚持10天以上,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腹泻。

    便秘

    便秘是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便秘时间一长,不只是身体毒素积留成疾,还会有其他的不适,例如腹胀、排气增多、下坠等。便秘的痛苦,是那些腹泻者所不能理解的,危害甚至大于腹泻。

    那么造成便秘的原因是什么呢?当我们身体机能低下的时候,肠胃功能降低,肛周肌肉力量也会下降,于是排便困难。另外,吃得精细或者蛋白质含量偏高,会造成食物消化、吸收减慢,从而排气多,大便少。过度节食者,肠胃脂肪相对不足,大便艰涩难下,也同样是便秘的成因。便秘有虚实,身热、口臭等现象是典型的实证,而手冷畏寒等现象则是身体机能不足。

    治疗原理:刺激肠胃蠕动,消除便秘

    我的朋友老李,曾经一度为便秘所苦,但自从每天坚持吃粗粮山药粥之后,不但排便顺畅了,就连气色也与之前有了天壤之别。他自己就说:“肠胃不能老逆着,但也不能老顺着,适当吃点儿粗粮有好处。”确实如此,想要治疗便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刺激肠胃蠕动,不管你是实证还是虚证,肠胃功能强,便秘就不会存在了。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可以从身体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当身体有实证时,那就是内热,这时肠道干燥,大便下行不利,势必会造成秘结、干燥。可是,肠道越是热,大便越是干,肠道的功能就越是低下。最终造成清气无法上升,浊气无法外排,最后连食欲也没有了。而虚证型的便秘,多是大便稀溏、软烂者居多,不要以为大便稀溏就不属于便秘,只要不是正常性状的大便,排出过程困难者都应该归于便秘范围。因此,大便稀但沾马桶也是便秘的一种。虚性便秘之所以会产生,就是因为肠道吸收、下排功能不足,没办法为大便的成形、排放用力。上述种种问题,都可以通过刺激肠道、促进蠕动来解决。肠道的功能增强了,那它受纳与外排怎么还会有问题呢?

    当然,刺激肠胃蠕

    动除了食用粗粮、粗纤维食物之外,外在的腹部按摩也是对肠胃良好的刺激。通常我们每天只需在饭前或者饭后1小时之后,双手对着腹部进行由上而下的推动,然后再以肚脐为中心进行打圈,就可以帮助改善便秘问题。

    特效穴位:神阙穴,**穴,支沟穴,大肠俞穴

    刺激肠胃,身体上的穴位不能躲清闲,有几个穴位是加强肠胃蠕动的特效穴,我们要充分利用起来。

    ◎神阙穴

    取穴:神阙穴就是我们俗语中的肚脐眼,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

    按摩方法:按摩神阙穴是有一定方法的,最好是每天早、晚进行按摩。按的时候,

    神阙穴

    应该先两手对搓,直到手掌发热,再左右手交替置于穴位上。女性一般是右手在下,左手在上,而男性反之。顺时针揉动50次,逆时针揉动60次。如果你只是以养为主,则可正逆次数相同。总之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要

    补要泄看你的需要了。只要对它进行合理的刺激,就可以起到对脾、胃、大肠、小肠等消化器官的调理。

    ◎**穴

    取穴:半仰身体,分开双腿,**与生殖器之间连成直线,取中间点即是。

    按摩方法:按摩**穴的手法相对单一,半仰于床上,然后用手指的指腹点于穴位上,借用臂力下按,坚持一下再抬起,

    **穴

    然后继续下按,反复进行50次即可。按完之后,以指腹在**与生殖器之间,进行来回的搓动,这时**处往往会有胀感。按摩**穴可以为肠道、经络

    等部位进行阳气的补充,还可以加强血液循环。

    ◎支沟穴

    取穴:从手腕处寻找,即前臂背侧,腕背横纹向上3寸(10厘米),尺骨与桡骨的中间就是此穴。

    按摩方法:按摩支沟穴很简单,可用手指、擀面

    大肠俞穴

    支沟穴

    杖等带有钝尖的一头,直接顶在穴位上,然后慢慢揉动下压,越是酸胀就越要刺激穴位,坚持3分钟左右,各种类型的便秘问题都适合使用。因为按摩支沟穴不但可疏通脏腑的气血,还能理气、润肠。

