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孩子腹泻,父母必须学会哪几招
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无论照顾得多么精心细致,总要经历几次腹泻。腹泻往往让孩子变得软弱无力、痛苦不堪,看到孩子难受的样子,妈妈们总是心疼不已,恨不得求得一种神丹妙药,让孩子吃完以后就立刻好起来。其实,腹泻并不可怕,下面就来教妈妈们一些关于孩子腹泻的小知识。
腹泻其实是人体机能为了抵御感染而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反应,适当的腹泻并不是坏事。当人体的消化系统有细菌或病毒入侵时,机体就会通过腹泻的方法把它们排泄出去,此时如果过早的使用止泻药,机体的自我防御能力就会受到伤害,病原体会在人体内过度繁殖,最后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孩子发生腹泻时不
要急于用药,除非医生要求用药。
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很多,孩子腹泻不全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腹泻,如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饮食不当,如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导致的腹泻;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不耐受或过敏等引起的腹泻等等。
除此之外,当孩子腹泻时,妈妈还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1.观察大便的性状和次数
腹泻分为很多种,大便的性状可以看出腹泻的轻重缓急。如果大便呈糊状或大便里有不消化的奶瓣儿,不是水样便,也不是黏液脓血便,且量不大,可以暂时不予处理,再稍加观察;如果是水样便,每次大便的量很多,或者肉眼可以看见黏
液或血丝,应立即把孩子的大便送去医院做化验。
2.收集孩子大便有技巧
如果孩子刚刚出现腹泻的现象,无法判断病情,孩子的精神状态看上去还不错,能吃能玩,可以先把孩子的大便收集到塑料袋里,并在半个小时内送到附近的医院化验。需要注意的是,大便里最好不要混入孩子的尿液,也不要从地上或尿布上搜集大便,最好让孩子直接拉在塑料袋里;取样的大便不需要太多,最好挑看上去有黏液或有血丝的地方。由于化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果第一次的化验结果是正常,最好再化验一次。
3.观察孩子有没有脱水的现象
如果孩子在哭的时候眼泪少或无泪,同时尿量也很少,说明孩
子脱水很严重,要立刻给孩子补液。如果呕吐严重且不能进食,要立即送孩子去医院输液。体温超过38.5℃时,要适当地给孩子喂一些退热药。
孩子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进食量减少,身体虚弱,此时用药需要特别小心。关于孩子腹泻时的用药方法,妈妈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无论是感染性的腹泻还是非感染性的腹泻,都可以先用一些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这种药物不仅对消化道黏膜具有特别强的覆盖能力,还能吸附病原体,从而减轻腹泻的症状。
2.口服补液盐
大部分的妈妈一看到孩子腹泻就要求医生输液,事实上,腹泻最怕的是脱水,只要能及时给孩子补
充身体所丢失的水分,很多时候是可以不输液的。
3.微生态制剂
如果是三岁以下的孩子,在孩子腹泻后可以适当地补充有益菌群,以达到抑制有害菌群过度繁殖的目的,调整体内微生态失衡的现象。
4.尽量不要用止泻药
止泻药可以增加肠道的张力,抑制肠道的蠕动,使肠内容物延迟,临床上一般用于治疗严重的、难以控制的腹泻。这类药的副作用较多,2岁以下的孩子一般禁止使用,所以妈妈不要私自给孩子喂食止泻药。
5.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腹泻急性期恢复以后,可以给孩子适当地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如锌、叶酸等,这些微量元素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肠黏膜,使孩子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