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烈的索姆河阵地战

    时间: 1916年

    地点:法国索姆河沿岸

    交战双方:德国vs协约国

    战争背景:1916年7月,德法在凡尔登的争夺战正打得不可开交,为了减轻法国在凡尔登的压力,协约国在法国北部的索姆河发动对德战争。由于这里临近巴黎,德军从世界大战一开始就没有轻视此处的战线建设,协约国此时面对的几乎是德国设防“最坚固”的防线,它共由三道绵长的阵地组成,负责驻守的是德国冯·贝洛将军的第二集团军。协约国在这里的主力部队是英军,因为法国的大量兵力都投入到了凡尔登一线。法国福煦将军为战役总指挥,法第六集团军法约勒将军和英第四集团军罗林将军,分任英法两军的首领。协约国的兵力远多于德军,他们还装备了许多新式武器和运输工具。德军也在这次战役中广泛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导致伤亡人数每日成倍增长,战场上的惨烈状况只能用“人间地狱”来形容。

    腥风血雨的第一轮进攻

    协约国为这场战役做足了准备,由于德国地面防御系统十分强大,所以他们向德国借鉴了火炮进攻战术,从6月24日开始,英法联军开始向德军的阵地投射各种炮弹。德军的阵地霎时就变成一片炮弹与战火的海洋,除了地

    面上的榴弹和火炮之外,英法联军还派出大量飞机向德国战场投炸弹。当战场被烟雾笼罩、视线极差的时候,飞机上的士兵就开始用机枪全面扫描德军的战壕和军营。

    德军尽管对联军在陆地上的进攻做足了功课,但是那些密密麻麻的铁丝网和无处不在的战壕根本无法拦截他们头顶的飞机。飞机的轰鸣声在德军上空足足盘旋了一周,日夜不停地投射炸弹,德兵对此毫无招架之力,只能躲进地下的战壕里面。7日之后,联军的攻势终于稍有停滞,因为他们几乎摧毁了德军在地面上建造的一切防御系统,铁丝网被炸得四分五裂,大部分战壕和交通壕被夷为平地。

    7月1日,联军开始进行陆地战,他们从两侧同时发起进攻,联军右翼火速摧毁了德军的第一道阵线,但是左翼被德军的战壕阵阻截,战事稍微停止。接下来,协约军开始向德军的第二道阵线进攻,这次他们没用空军和大炮进行战前摧毁,因为剩余的火力只够掩护联军的陆地进攻。所以,突破第二道阵线的行动没有之前那么顺利。联军在陆地战场上采取密集的阵形战进攻,他们事先用烟幕弹遮掩自己的进攻方向,然后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对方面前,火速占领德军的阵地。这种打法一开始非常

    好用,但当德军掌握英军的战略时,这种繁琐生硬的阵形就导致英军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德军在这次战役中广泛使用马克沁机枪,它是英军密集阵形的死敌。

    这种马克沁机枪威力非常大,优点在于一旦开始射击,就可以一直射击下去,直到子弹带上的子弹打完为止,能够省下很多装子弹的时间,提高了战斗效率,它的频率可以达到每分钟600发以上。马克沁机枪在这场战役中出尽风头,曾在一天内击毙6万英军,它所瞄准之处必然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成为让英军闻风丧胆的利器,从此世界的每一场战争中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从3日开始,英军的进攻变得寸步难行,法军一方的进展还算顺利,他们占领了德军的几处要塞。4日,法军企图加快速度,他们把德军的阵线撕开一个缺口。但是经过几天缓冲的德军已经从外地调来援军,实力大增,反而把法军逼迫得喘不过气来。10日,德军已经摆脱防守的局面,一边抵御联军进攻,一边加强自身的防御系统,把战役推入到僵持状态中。

    坦克首映礼

    空中炸弹虽然帮助协约国摧毁了德国的第一线阵地,但是他们很快被马克沁机枪阻挡在第二线阵地之外,从6月末至7月初,英军一共损失了1

    0万士兵。为了维持战斗,协约国和德国都不断扩充兵力,参战人数几乎达到最初的两倍。8月是非常艰难的一个月,德国吸取第一条阵线覆灭的教训,把大部分的防御系统都放在地下或山丘后面,以此来减少损失。英法联军仍采用突击战术,但是收效甚微,由于无法对抗马克沁机枪,联军在这一阶段的损失比德军更严重,为此,他们不得不加速寻找可以对抗马克沁机枪的办法。

    9月15日,英军终于推出了可以抗衡重力机枪的武器——坦克。当18辆坦克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时,德军着实被这些刀枪不入的铁盒子吓倒了,再猛烈的机枪都拿坦克无可奈何。有了这批新武器,英军在一天之内就把战线向前推进了5公里,占领了德军第三道防线内的数个要塞。但是德军的战线非常漫长,18辆坦克很难顾及到所有层面,这些庞大的家伙虽然不怕马克沁机枪的扫射,但是它们还不够灵活,无法避开炮弹在地面上留下的深坑,一天时间内就有10辆坦克损坏,无法投入下一次战争中了。

    10天后,英军计划依靠坦克的力量在索姆河北面发起进攻,他们又调来13辆坦克助阵。这时,德军已经发现了坦克的缺点,他们在地上挖了很多陷阱并埋下炸

    弹,导致很多坦克直接被淘汰出战场。失去掩护的联军很快又暴露在机枪的射程内,英法的计划几近失败,最后只有4辆坦克抵达目的地。

    9月底,协约军已经持续多日没有进展,但德国不断增兵,逐渐发起对联军的反攻。之后,两军又进行了几次交锋,但都没有什么大进展。此后接连下了几天大雨,地面非常泥泞,坦克再也不能帮助英军作战,德军也受到天气的困扰,长期缺乏物资使士兵缺乏战斗力。11月,双方宣布停止作战,这场惨烈的阵地战最终也未分出胜负。

    新型武器的加入,使索姆河阵地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英法联军付出了接近80万人伤亡的代价,但只把战线向前推进了10公里左右,德军防御成功,却牺牲了53万人的生命。但是索姆河战役分散了德军在凡尔登战场作战的兵力,让德军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尴尬局面,协约国在这一方面的贡献功不可没。此外,马克沁机枪在这次大战中尽显威风,坦克的首次亮相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这些都使各国开始将军事发展的重点放在武器改革上,重型器械逐渐成为战场上的主角。这些变化促进了战后各国工业的发展,但也无限扩大了战争对人类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