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耳夜书
【原文】
己卯上元①,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②,屠酤③纷然,归舍已三鼓④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⑤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矣,然亦笑韩
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⑥。
【注释】
①己卯:宋哲宗元符二年为己卯年(1099)。上元即为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
②民夷杂揉:汉族与少数民族混在一起。民,汉族;夷,当地部落,少数民族。
③屠酤:屠,屠户,杀猪为
生;酤,卖酒者。这里泛指各种店铺商贩。
④三鼓:夜半三更时分。
⑤再鼾:一觉睡醒便又睡下。形容休息过一段时间。
⑥“然亦笑”后四句:笑韩愈钓鱼运气不好,没有什么收获就要离开,但是并不了解钓鱼的人却非常愉快,心思并不在得到鱼。这句话讥讽
了那些急功近利的人。
【译文】
己卯年上元佳节,我在儋耳。有很多位老书生来拜访,对我说:“今夜月色上好,先生能一起出游吗?”我高兴地答应了,和他们一起出门。走到城西,到僧舍里去,又经过小巷,本地人和夷狄住在一起,卖肉的屠户和沽酒的酒家
交错。回到家里已经过了三更。家里关门就寝,已经睡得很熟了。我放下竹杖忍不住笑了,谁得到了什么谁又失去了什么呢?有人问我为什么笑,我是笑自己,也是笑韩愈说钓不到鱼,就要到更远的水域里去。他根本不懂钓鱼,真正钓鱼的人,未必在乎能不能钓得上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