    ◎大肠俞穴

    取穴:直立上身,然后以第四腰椎棘突为中间点,左右旁开1.5寸(5厘米),便是左右大肠俞穴。

    按摩方法:按摩大肠俞穴时可以充分借助擀面杖的力量,手握擀面杖一端抵于穴位上,持续在穴位上画圈,就是对大肠俞穴最好的刺激。每天进行1~2次,不用多久,便秘、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都可以得到缓解。因为刺激大肠俞穴能理气降逆,充分为大肠散热。

    妙用擀面杖

    我们能够体会到,使用擀面杖的好处远远超过单纯使用双手。而在这里,我要再告诉你一个新的擀面杖按摩方法,那就是直接用脚踩。

    12

    坐在椅子上,椅子的高度应该与小腿的长度相差不多,以双脚平放于地面为宜。

    取擀面杖放在地面,一只脚踩住擀面杖,然后用脚底发力搓动擀面杖。脚底有着人体各器官的反射点,而脾胃、肠道等反射点则在脚底的中段部位,这时要将擀面杖多在这一部位进行搓动。

    3

    搓完一只脚后,再换另一只脚,力度上一定要保持酸胀的感觉,踩到两只脚底发热,便可以了。每天进行2次,这种方式不但能够通便,更能调理身体。

    小贴士

    刚刚吃过饭时不建议进行这种刺激方法,一般可于早起或者晚饭半小时之后进行。踩擀面杖时从前向后滚,单方向进行,更有利于人体气机增强,调理身体器官的功能也会更理想。

    消化不良

    每个人每天正常需要吃多少东西,都是身体的合理所需,如果不进行节制,或者进食不当、寒凉过度,就容易引起不消化或者消化不完全等问题。一般来说,消化不良带来的后果比较严重,不仅让你吃不下东西,没有精神,还会让你面色萎黄、消瘦、腹泻、手脚怕冷、乏力等。

    造成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比如脾胃不足、排泄不利,又比如情志不舒等。不管是哪种原因,最终都跟脾胃有关系。脾与胃一旦因为身体功能受限产生不足,那么脾不升清、胃不降浊,也就没办法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了。所以,调理消化不良要从调理脾胃入手,只有脾胃功能正常,身体排废吸新的

    过程有序,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治疗原理:温健脾胃,增加肠胃蠕动

    脾动力不足,胃功能下降,人也不会有食欲,所以健脾是首要的任务。当然,健脾的同时,别忘了胃的受纳与排泄。胃吃进去,消化不掉,才会造成消化不良。而我们消化靠的是什么?当然是胃火。胃其实就是一个锅子,想让食物顺利地吸收并消化,还是釜底之火起作用,即胃火起作用。所以,给胃升温,增加胃火的动力,才是让胃火燃烧的基础。

    不过,只靠健脾温胃还不足以将消化进行到底。我们健脾温胃的目的是调顺脾胃功能,从而让身体有一个正常的进食通道。但消化还需要一个外排通道,那就是要求肠道的通畅。脾给了身体气血,胃加足了火力消化吸收,而体内多余的残渣要被排出体外,这样才是一套完整的消化过程。所以,给肠道增加蠕动功能,帮助废弃物质排出体外,身体才会迅速生出需求食物的愿望来。因此,想要化解消化不良,需要做的就是健脾温胃,同时增加肠道蠕动。

