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养胃护肠的多方位生活疗法
得了肠胃病,除了找专业医生问诊,积极配合治疗以外,也不能忽视辅助治疗的各种生活疗法。这些疗法多是简单易学,且经过很多人亲身验证的,可以起到缓解病痛、促进康复的效果。
——
1.刺激前头点,缓解胃炎、胃痛
胃炎、胃痛困扰着很多人,当胃痛突然发作时,往往用止痛药缓解,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在防治胃炎、胃痛上,最快的方法莫过于穴道刺激了。
几年前,我刚搬家不久,楼上邻居听说我是医生,在突发胃痛时急匆匆找来,此时,我看他已经疼出汗,且满脸倦容。他对我说,昨晚没有睡好,早上也没吃东西,胃就受不了了,开始疼了。当时情况紧急,我就拿几根牙签捆成一束,扎他的食指。一段时间后,他的表情逐渐缓和,说:“真的不那么疼了,好多了。”
我给邻居点按的位置就是前头点,位置在食指靠近手掌的第二关节上,这一点是胃炎的反应点,当四周出现紫色瘀血状,或有压痛感时,表示有胃炎征兆。刺激的方法可用牙签刺,也可用香烟头灸治,扭拧也可以收到同样效果。所以说,如果感觉食指关节疼痛就要警惕了,及早去医院就医,排查胃炎。
如果胃不好,也可以时常按按这个位置,能起到缓解胃炎、调养胃部的作用。
2.按揉内关穴,胃部不积食
每个人的食量都是相对固定的。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意思是说要想小孩子不生病,就不要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多。临床证实,孩子咳嗽、发烧,70%是积食引起的。
其实大人也一样,过年、过节,大吃一顿,积食在所难免了。如果说话的时候,嘴里冒出一股酸臭味,就是积食了。
这个时候,可以吃点儿促消化的药。若不想吃药,也可以按按内关穴,消食效果很好。
内关穴是治疗肠胃疾病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腕横八2寸,掌长
肌腱与桡侧腕屈肌之间,除了促消化,排积食,对胃痛、恶心、呕吐等肠胃症状有确切的疗效,按揉内关穴治疗急性胃疼,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平时经常按揉内关穴,可以对胃起到保养作用。
内关穴按摩时要用力,否则就难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同时,还要揉,增强效果,每次按压15~30分钟,按压时间太短也会影响疗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配合揉按足三里穴防治胃病,因足三里穴也是肠胃疾病的常用穴位,两穴结合则疗效更佳。
3.仰卧静息,有效提升胃功能
我的朋友老李是京报的一名记者,40多岁,和很多记者朋友一样,他的饮食很没规律。忙的时候,经常一天就吃一顿饭,而且吃东西速度极快,连饭带汤,几分钟就搞定。我对他说,你经常这样,铁胃也受不了啊,到时候你肯定要来找我。不久,真的来找我了。我检查后发现他得的是胃溃疡,开了一些药,还建议他多注意饮食和运动。
老李说,哪有耐心搞这么多,出门在外有时候也不方便,有没有更好使的办法。我说,实在不行,给你个大招,仰卧摇摆,出门在外住宾馆时,随时可以自己做。老李说,那行,你教我。于是我就把这套仰卧静息的动作教给他,大概3个月后,再次见到他,他说胃病痊愈了,谢谢我,方法还挺管用。我哈哈一笑,你别太得意了,如果饮食习惯不彻底改正,早晚还会复发。老李笑笑,这次改了,不改胃实在受不了了。
其实,像老李这样的情况,人过中年,肠胃病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治疗的恢复速度也很重要。科学的运动对病情的恢复有益,这里我推荐仰
卧静息锻炼法。
仰卧静息大部分动作与仰卧起坐差不多,就是静止时间长一些,可有效促进胃和十二指肠的运动。具体方法是:仰卧在地板或床上,双手抱头,两脚钩住床头的皮带等固定物;接着,挺胸直腰,头
部上顶,以拉长上体的“重力臂”;然后,腹肌发力,使上体平稳升起,当与地面成45°夹角时,保持姿势不动。呼吸为顺畅的胸式呼吸,不能屏气憋劲,静停30秒左右,然后仰卧或起身休息。另外,在休息时,进行深呼吸和腹部自我按摩,练习4~8组,每组间歇一分钟左右。练到一定程度后,便可延长静息时间。
事实证明,这**作在肠胃病治疗的中后期恢复得都比不爱运动的人要快。因为这**作能提升身体整体的活力,加强肠胃道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加强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这**作还可以增加呼吸的深度与频率,促使膈肌上下移动和腹肌较大幅度地活动,从而对肠胃道起到较好的按摩作用,改善肠胃道的血液循环,加强肠胃道黏膜的防御机制,尤其对于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有积极的作用。
4.平衡操做起来,体弱患者肠胃恢复快
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腹肌和消化道平滑肌的力量,这有助于消化器官保持在正常的位置上,如果肠胃长期不好,特别是胃下垂,非常有必要进行锻炼恢复。
