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肠胃疾病引发的其他健康问题

    人体脏器系统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当我们的肠胃生病后,除了具体病症体现的症状外,还可能引发一些连带的其他健康问题,如痘痘、色斑、牙痛、贫血、发烧等,问题也许不大,但是会让你烦不胜烦。

    ——

    1-5

    1.痘痘——胃热或胃寒都会让人长痘

    痘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主要好发于青少年,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

    胃热、胃寒都可能起痘痘

    痘痘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消化系统的问题,如便秘、习惯性腹泻、胃酸过多、溃疡等,会导致体内毒素堆积,废物无法正常排出,此时消化系统的反射部位——嘴周、法令纹两侧,也会出现青春痘。

    肠胃不好起痘痘,一种是胃热,另一种是胃寒。

    胃热和胃寒,都会造成肠胃的热,只是一个是传统上说的热,比如胃热,它就是胃热,胃里又实热,所以起痘痘。第二种,因为胃寒,导致肠胃蠕动机能下降,胃酸分泌不足,导致食物不能快速消化,会造成肠胃积食,造成一种食物积热,也会起痘痘。

    萝卜卤花生,对症除痘,治标更顾本

    胃寒要消积食,胃热就要清胃火。这里为大家推荐消除胃火的食疗:萝卜卤花生。

    【食方名】●萝卜卤花生

    ■原料

    ■做法

    ■用法

    2.色斑——白芷淡斑膏助你消除肠胃斑

    色斑与肠胃病有关系?听起来关联不大的两个究竟存在怎样的

    关联,对我们的身体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乱吃药,肠胃紊乱就生斑

    人的肠胃功能紊乱,可以造成身体免疫力下降,使得整个身体的组织细胞(面部)代谢不正常。很多肠胃功能紊乱(肠炎、便秘、结肠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的人特别是小肠功能不好的人容易形成眼睑色斑,通常在眼睑下的两侧颧骨周围呈均匀点状分布,很多患者还会表现为面色暗淡。所以,肠胃健康与皮肤保养也有重要关系。

    为什么副作用会先在脸上、眼角局部显现出来呢?这是因为人的眼角部位非常薄嫩,无肌层、少脂肪,其抵抗紫外线的能力也非常差,色素细胞代谢接触强紫外线后黑色素细胞立即在眼睑部位分泌出较多黑色素。因此时人的表皮细胞代谢处于不均衡的状态,致使这个部位的点状黑斑立即冒了出来。

    外敷面膜去肠胃斑

    因为肠胃生的斑要处理掉也不难,我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个经典的中医美容美白处方面膜:白芷淡斑膏。

    【食方名】●白芷淡斑膏

    ■原料

    ■做法

    ■用法

    白芷、白术等白色中药都具有白肤淡斑的作用,因此可以当作从外部进行美白祛斑的美容药。这些药材都很常见,可在中药店购得,直接在药店研成粉末,装瓶备用。

    “肠胃斑”患者还需特别注意防晒,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肠胃功能,必要时还需接受相关的治疗,否则当再次接触强紫外线时色斑又会反弹。

    3.牙痛——胃火上升牙痛就按二间和内庭穴

    牙痛分为风火牙痛、胃火牙痛、肾火或者肾虚牙痛。肠胃不健康也可能引起牙痛症状。

    生冷

    东西吃太多,引发胃火

    一般来说,身体越是强壮的人,体内的阳气越旺盛,但同时这样的人更易受到寒凉饮食的刺激,过食生冷之品后他们体内的反应会更加强烈。这就好比在盛夏季节吃冰糕,胃中阳气受到冲击,气郁而化火上攻,顺着经脉一路上炎,而手足阳明经脉环绕上牙龈、下牙龈,所以导致了牙痛、牙龈肿痛、牙龈出血等症状。

    补品药膳吃得太多,引发胃火

    引发胃火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进补无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选择用补品表现对自己和长辈的关心,过服温补之品,有点像现在的吃药膳。事实上,身体没毛病就没必要用药膳补品。没毛病还吃,用温热、温补的药物,会逐渐造成体内阴阳失衡,也会造成胃中积热,胃中积热到一定时候会化火上攻,引发牙痛。

