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上)

    狡黠

    【原文】

    英雄欺人①,盗亦有道。智日以深,奸日以老。象物为备,禹鼎在兹②。庶几不若,莫或逢之。集《狡黠》。

    【注释】

    ①欺人:以气势吓人。

    ②象物为备,禹鼎在兹:禹把各地的神物和恶物铸在鼎上,让人民识别。

    【译文】

    英雄可能会欺负人,盗匪也可能会有道义。智慧能越来越深沉,奸诈也会越来越老练。这些智慧应该像禹将神物和恶物铸在鼎上一样,集中在一起,加以了解和防备。如果自知不如,最好敬而远之。因此集成《狡黠》卷。

    伪孝二条

    【原文】

    东海孝子郭纯丧母,每哭则群鸟大集。使检有实,旌表门闾。复讯,乃是每哭即撒饼于地,群鸟争来食之。其后数数如此,鸟闻哭声,莫不竞凑,非有灵也。

    河东孝子王燧家猫、犬互乳①,其子言之州县,遂蒙旌表。讯之,乃是猫、犬同时产子,取其子

    互置窠中,饮其乳,惯遂以为常。

    【评】田单妙计②,可惜小用。然撒饼亦资冥福,称孝可矣。即使非伪,与孝

    何干?

    【注释】

    ①互乳:互相哺乳。

    ②田单妙计:春秋时田单被围即墨,下令城中每次开饭前必在庭院中祭先祖,引飞鸟落下就食,围城之敌迷惑不解,疑有神降。

    【译文】

    有个名叫郭纯的东海孝子,他母亲过世后,每当他思母号哭,他家庭院的上空就有大批的飞鸟聚集,一时传为奇谈。官府派员调查发觉确有此事,于是奏请皇帝,在闾门赐匾额,立牌坊。后来,有人一再追查孝子飞鸟群聚的原因,原来是孝子每次号哭时,就把饼散撒在地上,飞鸟就争相来食,每次都如此,日后,飞鸟一听哭声,就群聚盘旋在他家庭院上空,并非是飞鸟有灵性,被孝子所感动。

    河东孝子王燧的家里,所饲养的猫狗,竟然猫哺犬子,

    犬育猫儿,官府听闻此事,也赐旌旗表扬。问及王燧,原来是猫狗同时产子,家人互调其子,日久也就哺育习惯了。

    【评】这原本是齐人田单欺骗燕人的计谋,用来欺骗乡民,实在是小用了。然而撒饼喂鸟也算是行善事、积阴德,就这点看,也还可以称孝子。王燧的做法有欺骗世人的嫌疑,竟然蒙赐旌旗表扬,这和孝顺有何相干?

    京邸中贵

    【原文】

    嘉靖间一士人候选京邸。有官矣,然久客橐空,欲贷千金,与所故游客谈。数日报命,曰:“某中贵允尔五百。”士人犹恨少,客曰:“凡贷者例以厚贽①先,内相②性喜谀,苟得其欢,即请益非难也。”士人拮据,凑贷器币,约值百金,为期人谒及门,堂轩丽巨,苍头庐儿皆曳绮缟,两壁米袋充栋,皆有御用字。久之,主人出,状横肥,以两童子头抵背而行,享礼③微笑,许贷八百。庐儿

    曰:“已晚,须明日。”主人可之。士人既出,喜不自胜,客复属耳:“当早至,我俟于此。”及明往,寥然空宅,堂下煤土两堆,皆袋所倾。问主宅者,曰:“昨有内相赁宅半日,知是谁?”客亦灭迹,方悟其诈。

    【注释】

    ①厚贽:丰厚的见面礼。

    ②内相:对宦官的谀称。

    ③享礼:接受礼物。

    【译文】

    明朝嘉靖年间,有位书生到京城听候分派官职,过了许久,他终于有了派官的消息。但因离家日久,旅费用尽,想向人借款千金周转,于是找旧日友人商量。几天后,友人对他说:“有一宦官答应借你五百金。”但书生嫌少,友人又说:“凡是想向他借钱的人,按往例都得先送他贵重的礼物,他喜欢别人奉承巴结,如果能得到他的欢心,再请他增加贷款的额数也并非是件难事。”书生手头拮据,把身边所有的钱及值钱的器皿拼凑起

    来约有百金,于是约定双方见面的日期。书生按期来到宦官府邸,只见厅堂富丽豪华,府邸的仆役、侍从也都衣着华丽,府库中米粮堆积如山,而且袋袋都有“御用”的标记。书生等候许久,才见主人出现,一副脑满肠肥的模样,由两名童子抵着他的背,才能缓慢地走动。主人收了书生的厚礼后,微笑着许诺书生八百金的贷款。一旁的侍从说:“现在天色已晚,要等明天才能拿钱。”要书生明日再来,书生离开府邸后,高兴得不得了,友人叮嘱书生说:“明天要早些去,我等你的好消息。”第二天,书生又前去府邸,只见府中空无一人,厅堂中也只有由米袋中漏出的两堆煤土。书生询问这屋宅的原主,宅主说:“昨天有个自称宦官的官员,向我租下半天的房子,但他究竟是什么人,我也弄不清楚。”书生回到原处,友人也不见了,这才知道上了大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