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系统构架
Lisa走后师兄和舒杰通了个电话就也各自灰头土脸地回家去了。
而校园里却多了好几个身着黑色西装的日本人,他们分散在校园的不同地方,其中最为集中的是吴为老师周六有课的那间教室周围。已经打过上课铃很久了,也迟迟没有看到吴为老师前来上课,班里一个貌似班长的同学在接了通电话之后,大家就开始纷纷散去了。那些日本人打听之后得知,原来那位叫吴为老师今天突然有急事来不了。接着他们又去打听吴为老师的手机号码以及住所信息,可都徒劳无功,因为吴为老师总是独来独往,他刚来这所学校任教也不久,他没有朋友更没有走得近的学生,就连在学校办公室留存的号码也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座机号码。在无数尝试而不可得的情况下,冈阪一雄只得深叹一口气,首次行动算是以失败告终而且说不定还留下了一丝风声,他心里开始担心着打草惊蛇之后的,情况可能会变得复杂而难以掌控。
墨菲定律告诉人们,越是担心出现意外的事情就越有可能真的出现意外,冈阪一雄的担忧就真的应验了一部分,他一心要找的吴为老师,居然毫无征兆就跟学校解除了聘用关系,并且吴为老师走异常“果决”,一个电话就完成了离职了并且再没来过学校。突然断掉的线索让冈阪一雄有些抓狂,可箭已在弦。离大赛开始的时间越来越少,也就是说留给冈阪一雄的时间并不宽裕了,但他的唯一出路也仅仅只有找到吴为!
后来的几天,舒杰一直过得很压抑,自己总是反复自责和愧疚。庆幸的是师兄每天都会过来,这也让舒杰好过了很多。师兄把Lisa的行李箱交给了舒杰,又找舒杰喝了酒,除了安慰,师兄还给舒杰带来了机器人新的方案,舒杰感激师兄这种让自己忙起来的宽慰方式。
他们再次的讨论和协商比先前更为理智,搁置了彼此的争议、修改了结构,将模块化的方案做了一些调整,解决了机器人装配问题和重心偏高以及平衡的问题,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新主体的机械构架和系统构架设计。然后制作了机器人物理结构BOM表、系统拓扑图以及相关新结构图纸,将图纸发给相关的加工厂并确认两个点,第一是否可以制作,第二明确工期,一系列相关内容确认完毕之后在第三方平台下单支付,最后就等着收货安装。
他们疯狂地跟厂家压缩时间,终于在1周左右的时间所有的零组件几乎都已齐备,舒杰和师兄的装配工作是在第一批物料到达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所有设备到齐那天也同时就是他们物理组装完成的那天,那天他们忙到深夜。
第二天他们并将组装好的机器人吊挂在了一个矩形的钢铁架子上面,目的是防止这个1:1的家伙由于软硬件故障导致它摔倒,从而损坏内部电子设备。通过短暂的机械和电路检查,舒杰和师兄在确认过眼神之后,师兄打开了主控台,舒杰则同时打开了机器人的电源总开关。主控台和机器人几乎同时进入自检,自检完毕之后主控台和机器人各自进入到了自己的操作系统当中。
机器人的系统分为主系统和子系统两大板块,一般玩家机器人的主系统都是从各大巨头公司网站上免费下载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多数厂商的机器人主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几乎没有差别,只是界面和可调部分尺度不同,并且主系统的功能差不多都形成了一定的标准,主要就负责开启、中止以及强制关闭子程,还有就是记录相关数据这些功能,当然还包括一些显示功能;第二,主系统数据量级与大多数子系统相比都要小得多,价值和含金量也相差很远,子系统一般都是针对性非常强的专业开发。所以才导致了机器人的主程序免费而且马上可以安装使用,而专业级的子系统昂贵并且从开发到交货一般都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
舒杰和师兄的机器人使用的就是这种传统的软件系统配置,主系统是下载的免费产品,而运动相关的子程序确实花了些钱购买的,一般都要几万。
一切就绪之后,舒杰给了师兄一个点头,师兄按下了早已设定好的“站立”快捷键,控制信号通过数据线传导入机器人身体里,机器人全身的所有电机都开始工作了起来,在水平仪的辅助下作用下,机器人内在运作模式为精准地将所有电机调整到了“零”这个初始预设位置上,而外在呈现出的姿态就是给人一种机器人直立起来了感觉。机器人的主系统在接收到所有电机处于零位这个状态之后瞬间点亮了直立状态的信号灯,并熄灭了系统运行状态灯,电机运动时亮着的电机运动状态灯,以及指令执行状态灯。种类繁多的指示灯让人眼花缭乱,但可以精准地判断当前机器人所处的状态,并且还有很多没有展示出来的特殊信号灯,一个是内部指令状态灯,另一个是无线控制信号状态灯,这样就能够更加清晰的知道机器人当前属于内部预定程序在控制着它,还是通过了外部无线电信号在控制,在特殊情况下还能从侧面判断出机器人的无线通讯和控制系统是否损坏。
为了检测花了不少钱的运动子程序,舒杰在机器人的背后猛推了一下机器人,机器人自身的三轴陀螺仪稳定器先稳定住了部分机身,并通过电机将舒杰的部分力量转换成电能储存到机器人自带的电池里。舒杰又从侧面和正面测试了几次,每次机器人都能微动一下之后稳稳地直立在那里,实验的成功说明大钱确是没有白花。忍不住兴奋的师兄和舒杰,击掌为彼此贺。
亲自确认过的舒杰估计机器人问题不大,于是亲自按下了3公里时速行走的快捷键。机器人先是用前置视觉传感器(也可以简单地称呼为前置摄像头)扫描了路况信息,然后调整了三轴陀螺仪稳定器转速并迅速微曲双臂,身体前倾迈出左脚在一个二手跑步机改装的平行地面上走了起来,与人类身体正好1:1的设计让这个机器人走起路来有点像被某种力量驱使的感觉,刚开始看到机器人跟人一样行走的时候还是有点害怕,看久了也就适应了。
师兄手指着40公里时速的快捷键看着舒杰,舒杰微微皱眉连带晃头,急加速会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个谁也说不准。师兄大气没有顾虑,他就是想要一个耐得住使劲造的东西,而不是一个软柿子于是直接按下了那个快捷键。就在师兄按键的同时,机器人立即停止住了先前慢吞吞地行走模式,立即将身体压得很低,双臂甩动到了最大的幅度,步子也迈出了专业短跑运动员的姿态,各个电机在超大电流的驱使下高速运转、然后急速刹车、转而反向高速运动后再刹车再反向,如此地往复运动让机器人快速地在原地奔跑了起来。电机高速的转动和刹车带来了澎湃的机械啸叫声,夸张的短跑姿态让它看起来像是在追逐猎物的猛兽,二手跑步机也被它快如闪电的步伐震得抖动了起来。任何人看到这个场景都会既兴奋又害怕,舒杰也不例外,他示意师兄按下了缓慢“减速至停”的快捷键,机器人得到指令之后这才缓缓地从极速恢复至行走,再由行走恢复至直立状态。
舒杰和师兄又击一掌,40公里每小时的惊人速度,已经可以在奥运会上拿下金牌了,如果电能足够的话,甚至可以以这个速度打破并包揽人类所有的跑步世界记录(短跑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