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舍得,是一种看淡得失的自如
——
提放自如,万般自在
《菜根谭》有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样的境界是将一切放下之后才能感受到的。很多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执着于形式呢?提放自如,顺其自然是经历了大风大浪之后的大彻大悟,是感悟人生的喜乐哀愁之后的身心空灵,用一种淡泊的心态生活,你能够活得更轻松自如。
敢于放下,果断放下,你会感到在放下的一刹那,天地竟如此广阔,你的脚步竟是如此轻盈平稳。
爱斯基摩人捕猎狼的办法世代相传,非常特别,也极其有效。严冬季节,他们在锋利的刀刃上涂上一层新鲜的动物血,等血冻住后,他们再往上涂第二层血;再让血冻住,然后再涂……
就这样,很快刀
刃就被冻血掩藏得严严实实了。然后,爱斯基摩人把血包裹住的尖刀反插在地上,刀把结实地扎在地上,刀尖朝上。当狼顺着血腥味找到这样的尖刀时,它们会兴奋地舔食刀上新鲜的冻血。融化的血液散发出强烈的气味,在血腥的刺激下,它们会越舔越快,越舔越用力,不知不觉所有的血被舔干净,锋利的刀刃暴露出来。但此时,狼已经嗜血如狂,它们猛舔刀锋,在血腥味的诱惑下,根本感觉不到舌头被刀锋划开的疼痛。
在北极寒冷的夜晚里,狼完全不知道它舔食的其实是自己的鲜血。它只是变得更加贪婪,舌头抽动得更快,血流得也更多,直到最后精疲力竭地倒在雪地上。
生活中很多人都如故事中的狼,在欲望的旋涡里越陷越深,又像漂泊于海上不得不饮海水的人,越喝越渴。可见,得与失的界限,你
永远也无法准确定位,自认为得到了,其实正在失去。
有时候,你失去了一种东西,会在其他地方收获另一种东西。所以,要舍得放弃,正确对待你的失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放不下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例如,做了错事,说了错话,受到上司和同事的指责,或者好心却遭人误解。于是,心里总有个结解不开,放不下……总之,有些人就是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想这想那,愁这愁那;心事不断,愁肠百结。这些心理负担有损于自身健康和寿命,有的人之所以感觉活得很累,未老先衰,就是因为习惯于将一些事情挂在心上放不下来。
着名演员弗雷·亚当斯于1933年第一次去试镜时,米高梅公司的试镜导演在备忘录上写着:“不会表演,有点秃头,只会跳一点舞。”亚当斯一直把这段评语放在家中
的壁炉上。同样,一位专家提到着名球星文斯·尤巴第时说:“他只有一点足球常识,缺乏推动力。”更有人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不穿袜子,忘了理发,很可能是白痴。”而苏格拉底则被视为“不讲道德,专事败坏年轻人心智的人”。所有这些故事最好讲给那些有消极心态的人听,因为这样他们会知道,他们的缺点不算什么,进而勇敢地去努力。
对于许多人来说,失去了自己的东西,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不过,如果你认为它是失去的东西,那么,你的意志与感受便会不断地反应在那件失去的事物上,内心一定会万分地惋惜,甚至还会想不开呢。相反,如果你把它想成是被遗弃的东西,那就表明这是一种废物。在这种情况下,你将会以轻松的心情来了结它,对它不再眷恋。
在我们的人生中,失
去的东西不计其数。然而,只要我们把那些东西当做被遗弃的废物,沮丧的感觉就会减轻许多。由此可见,面对着同样的悲痛事实,一念之差,前后的心情就截然不同。因此,一定要记住:不要为失去的而烦恼,这是抛开忧虑、轻松生活的前提。
放弃是精神上的量力而行。明知得不到的东西,何必苦苦相求;明知做不到的事,何必硬撑着去做呢?放弃需要明智,该得时你便得之,该失时你要大胆地放弃。有时你以为得到了,可能失去更多;有时你以为失去了,却有可能获得更多。
人之一生,需要放下的东西很多。孟子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就抛弃掉。几十年的人生旅途,风风雨雨都将经历,有所得必然有所失。只有放下,才能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