    特效穴位:下脘穴,天枢穴,极泉穴,漏谷穴,足三里穴

    对脾胃进行调理时,穴位往往都是可以脾、胃兼治的,比如以下几个穴位。

    ◎下脘穴

    取穴:以肚脐为中线,然后沿脐部上行2寸(6.7厘米)即是。

    下脘穴

    按摩方法:并拢中指和食指,点于穴

    位上,然后进行顺时针方向揉动按摩。按的时候可以轻轻放下手指,然后随着转动慢慢加重手部力度。但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感觉,把握好力度。用力太重了不但会痛,还有可能揉伤皮肤。下脘穴受到刺激之后,可以促进脾胃的功能,同时将多余的粗重物质排出体外。

    ◎天枢穴

    取穴:可以直坐也可仰卧,然后以肚脐为中心点,向左右各旁开2寸(6.7厘米)便是左右天枢穴。

    按摩方法:按摩天枢穴可以仰卧,也可以站

    天枢穴

    立进行。将食指与中指合拢,左右手同时按在左右天枢穴上,然后向上吸气,手指慢慢揉动穴位,一边揉一边轻轻呼出吸进的气体。吐完一口气之后,可将手抬起,然后再深吸一口气,继续刚才的动作,如此反复进行10次左右即可。按摩天枢穴可以调理肠胃,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极泉穴

    取穴:将自己的胳膊高高抬起,腋下动脉搏动处便是。

    按摩方法:按摩极泉穴的手法比较多,但是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敲打的方法,即用擀面杖的一端,轻轻敲打腋下筋间动脉位置,反复敲打3分钟,便可以用擀面杖的钝端直接顶在穴位上,用力下按,这样能很好地刺极泉穴激极泉穴。按摩极泉穴能宽胸理气,促进胃的消化。

    ◎漏谷穴

    取穴:坐在床上,然后将小腿蜷起,在小腿内侧,沿内踝尖向上6寸(20厘米)的胫骨内侧缘就是。

    按摩方法:按摩漏谷穴可以相对加大一点儿力度,可用擀面杖来代替。把擀面杖的钝端顶于穴位上,然后下按揉动穴位,要边揉边用力,感觉到酸胀痛感才是最好的。如果只是偶尔消化不良,坚持按上10分钟,问题就会得到改善。如果胃总是满满的,那就每天坚持按,不用多久,胃部的消化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足三里穴

    漏谷穴

    ◎足三里穴

    取穴:坐在床上,然后从膝盖外侧向下,于犊鼻穴向下3寸(10厘米)即是。

    按摩方法:按摩足三里穴时,自己坐着按就行,把拇指按于穴位上,然后用力下按,会感觉到酸胀感从上一直向脚背处传导,这时要手指用力,边揉边捻,坚持3分钟就可以了。因为左右腿各有一个足三里穴,所以按的时候要左右都按1次,每天2次。经常按摩可和胃健脾、增强肠蠕动。

    妙用擀面杖

    调理消化不良症状,不要忘了好用而简单的擀面杖,在这里我就教大家一个调理胃肠助消化的好方法。

    1

    坐在床上,将小腿部外侧呈于自己眼前,用手掌从膝部外侧胫骨外缘的肌肉突起的地方向下搓动,一直到小腿肌肉的突出点结束处,也可以一直到外踝尖上部。

    2

    待到小腿变热后,手拿擀面杖,沿着刚刚搓热的部位向下敲打,用力不用太大,只要感觉有重感就行。

    3

    敲到小腿下部之后,停下擀面杖,再从膝盖下方重新向下敲,敲打5~10分钟,然后用擀面杖从上向下擀动,不要来回擀,只从上向下推,擀10次就可以了。

    小贴士

    小腿膝盖下方为足三里穴,如果自己在敲打时找不准位置,就从足三里穴开始向下敲就好。但不要向上倾斜,否则会敲到骨骼。沿途可以敲到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等穴位,可以很好地调节肠胃功能。

