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五轮融资,不得不上市的被迫
2009年5月来自俄罗斯的数字天空科技公司按100亿美元的估值向********投资2亿美元。
********发展势如破竹,2010年7月,活跃用户超过5亿。2010年底,********按500亿美元估值从高盛和俄罗斯数字天空科技公司获得5亿美元的投资(高盛4.5亿,数字天空5000万)。
美国证券法规定如果股东人数达500人以上,公司必须公开财务报告,成为公众公司。目前扎克伯格非常不愿意让********上市,但可能很快会因为股东人数问题而像当年的谷歌一样“被迫”上市。
帕克两次被自己所创建的公司赶走的经历,让扎克伯格很早就对风险资本家心存戒备。扎克伯格这个中学时代就拒绝过百万年薪诱惑的青年,决心掌
握住自己的公司,这是他连接和改变世界的工具,赚钱不是他的主要目的,他已签署了巴菲特和盖茨倡议的财产捐赠协议。
为保持控制和公司自主发展,扎克伯格一直拒绝被整体收购的“发财和套现机会”,并且对任何可能让他失去公司管理控制权的交易都不感兴趣。在每一次需要给投资者董事席位的融资过程中,他都把能够与自己合意的对方最高人物亲自出任董事作为接受投资的必要条件。
扎克伯格能够一直控制住********,帕克功不可没。2005年8月,帕克参加了一次有吸毒者参加的聚会,布雷耶坚持要帕克辞去总裁职务并放弃其认股权和董事席位。为避免扎克伯格为难,帕克放弃一半认股权,但要求将其董事席位交给扎克伯格控制,就是这个席位的继任人可以由
扎克伯格随时指定,这样扎克伯格就控制了5人董事会中的3个。
对于由扎克伯格控制董事会的绝对多数,帕克并不认为这样会有什么好处,但比将席位交给其他人要好,因为那样可能使公司最终落入外部投资者控制,那将是最糟糕的结果,他痛恨风险资本家赶走公司创始人。
2008年6月,扎克伯格邀请安德森出任董事。安德森是投资者兼实业家,网景公司的创立者之一。********董事会里安德森是扎克伯格的坚定同盟。对于扎克伯格牢牢控制公司,安德森认为“是好事”,只有年轻的CEO能持久运营一家大型科技公司。
布雷耶主要负责公司架构和招聘。“马克喜欢黑客文化和创造性混乱。”布雷耶说,“我给他的建议是在产品创新方面可以这样,但在另外的领域
如销售、人力资源部或者法律部可不能这样。”泰尔是扎克伯格一贯的支持者,他表示“马克是我们永远的CEO”。泰尔对管理不感兴趣,他与扎克伯格谈得最多的是关于长期策略和金融市场环境。
年轻的扎克伯格愿意与任何人在任何时间谈论任何事情,特别是当对方是CEO时,他把这些会议当做学习过程。扎克伯格还曾专门去给格雷厄姆当了几天“跟班”,实地观摩和学习如何做一个CEO。2009年扎克伯格邀请了格雷厄姆出任董事。
2009年11月扎克伯格对********股票做了分类设置,把他和他的合作伙伴们所持的股票转换成投票权比例比较高的一类股份,以保证股权分散化以后的控制。
********股权分散而不上市,吸纳的是那些成熟、具有判
断能力的投资者的钱;中国公司股权集中而上市,圈集的是不成熟、缺乏判断能力的广大中小投资者的钱。********以创始人和鼎力支持创始人的董事会为稳固的控制中心;中国公司以一股独大的大股东为稳固的控制中心,如果没有一股独大的大股东,公司则会没有稳固的控制中心,从而陷入高度的不稳定状态;********可以在几乎一无所有的基础上基本自由地以股票作为支付工具来推动公司的发展;中国公司则是要在已经发展很好之后,经过并不实际对投资者负责的层层关口的审核,对外发行股票。
********500亿美元市值的创造历程可以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也许还是如何建立起现代公司与其投资者及资本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