这里为大家推荐一种恢复型运动操,此操尤其适合患了胃下垂的中老年人锻炼恢复时做,更适合体质较弱的女性中老年患者。
张老62岁,2009年6月中旬开始厌食,每天饭量少得可怜,排便也不正常。据老人自述,吃下去的东西感觉就在胸口堵着,根本不往下走。排便次数也由之前的一天一次,变为两天,甚至三天一次。老人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胃下垂中期。老人用药物治疗了一段时间,感觉身体恢复得特别慢,于是来找我。我告诉她:“胃下垂不是简单吃药就能好的,锻炼很重要,我教你一组简单操,你坚持做一做就会好得快一些。”老人回去后,几个月坚持下来,复诊时发现病情有明显好转的迹象。这里,我推荐的是平衡操。
平衡操具体操作方法是:躺在
床上,双脚上举,膝与脚尖均伸直,双臂上举,保持“V”字形,坚持30秒,每天早晚各做5~10次。
这个动作50岁以下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做起来还可以,超过50岁会有点儿难度,尤其是双脚上举,这里可以要求不那么高,只要腿脚伸直,手臂伸直,腿脚与手臂保持一定的角度就可以,根据自己能做到的程度做,不必勉强。
如果觉得这个操有点儿难,或者麻烦,体质弱者,也可以选择太极拳、气功、八段锦及徒手操等。在肠胃病愈初期,可以只散散步,不做大运动,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加快步速,身体基本恢复后再选择其他运动。
5.情绪锻炼养胃法,避免肝气犯肠胃
肠胃道的分泌、消化、运动等功能和肠胃的血液循环是大脑皮层和下丘脑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两个途径调节的,所以,当一个人在过度疲劳、忧愁、悲伤、恐怖、紧张时,或者因为其他因素引起了精神上的创伤,都可以使大脑受到恶性刺激,影响它的正常功能,以致肠胃情况变坏,引起种种疾病。
生活中,因为精神压力、心情问题导致肠胃病的人数不胜数,这类人,吃药和锻炼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最终还是要放松心情,乐观开朗,肠胃病就能一扫光。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利用情绪锻炼法来养肠胃。
宽容一些:特别是对自己很重要的人,若他们无意中激怒了你,应放宽责备的尺度。
常给予:不吝惜给予。如果你肯帮助比你更不幸的人,一定能体会到“施”比“受”更快乐的哲理。
尝试新事物:大凡生活单调沉闷时,人就会感到不快乐。如果你一直想参加一项活动,那就放手去做,这样不但可以扩展生活领域,还可以带来更多乐趣。
自求多福:如果太依赖他人,就容易产生失望情绪,若能凡事靠自己,就可以避免失望带来的苦果。
和宠物玩耍:研究显示,饲养宠物可以
让人舒缓压力。和你的爱犬去玩吧,从中也可以获得乐趣。
适时倾诉:倾诉有助于身心健康。
多听悦耳动听的音乐:悦耳动听的音乐会通过人的听觉影响大脑皮层,使内分泌系统增加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和酶,所以当一个人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时,呼吸就加深,神经就松弛,疲劳便得以消除。
劳逸结合:疲劳时学会放松。每个人都有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在自己情绪低落或精力不足的时候,要给自己充分放松和休闲的机会,不要过分地强迫自己而不顾身体的实际情况拼命蛮干。
6.看天气调饮食,肠胃更健康
干燥的天气容易伤肾脏,偏热、偏寒的天气容易伤心肺,多风天气容易伤肝脏,寒湿或湿热天气则易伤脾胃。所以,调节生活规律,适应四时气候温度的变化,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防御疾病的侵害。
一年四季气候不同,饮食也应有所差异,尤其是在脾胃最易受侵害的寒湿环境。四季分明的地区,往往也是肠胃病的高发区。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一年中出现干燥寒冷天气的天数很多。此时空气湿度低于40%,气温低于5℃。这种天气下要想肠胃安然无事,一定要多吃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如蛋类、禽类、肉类等,而烹调多半采用烧、焖、炖等办法,最好搭配橘子类的热性水果。
相反的,在空气湿度高于60%,气温在20~30℃的湿热地区,人体的新陈代谢较为活跃,很适合食用葱、大枣、花生等食品,同时还要适当地补充B族维生素,多吃一些新鲜蔬菜。
如果空气湿度高于60%,气温高于30℃了,也就进入了高温、高湿的夏季,人们食欲普遍下降,消化能力减弱。此时更应注意健脾、消暑、化湿,菜肴要做得清淡爽口、色泽鲜艳,千万不可过多进食冷饮,以免伤胃,耗损脾阳。此外,高温下容易变质腐败的食物绝不能进食,以免引发肠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