    胃痛

    胃痛让人很痛苦,尤其是慢性胃痛,稍微受到刺激就会发作。导致胃痛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人是工作紧张、食无定时,有人是酒肉肥腻、刺激过度,也有人是运动不足,难以消化食物……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胃痛,真正发病的根源都是脾胃受损。

    人体脾胃相机而动,有入有出,是整体的联合行为机制。可是,当有寒邪客胃、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脾胃虚弱等症状时,脾胃的功能气机就会被阻滞,此时胃失和降,脾不纳化,从而劳倦内伤。所以,胃痛的真正源头是脾胃脏腑有失濡养,而失养则痛,于是就引发了胃痛。

    治疗原理:调中和胃,理气止痛

    想要最终摆脱胃痛,最应该做的是调中和胃,理气止痛,双向调节,多面着手,从根本上调理脾胃。当人体将脾、胃、肠等器官的气血调顺了,再将脾胃安抚好了,身体的功能就会增强,人体消化、吸收就会顺畅,胃痛就不会发生了。

    特效穴位:梁丘穴,至阳穴,脾俞穴,胃俞穴

    按摩一些特定穴位可以调理脾胃,提高人体免疫力,下面这些穴位大家可以经常按揉。

    ◎梁丘穴

    取穴:梁丘穴位于人体大腿前面,在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6.7厘米)。

    按摩方法:发生急性胃疼时,用擀面杖对着穴位进行连续快速敲打,坚持2分钟左右,能够缓解症状。如果是按压,则要用力下揉,以刺激穴位,不然作用会很慢,无法缓解急性胃痛症状。按摩梁丘穴可以调理胃经气血。

    梁丘穴

    ◎至阳穴

    取穴:低头,背部第七胸椎骨突下凹陷中。

    按摩方法:按摩至阳穴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不用手指也不用擀面杖,只要找一枚一角钱的硬币,然后用手指夹住硬币,用边缘按在穴位下,稍加用力下按即可。这时通常会有酸胀的感觉,不要松开手,坚持3分钟,急性的胃痉挛、胃痛都会得到缓解。按摩至阳穴能为身体提供阳气,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脾俞穴

    取穴:趴在床上,背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5厘米)便是此穴位。

    按摩方法:按摩脾俞穴自己不好操作,这就要用擀面杖帮忙。取一根擀面杖,把一端抵在墙上,然后另一端抵在自己的脾俞穴上,轻轻摇动自己的背部,对穴位缓慢地进行揉动,如果感觉不方便,就用手扶着擀面杖来回揉按,坚持3分钟就可以缓解疼痛了。按摩脾俞穴可以增强脾动力,缓解胃痛。

    至阳穴脾俞穴胃俞穴

    ◎胃俞穴

    取穴: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5厘米)。

    按摩方法:按摩胃俞穴也可以用按摩脾俞穴的手法来进行,从上到下,将2个穴位一起按摩,效果会更好。如果有人帮你按,则可以让对方用大拇指来顶着胃俞穴,四指分别下垂于腰侧,然后用力揉动即可。按摩时间长一些,效果会更加显着。按摩胃俞穴能提升胃气,增强胃动力。

    妙用擀面杖

    调中和胃虽听起来很高深,但是操作起来并不困难,只需用擀面杖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操作方法如下。

    1

    放松身体,调整呼吸,然后把擀面杖的钝端抵于腹部上方,如果不知道找哪里,则可以直接点中脘穴,然后轻轻按压,进行顺时针画圈转动3分钟。

    2

    将擀面杖下移至腹部,顺时针转动擀面杖,加大画圈的范围,一直画到整个腹部都微微发热。

    3

    将擀面杖横放在肋部外侧下方,然后沿腰腹往下擀压,左右两侧都要进行,分别擀压3分钟即可。

    小贴士

    这是一个疏肝和胃、宽胸理气、调中止痛的过程,所以在做的时候应该按顺序进行,每天坚持做1次,大约2周时间,可以明显改善胃痛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