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消化道肿瘤药
治疗消化道肿瘤的药物主要为抗肿瘤抗生素和抗肿瘤植物药。主要适用于消化道癌、肺癌、鼻咽癌、淋巴肉瘤等,对食管癌、肝癌、脑瘤也有效。
硝卡芥
别名:邻丙氨酸硝苄芥、冰醋酸、硝卡芒芥消瘤芥。
适用证:对乳腺癌或宫颈癌有较好疗效。与更生霉素合用于绒毛膜上皮癌疗效也较好。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每次20~40毫克,用氯化钠注**溶解后注射,每日或隔日一次,总量为200~400毫克;动脉注射剂量与静脉注射同
;腔内注射每次40~60毫克,每周1~2次;外敷用70%二甲基亚砜溶液将硝卡芥溶解为20~30毫克/毫升,每日1~2次作肿瘤局部外敷。
副作用:服用此药可能引起白细胞下降、呕吐、脱发等。疗程过程中和结束后应视血象变化情况决定是否可以继续用药。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应密切注意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状况;当骨髓抑制,严重感染,肿瘤细胞浸润骨髓,或患者以前曾接受过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这几种情况时,都不宜使用此
药;肝肾功能损伤者应慎用。
氟脲嘧啶
别名:5-氟尿嘧啶、氟尿嘧啶、氟优、夫洛夫脱兰。
适用证:主要用于消化道癌、肺癌、乳腺癌、绒毛膜上皮癌和恶性葡萄胎、头颈部癌、皮肤癌、宫颈癌、膀胱癌、肺癌。
用法用量:静注1次500~750毫克,隔日1次;静滴毒性较直接注射为低,一般为每千克体重15毫克溶于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液中滴注,2~8小时,每日1次,连续5日以后将剂量减半,隔日1次,直至出现毒性反
应;动脉内滴注根据部位不同每千克体重可用5~20毫克溶于5%葡萄糖液500~1000毫升中,静滴6~8小时。局部应用5%~10%软膏,外用每日1~2次,也可作肿瘤内注射,每次剂量250~500毫克。口服一般每日300毫克,分3次服,总量10~15克或连续服用至出现毒性反应即应停药。
副作用:毒性较大,可对不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比如:肠胃道会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腔炎、胃炎、腹泻等表现,甚至
有时候还会出现血便。局部身体刺激可引起静脉炎,脱发现象明显。动脉滴注可引起局部皮肤红斑、水肿、破溃、色素沉着。严重的会出现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严重时可有全血象下降。极少数还会出现小脑变性、共济失调。
注意事项:有以下情况者应减量:对蛋白质消耗或有吸收障碍者;广泛肝转移并有黄疸者;曾接受大面积盆腔照射者;广泛骨盆转移者;过去曾多次用过化学治疗的病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及过去做过肾上腺或垂体切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