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下)

    老妪骗局

    【原文】

    万历戊子,杭郡北门外有居民,年望六而丧妻,二子妇皆美,而事翁皆孝敬。一日忽有老妪立于门,自晨至午,若有期待而不至者。翁出入数次,怜其久立,命二子妇询其故。妇曰:“吾子忤逆①,将诉之官,期姐子同往,久候不来,腹且枵②矣。”子妇怜而饭之,言论甚相惬。至暮期者不来,因留之宿。一住旬日,凡子妇操作,悉代其劳,而女工尤精。子妇唯恐其去也,谓妪无夫而子不孝,茕茕③无归,力劝翁娶之,翁乃与合。又旬余,妪之子与姐子始寻觅而来,拜跪告罪,妪犹厉詈不已。翁解之,乃留饮。其人即拜翁为继父,喜母有所托也。如此往来三月,一日妪之孙来,请翁一门,云已行聘。妪曰:“子妇来何容易,吾与翁及两郎君来耳。”往则醉而返。又月余,其孙复来请云:“某日毕姻,必求二姆④同降。”子妇允其请,且多贷衣饰,盛妆而往。妪子妇出迎,面黄如病者。日将晡,妪子请二姆迎亲,且曰:“乡间风俗若是耳。”妪佯曰:“汝妻虽病,今日称姑矣,何以不自往迎,而烦二位乎?”其子曰:“规模不雅,无以取重。既来此,何惜一往?”妪乃许之,于是妪与病妇及二子妇俱下船去。更余不返,妪子假出觇

    ,孙又继之,皆去矣。及天明,遍觅无踪,访之房主,则云:“五六月前来租房住,不知其故。”翁父子怅怅而归,亲友来取衣饰,倾囊偿之。而二妇家来觅女不得,讼之官。翁与子恨极,因自尽。

    【注释】

    ①忤逆:此处指不孝敬母亲。

    ②枵:空。

    ③茕茕:孤单的样子。

    ④姆:婶母,指老翁的两位儿媳。

    【译文】

    明朝万历戊子年间,杭州北门外有个老头,年纪快六十岁,老伴已经去世,两个儿子都已经娶妻,媳妇们不仅貌美,而且对他也非常孝顺。一天,有位老太太站在他家门口,从早晨一直站到中午,好像在等什么人,而对方好像一直没有来。老头出入门口好多次,可怜老太太站立太久,于是就让两个儿媳妇去问问老太太怎么回事。老太太说:“我儿子不孝顺,我要到官府告他,我是在这里等我姐姐的孩子和我一起去官府,没有想到他一直没有来,我的肚子都有些饿了。”媳妇们同情老太太,就请她进屋吃饭,彼此交谈得十分愉快,一直到晚上,仍然不见要等的人来,于是媳妇们就留老太太在家中过夜。老太太住了十天,凡是日常家务,都是老太太一手料理,女工尤其精巧,老头的两位媳妇都怕老太太离去,她们认为老太太既然老伴

    过世,儿子又不孝顺,一个人孤苦无依,于是极力劝公公娶这个老太太为妻。于是两个人成婚。又过了十多天,才看到老太太的儿子和姐姐的孩子寻来,见了老太太之后就跪在地上认罪,老太太仍然不停地大声怒骂,老头劝慰老太太,于是邀请老太太的儿子留下来喝酒,老太太的儿子拜老头为继父,庆幸母亲往后日子有了个依靠。两家往来了三个月之后,一天,老太太的孙子来邀请老头一家去喝订婚酒,老太太说:“两个媳妇哪能随便走开呢,我和老伴儿还有他两个儿子去吧。”一行人喝得醉醺醺地才回来。又过了一个多月,老太太的孙子又前来邀请说:“某日是我完婚的大喜日子,二位婶婶务必要来喝杯喜酒。”老头的媳妇笑着答应了。等到大喜之日,老头的媳妇们向亲友借了很多首饰,盛妆前往,老太太的儿媳妇站在门口迎接她们,面色青黄好像生病一样。快傍晚,老太太的儿子请两位媳妇去迎接新妇,并且说:“这是我们这里的习俗。”旁边的老太太故意对儿子说:“你的媳妇儿虽然有病在身,但是今天要做婆婆了,怎么能不亲自迎接新嫁娘过门,而要烦劳你这两位弟妹呢?”老太太的儿子说:“她那病恹恹的样子,实在是难看,怕亲家看了笑

    话,两位弟妹既然已经来了,怎么会吝惜前往呢?”老太太才故作勉强地答应了。于是老太太和生病的媳妇再加上老头的两位媳妇,一同下船迎娶新嫁娘。等候多时仍然看不到她们回来,老太太的儿子又假装下船打探,接着老太太的孙子也借口查探,都走了。第二天天亮后,老头父子四处寻找,也没有看到他们的踪影,询问屋主,屋主说:“他们在五六个月前搬来租下这所屋子,但是不知道他们的来历。”老头父子只好怅然回去了,过了几天,亲友们纷纷来索要被借走的衣服、首饰,老头父子只好拿出所有的积蓄来偿还,而两个媳妇的娘家,也因为女儿失踪,到官府去控告老头父子,老头父子悔恨不已,三个人竟然因此自杀身亡。

    乘驴妇

    【原文】

    有三妇人雇驴骑行,一男子执鞭随之。忽少妇欲下驴择便地①,呼二妇曰:“缓行俟我!”因倩②男子佐之下,即与调谑,若相悦者。已乘驴,曰:“我心痛,不能急行。”男子既不欲强少妇。追二妇又不可得,乃憩道旁,而不知少妇反走久矣,是日三驴皆失。

    【注释】

    ①便地:方便的地方。

    ②倩:请(男子)帮忙。

    【译文】

    有三位妇人雇了驴代步,驴主也骑着驴跟随在后面。走了一阵子,忽

    然其中有位妇人要下驴,想找个比较隐秘的地方方便,就对另外两位妇人说:“你们慢慢骑,边走边等我。”接着就请驴主扶她下驴,就和驴主打情骂俏,好像很喜欢驴主似的。等到妇人方便完,再骑上驴背的时候,妇人说:“我心痛不能骑得太快。”驴主不好意思要妇人加快速度,追赶前面的两位妇人又追不到,只好先在路旁休息,谁知道这名妇人早就已经掉头逃走很久了,这天这名驴主丢失了三只驴。

    窃 磬

    【原文】

    乡一老妪,向诵经,有古铜磬。一贼以石块作包,负①之至媪门外,人问何物,曰:“铜磬,将鬻②耳。”入门见无人,弃石于地,负磬反向门内曰:“欲买磬乎?”曰:“家自有。”贼包磬复负而出,内外皆不觉。

    【注释】

    ①负:背。

    ②鬻:卖。

    【译文】

    乡下有个老婆婆,一向念经,她家有个古铜磬。有个小偷儿包了一包石块,背着来到老婆婆家门外。外面的人问他:“你在卖什么东西?”偷儿答:“铜磬,我卖铜磬。”小偷儿进入屋内,发现厅中没有人,于是就丢下石包,背着铜磬朝内室问:“要买磬吗?”屋内的人说:“我家中有。”小偷儿包着铜磬从老婆婆家出来,家内外没有人察觉那个小贩竟然是个小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