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一颗平常心
“心平常,自非凡。”生活当中,很多人并不是被自己的能力所打败,而是败给自己无法掌控的情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与强烈的成功欲望的双重压力下,许多人往往会出现焦虑、急躁、慌乱、失落、颓废、茫然、百无聊赖等困扰工作的情绪,这种情绪一齐发作,常常会让人丧失对自身定位的能力,变得无所适从,从而大大地影响了个人能力的发挥,使自己的工作效能大打折扣,生活也因此变得混乱不堪。
古人云“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常怀一颗平常心,不过分苛求得失,反而能在不经意间收获成功。
2004年8月21日,在雅典奥运会女子75公斤以上级举重比赛中,在抓举比赛结束后,唐功红的成绩依然靠后,夺金形势堪忧。但好在挺举是她的优势,如果唐功红今天能超常发挥,仍然有机会向金牌发起冲击。挺举比赛开始,在抓举中成功举起125公斤的美国选手哈沃蒂第一把就成功举起了150公斤,第二把又举起了152.5公斤,第三把举起了155公斤,以总成绩280公斤结束了比赛。而在前两次失败后,乌克兰选手维克托第三次终于成功举起了150公斤,也以总成绩280公斤结束了比赛。波兰选手罗贝尔第一把成功举起了165公斤,但在第二把在16***公斤时重心偏后失败,第三次试举也失利,最终以总成绩295公斤结束了比赛。韩国选手***出场第一把就
成功举起了165公斤,但在举170公斤时告负,第三次试举时,***举起了172.5公斤,给唐功红夺金增添了难度。
轮到唐功红出场了,抓举落后对手***公斤的她,必须奋力一搏。这时候她心里只想着一句话,那是教练对她说过的--“拼了,你随意去举,举起举不起都是英雄,死也要死在举重台上。”
此时的杠铃重量已是172.5公斤,第一举重心偏后没有成功。第二次登场,唐功红咬紧牙关,成功举起了这一重量,显示了她超群的挺举实力。第三把唐功红要了182公斤,只见她顶住压力,顽强挺举了这个重量,最终以302.5公斤拿到了这块金牌,打破了挺举和总成绩的世界纪录。
“拼了,你随意去举,举起举不起都是英雄,死也要死在举重台上。”勇者的气魄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时候的唐功红心里并没有想着要赢、要胜利,她想的只是尽力而为。
最终,她以一颗平常心收获了沉甸甸的奖牌。
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除了要善于抓住时机,懂得运用必要的技巧之外,还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这种平常心,对于一个想要有所成就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平常之心,就是不能只想成功,而拒绝失败、害怕失败,要能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成功了,不骄傲自满,不狂妄自大;失败了,也应该平静地接受。失败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没有失败的生活是不存在的。生活中没有常胜将军,
任何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平静地接受生活给予的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
张薇大学毕业后求职受挫,最后终于在一家小公司里谋得一份业务员的工作。尽管这份工作与她名牌大学的学历不符,但她并不计较,因为她懂得:一个人只有让自己的心灵回归到零,保持一颗平常心,学会忍耐,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才会取得事业的发展。面对刁钻的同事和无理取闹的客户,她时刻提醒自己:我是在学习,我要坚持。她咬紧牙关,忍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在一次次的挫折中总结经验、积攒力量。两年后,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坚忍的态度和坚韧的品格,她成为该公司的业务经理。
生活中,这种不计较得失、不苛求回报的平常心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面对成功或失败,都必须保持一种健康平常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并不是放弃进取之心、成功之心,而是通过平常之心,使进取之心、成功之心得到升华。保持平常心,实质是让外在的世界和内心保持一个平衡点,有了这种平衡,悲、欢、离、合皆能内敛,人会少些焦虑、少些浮躁,多一份安适、多一份恬静,心似一泓碧水,清澈明亮,继而胸襟为之开阔。而这,才是真实而快乐的人生。
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要培养顺其自然的心态。你要让自己的心情彻底放松下来,要沉得住气,不要让欲望牵着你到处奔跑,让浮躁的心安顿下来,这样你才会体会到海阔天空。事实
上,你对生活多一分平常心,也就多收获一分从容和洒脱。
放下仇恨,放生自己
生活中,很多人和别人有嫌怨,尤其是受了伤害时,本能的反应就是报复。然而,报复虽能发泄怒气,减轻心中的负荷而痛快一时,但并不能平息伤痛,甚至会激化矛盾,步入“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中。要解决这类问题,只有一条路--宽恕。宽恕能使你“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不过分地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从而把自己塑造得更加完美。有了这种光芒、这种福分,我们才能远离仇恨,避免灾难。
约翰和他的邻居原本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一年夏天,约翰家院子里的树木长得枝繁叶茂,蜿蜒曲折的树枝蔓延到了邻居家的花园,遮住了邻居家花园的阳光。邻居对此非常恼火,多次劝说约翰砍掉树枝。约翰对邻居的建议充耳不闻,两家人为此事闹得关系不如以前那样融洽。后来,邻居在一气之下愤然把约翰家的树木的枝条砍掉了,整棵树后来就枯萎了。约翰知道后,非常生气,跑到邻居家大吵大闹,两家从此不再说话。
就这样过了几年,两家人谁都不愿意先低头,关系始终僵持着。直到有一次,约翰正在花园里除草,丝毫没有注意到一个醉汉驾驶着一辆车在路上飞快地行驶着。在酒精的作用下,醉汉根本没有清醒地掌握方向盘。突然,醉汉开的车朝着正在劳作的约翰冲过来。这一幕被邻居看在眼里,邻居大叫一声“快躲开”,约翰猛回头,已
经来不及躲闪,车辆压过约翰的双腿,约翰顿时晕了过去。邻居迅速拨了急救电话,并赶紧报警。在救护车到达之前的时间里,邻居对约翰进行了紧急救护,做了简单的包扎。很快,约翰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所幸,由于抢救及时,约翰保住了双腿。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护理,约翰恢复了健康。他们一家对邻居都非常感谢。如果没有邻居的及时提醒,后果不堪设想。此时,两家人对此事唏嘘不已,感触良多,也因此此抛开了以往的恩恩怨怨,重归于好。
面对生命的威胁,约翰的邻居没有选择漠不关心,没有心怀鬼胎地等待悲剧的发生,在最紧要的关头,所有的恩怨都不重要了,而是一心想救约翰。正是他这种不记仇怨的包容之心挽救了约翰的生命,也挽回了他们的友谊。
其实,在当今社会,人与人相处,矛盾、摩擦、冲突不可避免,我们要学会去化解、去原谅。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在无尽的怨恨、愤怒当中,自己无法做到心平气和,生活中便看不到阳光和鲜花。以爱对恨,恨自然会消失,心中自然是洒满阳光。在宽容他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能收获一份快乐。
包容伤害自己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要把怨气甚至仇恨从心里驱赶出去,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胸襟,但只要能使自己心中的爱越来越多,仇恨就会被挤出去。人不需要刻意地去消除仇恨,而应该不断以爱充满内心、以关怀滋润心灵,这样恩怨仇恨便没有容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