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亡惨重的凡尔登绞肉机

    时间:1916年

    地点:法国凡尔登

    交战双方:德国vs法国

    战争背景: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仍然处于战略僵持阶段。协约国企图开辟“外围”战场,他们远征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岛失败,给德国提供了第二次全线进攻的机会。

    马恩河第一次会战之后,法金汉担任德军总参谋,法金汉对未来的规划仍继承了“施里芬计划”的核心思想——西线速战。他认为,德军当前的首要任务应是集中兵力进攻法国,迫使法国拿出全部兵力应战,然后耗尽兵力而灭亡。法金汉把进攻地点选在法德边境的凡尔登,这里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最北部的要塞,像一把匕首一样深入德国境内,一直是德国的心腹大患。此外,它距巴黎非常近,是首都北部的一扇大门。如果德军成功占领凡尔登,这里将会是他们下一步进攻计划的一块高质量跳板。德皇威廉二世很重视这个计划,他派皇太子威廉亲率第五集团军前往马斯河沿岸执行这项任务,这支队伍装备了大量新式武器,包括大量飞机、喷火器和毒气弹,这是与前代战役相比的一大突破。

    法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从未放松过在西线的防卫,他们不断加固每一处要塞和堡垒,并增加兵力驻守,当然也包括凡尔登。但对于德军大量新式武器来说,这些防御装备只能起到微乎

    其微的作用。

    拔得头筹与公路优势

    与法国被动迎战不同的是,德军在战役一开始就始终把握着战争的主动权。1916年1月,法金汉已经开始筹谋进攻凡尔登,但是他始终没有露出一丝风声。相反的是,他向法军透露自己即将进攻香贝尼要塞,他还向香贝尼派出先锋队,在附近草地上安营扎寨,声势之大仿佛将有数个军团前来进攻香贝尼。法金汉成功吊起了法国霞飞将军的胃口,霞飞将军信以为真,并向此处派去了大量援兵。但是让他大吃一惊的是,香贝尼的士兵直到2月也没有等到德军,反而是凡尔登地区的守军看到德军出现的迹象。

    2月21日,德军用大炮进行了长达9个小时的集中攻击,这是德军在此次战役中发明的新战法之一,这种战法广泛出现在以后的世界大战中。此外,德国还大量使用飞机投射炸弹,这也是德军的一个创新。炮火强攻之后,德军并没有用****战壕,而是用新式喷火器清理了前线的残余敌兵。德军一连四日如此进攻,轻而易举地将战线推进5公里。当霞飞将军调遣的第二集团军抵达战场时,德军已经占领了都奥蒙堡垒。

    25日,法军总指挥官贝当司令抵达凡尔登前线,他仔细观察了现场的情况后认为这不仅是一场阵地战,还将变成一场消耗战和拉锯战,所以法军必须

    有一条安全稳定的运输线。他没有急着反攻德军的进攻,而是在加强防守后把战略重点转移到阵地后线。他组织了近4千辆卡车,通过凡尔登-巴勒迪克公路昼夜不停地运输士兵和物资,这是世界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地使用汽车进行运输。最初很多人怀疑贝当司令不分轻重,但是在德国炮弹消耗过快、后备物资“青黄不接”的时候,贝当司令的做法终于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凡尔登-巴勒迪克公路始终为战争中的法国注入新鲜血液,对凡尔登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法国人民称为“圣路”,从此交通运输也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必要条件之一。

    凡尔登战役开战之初,德国拔得头筹,强势开战;法国占据公路优势,先守不攻,做好了长期对敌的准备。

    地狱屠场炼成记

    3月6日,德军发起第二轮火力攻击,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由于法军巩固了右侧的防线,德军便把突破重点放到马斯河西岸的几处高地上。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德军轮番攻击左右两侧的战线,还大量使用毒气弹和喷火器。4月,德军踩着一摞一摞的尸体,夺取了马斯河西岸的“死人”区和304高地。德军在“死人”区战场的牺牲非常惨重,四处都是毒气弹的余味和腐烂的尸臭味,随着战事的扩大,这种味道在马斯河沿岸持久不散,这里

    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

    此时,德国已经决定在这里做最后的放手一搏,他们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5月8日,发生了一件出乎两军意料的事情。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大炮成为各国进攻的必备武器,所以每个军营都要高度保护自己的火药库。 这天,一个粗心大意的法国炮兵在装置标尺时搞错了方向,炮弹向战场的一端射出去,直接飞进了德军大本营的东侧。他本以为这只是一发失败的炮弹,但没想到它竟然歪打正着地击中了德军的火药库,这是德军高度机密的地方。顿时,德军阵营内响起不绝于耳的爆炸声,火光喷射之高堪比太阳,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规模的爆炸。在前线的士兵都慌了神,法军趁此机会急攻德军前线,把德军的战线向后推移了几公里。火药库爆炸把德军东阵营变成了一片焦土,地面上坑坑洼洼淤满了泥土,导致火炮很难前进,严重拖慢了德军接下来的进程。但这并不是最糟糕的,德军前线火药消耗很快,弹药库爆炸以后,德军即将面临极度缺乏火力的局面。

    6月一开始,德军发起对沃克斯村的进攻。他们先包围了沃克斯,然后在外围堆满了炸药,打算一步步炸毁要塞。此处的法军首领纳尔雷做出了英勇的抵抗,但是他认为不应该让士兵与这里共存亡,所以他选择弃城投降。

    之后,德军继续向前推进,把大量氯气弹和催泪瓦斯投向苏伊要塞,毒气弹虽然没有火炮攻城威力大,但是瓦解了法军士兵的战斗力和抵抗力,德军又取得了进一步的胜利。就在这时,法军总指挥部派出炮兵将军内维尔抵达凡尔登前线,为法军苏伊要塞的镇守加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半年来,德军已经在这里消耗了大量兵力物力,但是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效果。7月,协约国在索姆河向德军发起进攻,德军不得不抽调凡尔登的兵力应付,这又增加了进攻凡尔登的难度。德军总司令兴登堡认为法金汉能力有限,他让老将鲁登道夫代替其职位,但是这并没有挽救德军在凡尔登的局势。10月,鲁登道夫在新兴大口径火炮的掩护下又向凡尔登发起了几轮进攻,但唯一的结果就是又增加了十几页伤亡者名单。此后,法军发动了全线反攻,基本收回被德军占领的失地,维护了凡尔登地区的领土主权,致使德军对法国第二次速战速决的计划彻底失败。

    凡尔登战役后来被历史学者称为“绞肉机”,因为德法两方在这场战役中的伤亡人数几乎达到100万,是当时世界上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凡尔登附近至今还可以看到当年炮弹留下的坑面,凹凸不平的土地无言地展示着那次惨烈的会战,以及战争给人类留下的永久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