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世界格局下的冲突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重新划分了世界的格局,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长期对峙,形成了近50年的“冷战”局面。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等区域战役是两大阵营局部冲突的结果,苏美通过提供资金和武器,援助代表各自利益的国家或组织,甚至不惜远征出兵他国猎取利益。在冷战期间,第三世界国家的力量日益增强,纷纷发动了独立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这宣告了近代殖民统治在全球范围内彻底瓦解。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争不复存在,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实现经济腾飞,美国难凭一国之力主宰世界,新世界格局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
越南战争的泥潭
时间:1955~1975年
地点:越南
交战双方:美国vs越南
战争背景:1954年,越南***在奠边府战役中全歼法**队,取得了辉煌
胜利。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法军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并同意从印度**地区撤军后,美国政府公然拒绝签字,宣称美军不受日内瓦协议约束。同年9月,美国私自建立“东南亚条约组织”,将越南南方列入其利益集团“保护”地区之内,扶植越南南方以西贡为首都的越南***,与北方胡志明为领导的越南民主***形成一南一北的对峙局面。
《日内瓦协议》签订后,越南人民原本希望越南可以通过普选实现统一,但是美国取代法国在越南的地位后,一心想把越南变成美国侵略东南亚的重要军事基地,所以他们竭力扶植南越建立一个“美傀儡政权”,并暗中支持南越破坏停战协议,疯狂发动“灭共”运动,*
***抗议的越南人民。同时,民众对南越政府政治上的腐败非常不满和失望。所以,北越民主***中央委员会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决定武装推翻南越***,且一度控制了南越***的大部分土地。眼见北越民主***武装势力的地盘越扩越大,南越政府却无力阻止。为了维持这个符合美国利益的南越政府,1961年5月,美国以“帮助”为名,派遣一支100人的美国特种作战部队进入越南,开始进行士兵在越作战的试验。美军直接用武力支持南越政权的行为,使越南人民仇美反美的情绪激化。
“扫荡”与“反扫荡”
1962年,美国任命保罗·哈金斯为司令在南越成立了驻南越军事援助司令部,由美国出钱、发枪并提供顾问,开始大量扩充南越伪军至38万,指挥南越伪军进行全面“扫荡”和“清剿”解放区。同时划分战略村,将村落用工事圈围起来,用严密控制、重点扫荡的方式,把各村庄与北越人民武装的联系断绝掉。另外,美军派出大量直升机、装甲车和特别行动队,他们以“游击战对游击战”的方式对北越革命根据地进行袭击破坏行动。
为了粉碎美伪集团的军事清剿和扫荡,北越人民武装也制订了一套战略方针:“依托有利地形攻敌不备、诱敌深入、聚而围歼。”北越军以此策略对敌人进行打击,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反扫荡的斗争阶段,北越人民武装共歼灭伪军22万余人,美军3500余人,击落敌机200余架,捣毁、拔除战略村和敌据点不计其数。北越武装力量更是不断发展壮大,大有“农村包围城市”的蓬勃态势。
惨烈的“新春攻势”
****年8月2日,美国以北越巡逻艇在***袭击了两艘美国驱逐舰为借口
,悍然出动飞机对北越进行空袭轰炸。4日后,美国国防部正式宣布美军将作为盟军向南越派兵参战。1965年8月18日,大批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在空中支援和大规模炮击的掩护下进入越共的武装基地,北越***在发起三轮攻势均被击退后决定撤离基地。与此同时,北越的部队也开始沿着柬埔寨境内的“胡志明小道”进入南越,与此处的越共一起并肩战斗。
11月14日,美国国防军第1骑兵师第7骑兵团与越南第66团在德浪河谷地区爆发了第一场大规模战斗,越南的参战军队是本**队中素质较高的一支,但是仍无法打败携带高科技武器的美军。双方的激战持续了3天,越南阵亡了1000多人,是美军的5倍。
