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肠胃病常见检查方法
肠胃病,光看症状表现是难以确诊的。这时候医生通常会先安排做些化验检查,如大家熟知的胃镜、肠镜等,虽然肠胃检查有点小难受,但对于疾病确诊意义非常重大。了解这些常见的检查方法,就能在检查前后提前知道注意事项,让检查更有效率,结果更加准确。
——
1-5
1.粪便检查
粪便检查是临床常规化验检查项目之一。通过这个检查可以直观地了解肠胃道的一些病理现象。
需要进行粪便检查的肠胃疾病有:急性肠胃炎、消化道出血、肠癌、菌痢等。
检查前注意事项:不宜吃辛辣肥厚、不易消化的食物;检查前3天即禁食动物肝及血、大量绿叶蔬菜及含铁食物。
检查后注意事项:清洗**。
2.肠胃钡剂造影检查
钡餐造影是指病人在胃镜检查前吃钡餐,钡餐便会黏在胃壁上。此时,胃壁有溃疡等表面损失的部位则无法黏合上。这时,再对胃部进行X光拍摄,
胃壁完全黏合的部分留**影,而未留**影的部分即为病变部位。快速准确,一目了然地发现病灶部位正是肠胃钡剂造影检查的目的。
需要进行肠胃钡剂造影检查的情况有:婴儿在出生后一直有便秘,并且有胎粪排出延迟的病史;呕吐物带血或咖啡样物;多次发生肠套叠;经常有胃痛,大便呈柏油样;腹部摸到肿块。
需要进行粪便检查的肠胃疾病有:食道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胃肿瘤、胃扩张、结肠息肉、肠胃内异物等众多疾病,在钡餐面前都无所遁形。
检查前注意事项:检查前24小时内不要服用泻药、收敛剂,含碘、铁、钙、铋等影响检查结果的药物,也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尤其在检查前一天的午夜后,不吃任何东西直到检查结束。
检查后注意事项:由医生确定是否需要复查及复查时间,如有需要,应按复查时间准时复查。检查后两天以内,受检查者的大便会呈白色或灰白色,这
是吞服钡剂的颜色,不用惊慌,慢慢就会恢复正常。
3.脱落细胞检查
脱落细胞检查是通过新鲜粪便,判断出有无癌细胞的检查。目前临床上这项试验阳性率已超过90%。有10%的可能存在假阳性,假阳性可能为将炎性核异质、间皮、化生细胞误认为癌细胞。这是此项检查的唯一缺陷。但现在的应用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需要进行脱落细胞检查的肠胃相关疾病有:食管癌、口腔癌、胃癌、大肠癌等。
检查前注意事项:口腔内的需要进行血液常规检查,需要手术的要做术前常规皮试;发热、血压高、有出血性疾病、妇女经期等不宜检查。
检查后注意事项:没什么大影响,可正常进食。
4.胃镜检查
虽然胃镜检查有些痛苦,但这项检查对不少人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需要进行胃镜检查的肠胃相关情形有:不明原因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贫血;不明原因的急(慢)性上消化道出血;胃息肉
、食管贲门狭窄、溃疡病、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术后胃出现症状等。另外,在做过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后仍不能确定病变的,有时医生也会让做胃镜检查辅助确诊。
检查前注意事项:为避免交叉感染,需做抗HCV、抗HIV等检查,并且保证在检查前8小时禁食。如果刚做过钡餐检查的,需要等钡剂排空后再做胃镜检查;如果是幽门梗阻患者应禁食至少2天才能将胃内残留的食物清除,不然会影响检查结果。检查当日带一块干毛巾及历次胃镜检查报告。
检查后注意事项:不要立即进食,如行活组织检查后的病人2小时后可喝少量温开水,4小时后进少许冷流质食物。检查后1~2天内,咽部会有不适,无须特殊处理,如有黑便、呕血及腹痛就要就诊。
5.肠镜检查
普通肠镜向来被称为发现和诊断大肠癌的黄金标准,能灵敏地发现肠道肿瘤,但是难免会漏查小肿物。这是因为肠镜只能看到肠道
内表面的情况。可是肠道除了内表面之外,外层表面、内外表面间的肠道壁也是可能长息肉和肿瘤的地方,如果肿物或病变没有突向内表面,则没办法看到。
需要进行肠镜检查的疾病有:肠道息肉病、结肠血管畸形、结肠黑变病、肠道血管畸形、小儿溃疡性结肠炎、肠胃道间质瘤、血吸虫病等。
检查前注意事项:检查前一天只进流食,检查当天早晨禁食、禁水,禁吃蔬菜及西瓜等带籽水果。在预定检查时间5小时前服用医生制定的电解质散剂溶液清洁肠道。肠道越清洁,检查效果越理想。然后经过几次排便观察直到排出清水样便(肠道基本排空)即可进行肠镜检查。
检查后注意事项:要绝对卧床休息,三天内勿剧烈运动。初期因空气积聚于大肠内,受检查者可能感到腹胀不适,但数小时后会渐渐消失。如腹胀明显,或者出现血便,应及时告诉医生。如无排血便,情况无特殊,可取普食或根据医嘱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