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不如消气

    在生活中,每天都可能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早上起床忙得天翻地覆,唯恐上班迟到,临要出门时却发现楼上的水龙头坏了,水淌下来淹了你家的屋顶,你新买的家具眼看就要泡汤了;工作的时候,电脑突然故障,导致资料全部消失,而那里偏偏包含了你下午要拿去跟别人竞标的企划案;你非常努力争取来的项目,却被同事挖了墙脚;约朋友吃饭,他却比约定的时间晚到了一个小时……这样数下来,好像我们每天都会有很多理由可以生气和发脾气。可是,生气有损健康。英国着名作家迪斯雷利曾经说过:“因为小事而生气的人,生命是非常短促的。”

    人的生命在于一口气的呼吸之间。如果一口气上不来,那么一个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而经常生气的人,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几率比不生气的人高出许多。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人都是因为经常生气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从而丢了性命。所以,生气不如消气。我们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

    情绪,别遇到什么事情都生气,因为生气根本就于事无补,反而可能坏事。

    有一位博士生导师,很喜欢菊花。在做课题之余,他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栽种各种各样的菊花。有一次,他和妻子要出国旅游,临行前特意嘱托自己的学生好好帮忙照看这些菊花。学生们听了老师的话,一直很细心地照料这些菊花。可是有一天,一个学生不小心,将盛满了花盆的架子碰倒了,花盆全部被打碎,菊花也都掉在了地上。学生们想尽一切办法来挽救,可是那些菊花还是枯萎了。他们感到非常惊慌,想要等导师回来后赶紧跟他赔礼道歉,并且想办法帮他收集菊花的种子,再培育一些出来。

    导师回来后,听说了此事,不但没有生气,还安慰学生们说:“我之所以种这些菊花,一是为了美化环境,二是为了陶冶心情。我是为了让自己心情愉悦,而不是为了让自己生气才种它们的。”花盆既然已经打碎了,菊花也已经枯萎了,即使生气也改变不了事实

    。这位导师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才没有跟学生们生气。

    的确,就算他再怎么生气,那些菊花也不可能重新活过来。所以,既然知道生气没有用,又何必要让它破坏自己的好心情呢?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这位导师,不要因为失去了自己的喜爱之物就开始生气,迁怒于人。比如,你养了一只小狗,不小心跑丢了,你也许会很生气。可是养小狗的初衷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起来,不是为了生气而养它的。如果我们因为丢失了它就丢失了自己的快乐,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有一个年轻人,被当地的媒体冠以青年才俊的美名,可是他的心情每天都是处在一种很糟糕的状态。他年轻有为,工作能力很强,取得了业绩,被同行嫉妒,别人暗地里议论他,他觉得很生气;领导觉得他的风头太盛,不肯在工作中给予他及时的认可,他觉得生气;自从出名以后,客户对他的要求更高了,他觉得这是区别对待,也很生气……他觉得自己的生活中总是比

    别人更容易遇到磕磕绊绊,所以经常会因为一些大小事情发脾气,每天都过得很不快乐。

    后来,他因为生活太苦闷了,不得不向心理咨询师求助。心理咨询师听了他的苦闷以后,把他带到了一个空房间里,并在出来的时候锁上了房门。“喂,你是我花钱请来的,应该帮助我解决问题,怎么反而把我一个人关在了这间屋子里?”

    心理咨询师笑着说:“如果你觉得很生气,那么就请你在屋子里待上一个小时吧。”

    一个小时以后,他对心理咨询师说:“你放我出来吧,我不生气了,即使生气也没办法。”

    心理咨询师说:“你的气还没有消,这样压抑下去,等你爆发出来了会更严重的,你还不能出来。”

    又过了几个小时,他对心理咨询师说:“你把门打开吧,我觉得为这种事情生气很不值得。”心理咨询师回答说:“如果你会思考值不值得,说明你还是有情绪浮动的,你还是不能出来。”等到心理咨询师第四次问他的时候,他说:“

    奇怪,我现在反而不生气了。生气不过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我何必要因为别人而让自己难过呢?”心理咨询师听了,把门打开了。

    经过了这件事,他明白了:气如残茶,只要你想要倒掉,随时都可以把自己的不良情绪清空。所以,在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都会看得很开,再也不曾为了那些小事而生气了。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像那个年轻人一样,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如果对待每一件事情,我们都用气愤的情绪去对待,那么我们的人生将充满灰暗。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当事情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顺意时,难免会产生坏情绪,可是只要你肯调整,那么一定能够让自己消气。

    生气,除了让问题变得更为复杂,让自己变得更加冲动以外,不能解决任何的问题。所以与其生气,不如改变。人生的智慧就在于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生气也是一天,不生气也是一天,何不放下那些坏情绪,让你的生活快乐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