之后的3年中,越共不断发展地下力量,准备以地利、人和的优势将美国拖入消耗战之中。在此期间,美国不得不考虑世界其他大国对这场战役的态度,陌生的地理环境也是导致美军不能速战速决的原因之一,所以这场战役直到1968年才达到**。1月底,由越共解放军组成10万大军对南越36个城市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新春攻势”。越南民主***国防部长武元甲负责筹划指挥这场进攻战,武元甲先动用10余个正规师,佯攻驻扎在溪山的美军,来势汹汹的北越军队使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误以为北越要与美军决战,因而赶紧将一半的美军调往溪山迎战。当美军在各城市中的兵力大大减弱的时候,北越***同时向这些城市发动了进攻。尽管北越军声东击西的战术非常成功,但美军在各城市中还有20余万部队可以调用,威斯特摩兰马上从慌乱中恢复过来,他立即电令各军坚守岗位,一面调兵遣将给予各阵地临
时救援。他迅速扭转了战局,把被动迎战变成猛烈的还击。北越军原本设想一举夺取南越都城西贡,谁知不仅没有成功,反而在美军的多重攻击下死伤惨重,被迫仓皇撤退。
北越军对其他城市的进攻也并不理想,大部分攻势在最初的几个小时内就被美军击溃。其中以顺化古城一处打得最为激烈,北越军为了夺取顺化,一下子投入了20个营的兵力,但只在战役之初占领了一些领土。随后美海军陆战队第1师火速赶来救援,与顺化城内的美军内外夹击北越军。之后美军的坦克部队、海军舰队和各种战斗机也加入战斗。在这种猛烈的攻击下,北越军的士兵一个一个地倒下,献血染红了大地,顺化仿佛变成了一座恐怖的鬼城。虽然战况空前的惨烈,但北越军并没有因此停止进攻,士兵们依然凭借着超强的意志坚守在战场上。这场大战结束后生还者寥寥无几,阵地前尸山血海惨不忍睹。
从“新春”的失败中看到胜利的曙光
“新春攻势”使北越军队遭受7万余人伤亡的沉重打击,而美军则只阵亡了1000人。尽管如此,这场袭击仍然起到了扭转战局的效果。最先不能接受失败的就是美国政府,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胜利者,他们不能接受自己迟迟无法战胜这个弱小的国家。驻扎越南的美军逐渐失去了最初的热情,他们非常厌战,这是美国政府最不愿看到的事情。此外,除韩国和日本外,美国几乎没有获得其他国际援助。
从****年开始,在媒体的全面报道下,美国民众对美军的牺牲表示不可容忍,当看到传回国内的战争录像时,他们被战场的惨烈和越南人视死如归的精神所震惊,美国人开始疑虑,并向政府提出质询。美国国内爆发了空前的“反
战运动”,国民反对越战的态度越来越强烈,这使美国总统不得不重新思考对越政策。1968年,在种种压力下,美国宣布停战,并开始从越南撤军。但战争一旦开始就不可能随意终止,美越双方的矛盾冲突一时停不下来。美军只能一边维持战争局面,一边逐渐将部队撤出越南。
1972年3月北越军发动的“复活节攻势”,比1968年的“春节攻势”规模更大,美军的损失十分巨大。1974年,北越民主***控制了越南绝大部分地区后,发起了最后的决定性进攻。美军早就丧失了战斗的欲望,他们从4月末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撤退行动。5月1日,越军攻占了南越都城西贡市,美军则在几个小时前就已经全部撤退回国。
南越共和政府的覆灭和美军的撤退意味这场战争彻底结束了,越南最终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从长远的角度看,越战对美国的影响不仅是战争结束后的几年,美国为越战付出了长期的代价,尤其是在经济方面,深陷越战泥潭间接导致美国爆发了1969年的经济危机,直到4年后才得以恢复。
由于科技的发展,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不仅仅限于战时的伤亡。据说美国为了破坏越南士兵赖以藏身的树林,在丛林中喷洒了大量化学物质,约有400万越南居民受到化学药品的感染,甚至波及无辜的下一代人。这次战争还给越南留下大量的难民、孤儿和**,这些弱势群体无法在国内生存,便偷渡到东南亚诸国,无形中给其他国家增加了负担,也间接影响到国内的治安和经济。可见,在科技、交通、通信和媒体高速全面发展的21世纪,发动一场战争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是否要以武力解决分歧,是所有国家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