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呕吐时,不要急于吃止吐药
呕吐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看到孩子呕吐,每个妈妈都会心疼不已,为了尽快让孩子摆脱这种痛苦,很多妈妈会选择立即给孩子喂止吐药。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一方面,呕吐是人体一种正常的自我保护反应,比如食物不能被人体接受时,可以通过呕吐来及时排出体外;另一方面,呕吐是很多疾病的一种外在表现,其深层次的病因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如果孩子一发生呕吐就立刻服用止吐药,其深层次的病因就失去了表现的机会,容易使医生误诊。
诱发孩子呕吐的原因有很多,有疾病引发的呕吐也有非疾病引发的呕吐。其中,疾病引发的呕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咳嗽导致的呕吐
在患有严重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时,有的孩子咳痰咳不出来,使劲咳时
就会引起呕吐。面对这样的孩子,应该把精力放在治疗孩子的咳嗽上,孩子的咳嗽一旦治疗好了,呕吐的现象自然就消失了。
2.胃病导致的呕吐
由于孩子的消化系统正处在发育阶段,还不是十分健全,胃动力也还很弱小,所以孩子胃部对某些食物会产生不适感,引发呕吐。此外,营养的不平衡或受到病菌感染等原因都可能引起孩子胃部消化不良,进而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面对这种情况,妈妈们不要随意给孩子吃止吐药,而是要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3.发热导致的呕吐
当孩子发烧时,身体的消化系统会陷入紊乱的状态,同时还会有一种眩晕感,这就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呕吐的现象。所以,在孩子突然呕吐时,妈妈应该先给孩子量一量体温,确定有没有发高烧。
一旦孩子发烧,应该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4.外伤导致的呕吐
孩子天生好动,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当孩子的头部受到碰撞之后,由于受到震荡和打击,孩子可能会有眩晕、呕吐等表现。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妈妈一定要立刻带孩子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以免耽误孩子的病情。
与疾病导致的呕吐相比,非疾病性的呕吐更为常见,如饮食的不规律、晕车、气味不适等都有可能引发孩子呕吐,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喝奶引起的呕吐
喝奶时不小心吞入大量空气,每次喝奶的量太大、速度太快,奶汁过冷或过热,喂奶后过多翻动孩子等等,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呕吐,但孩子吐后没有其他异常的表现,还能继续**。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应将孩子平放,并
把头侧向一边,以避免孩子将吐出的奶汁再呛入呼吸道。这种问题并不严重,只要多加注意就可以避免。
2.饮食不当引起的呕吐
有的孩子会在进食后呕吐,吐过之后不但不会打蔫,反而精神特别好,玩得也很尽兴。如果符合上述情况,这样的呕吐一般与疾病无关,大多是由于吃得过饱而造成了积食,妈妈不用太担心,只要注意控制孩子的饮食就可以了。
3.晕车引起的呕吐
晕车引发孩子呕吐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不是一种疾病,在适当的休息后会很快恢复正常。为了尽量减少孩子的不适感,坐车时,妈妈应该尽量减少孩子头部的左右摇摆,乘车前也不要让孩子过饱或过饥。
4.气味排斥引起的呕吐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的孩子在闻到某种刺激性的气味之后会有不适感,发生
呕吐反应。妈妈要细心观察孩子的不良反应,尽量让孩子远离会产生不适的气味。此外,有些气味还会引起疾病,比如带有甲醛的环境会严重威胁孩子的健康,一定要远离。
育儿小贴士
新生儿由于发育的原因,胃体大多处于横位,而且贲门发育不完善,很容易出现溢奶、吐奶等症状,这种症状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好转,直至消失。不过,如果孩子的呕吐(吐奶)越来越严重并且日渐消瘦,这时一定要警惕孩子是否患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想要判定孩子是否患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需要去医院做腹部B超,这种检查能够反映幽门的大小、肌层厚度和幽门管的长度等。另外,还有一种目前使用比较少的检查——上消化道造影,它对于腹部B超不能确定的病例,有一定的检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