    按摩二间和内庭穴,缓解胃火牙痛

    因为胃火上升而引发的牙痛主要表现是:牙痛剧烈、牙龈**或出脓血,得冷痛减,咀嚼困难;口渴、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洪数或滑数。

    牙痛时,按揉二间穴和内庭穴,症状立刻就会减轻很多。二间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之荥穴,在食指桡侧凹陷处,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在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对牙痛、反酸、腹胀、泄泻、便秘有很好的疗效。

    另外,还要注意不要进食辛辣食物。如果发现牙齿同时也有健康问题就先修补或拔除,饮食以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以免火上浇油。

    4.贫血——肠道紊乱,铁元素就缺乏

    发生贫血的原因有很多

    ,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而肠胃疾病中的消化道肿瘤、胃癌、结肠癌都可能引发此症状。

    无明显症状,不明原因的贫血,警惕肠胃疾病

    没有症状、不明原因的贫血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需警惕肠胃道疾病。这是因为消化道肿瘤会有反复的、每天少量的、病人并不知晓的消化道出血,久而久之就发生了缺铁性贫血,因此,缺铁性贫血常常是胃癌或肠癌患者的首发症状。当医生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后,病人一定要配合医生进一步检查粪便常规和隐血,有些还需要做胃镜和肠镜检查,以免耽误了重要疾病的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期。

    病因治疗:口服铁剂,调理肠道菌群

    若不是肿瘤,只是较为单纯的缺铁性贫血,补铁对症治疗可以较快缓解病情。

    补铁首选口服铁剂,平时可以多吃点酸乳或是酸乳制品,多吃点含铁质高的食物,如猪血、猪肝、黑木耳等,这样也可以调理肠道的菌群平衡,缓解贫血的状况。

    5.发烧——肠胃有炎症,易发烧

    发烧也称为发热,一般说来,超过37.4℃可定为发热。临床上,还有一种肠胃炎症引发的发热,这种情形也很常见,但却不易引起人的注意。

    小孩子最容易因肠胃而发烧、反复不好

    我家楼下邻居家的小女儿经常发烧,去医院验血,有时候是病毒引起的,有时候是细菌引起的,吃点药也就好了。但是,最近两个月,小姑娘发烧次数增多,已经好长时间没去上幼儿园了。邻居下班遇到我,就问我孩子身体怎么了,有什么办法没有。

    我询问了小女孩的症状:有点头痛,中低烧,

    去医院查,发现白细胞略高,轻微炎症,无咳嗽等症状。孩子病发得断断续续,好得慢。鉴于是小孩子,这个年龄段最容易因为肠胃引起发烧,我就告诉邻居,肠胃不好,也会引起发烧。我让邻居在孩子退烧后,多注意孩子的吃饭状况,给孩子吃点调理肠胃的食物,吸收好了,营养跟上了,发热的概率就会低很多,即使发烧了,好得也快。

    邻居回去就耐心地给孩子调理肠胃,过了一个星期,发烧就好得很彻底。我告诉她不能大意,再接着给孩子调理肠胃,就能防止反复发热。邻居很听话,回去便给女儿连续调理了两个月肠胃,这两个月,孩子再也没发烧过。

    邻居后来专门过来跟我说,没想到肠胃也会引起发烧。我告诉她,小孩子肠胃较弱,被细菌侵袭后,就会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引起发烧症状。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肠胃调理好,发烧问题就迎刃而解。

    肠胃普通炎症和疟疾引发的发烧症状不同

    肠胃炎症分为普通炎症和疟疾,都会引起发烧,但两者的发热症状很好区分。

    肠胃普通炎症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状。疟疾的发热是有周期性的,主要表现为全身发冷、发热,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而肠胃炎症却不会这样。

    很多人发烧了就去退烧,根本不会去想肠胃这个问题,从而忽视了胃病的治疗,导致走了很多弯路,这点在小孩子中最常见。

    坚持吃急慢性胃炎调理食物,减少发烧

    针对发烧调理肠胃很简单,就用我前面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肠炎等小节提到的几款食疗方即可,这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