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们都寂寞
九月九日,周六。
因为最近在带实习生,萧冉的任务分了不少给他,工作量减少许多,她总算有空回家改善饮食和休息。
但事实上,回家吃完饭后,她又是回到房间对着电脑开展工作。
明日下午她要做一个关于t市教育系统改革的专访,针对第一所高中将会在下一学期进驻大学城,她会和市教育局局长和政府教育板块的负责人就此问题直接对话。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报道采访,前期准备工作必须充分,所以今夜萧冉只能克不容缓地做功课。
直到凌晨两点,在老妈多次催促下,萧冉觉得心中有数了,才关灯上床睡觉。仰睡于床上,萧冉闭上眼睛,左手握着挂在胸前的玉环,安然入睡。
.
第二日是教师节,因为关于节日的报道任务交给了实习生,专访约在下午,所以这个早上萧冉难得地空闲下来。
她八点起床,打算利用上午看看搁在床头已久却未曾翻动以致封面蒙尘的书,不想才刚刷完牙,出去买菜的妈妈就打电话催她去金钻厅喝早茶。
萧冉原不愿去,转念想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陪妈妈喝茶,这让向来孝顺的她觉得愧疚不已,推托了两句就乖顺地答应下来。
萧冉不知道自己此刻是羊入虎口。作为一名记者,她对陌生人特别警醒,却忽略了家人对她的“暗算”。金钻厅是t市最昂贵的餐厅,如果只是日常喝茶,怎可能买着菜心血来潮就跑去那里做水鱼任人宰。而且妈妈告诉她:他们是在玫瑰房里喝茶,这个“他们”实在可疑,萧冉爸爸虽然也早已出门,但他好像从不陪妈妈买菜。
萧冉粗略地想,凡事有例外,或许素有洁癖不逛市场的爸爸今日转性当了一回二十四孝丈夫。
孝顺的萧记者只顾着奉献孝心,把记者的敏感和警惕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去。
.
考虑到吃完早茶直接回报社工作,而且也为了下午的访问,萧冉换了一套比较正式的裙装,白衣飞扬,黑裙飘飘,萧冉对着镜子微微一笑,温婉的女性味道浮现于正式的套装间,别具风情。忽而想起电话里妈妈一再叮嘱她“穿休闲漂亮”一点,她不由一怔。
喝个茶而已,怎么弄得那么隆重?
萧冉打车去到金钻厅,走上二楼顺利地找到玫瑰房,敲了敲房门,里面传出温柔的女人声音:“请进。”
萧冉愣了愣,妈妈的声音没这么好听,她没找错房间吧?疑惑地抬头,玫瑰两字显于眼前,萧冉轻咬唇瓣,终是抬手推门——
“娃娃,你来了!”妈妈的笑脸出现在萧冉的眼帘,像极了向阳盛开的向日葵,但萧冉这时并不为走对房间而觉得庆幸,她只想哭。
她发现,坐在妈妈身旁的,并非是自家挺着肚腩总是憨笑的爸爸,而是一名衣着整洁气质优雅的中年妇女。
没由来地,萧冉想起一个早已被她忘记,几乎丢到太平洋去的名字——
“宝宝哥。”
.
“娃娃过来坐,”妈妈老练地招手,语气十分欢畅:“这是我之前跟你说过的黄阿姨,她呀,就是你宝宝哥的妈妈。”
果然。萧冉心里默念,老妈笑得像只招财猫,情况不好控制啊。
而且,什么时候,宝宝哥变成是她萧冉的。
萧冉走过去,鼓起脸颊笑,尽量让自己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花:“黄阿姨你好。”说完坐下来,狠狠地将自己的不满通过眼神传递给妈妈,没想到妈妈却很宽容地接收了她的愤怒,还拉住她的手,兴冲冲地对黄阿姨说:“我们家娃娃在t市日报做记者,平时可忙了,今天刚好有空陪我喝茶,就碰到了你,你说你们是不是特别有缘?”
萧冉已经呈现石化的状态。
有缘?太假了…
“原来是记者,长得真好看,我还以为是空姐呢。”黄阿姨微笑应答,细细地打量萧冉,目光炯然,不肯漏过一丝一毫。萧冉感觉她看自己的眼神就像在审视一件货物,这让她很不自在。
她站起来,拿起茶壶转移黄阿姨的注意力。“阿姨,您喝茶。”伸长了手够着茶杯,黄阿姨看她的目光更添了几分喜爱,连声说:“真乖真乖。”
萧冉心里诽谤:真怪真怪。
.
萧冉给她添茶时,黄阿姨的电话响了,“对,二楼的玫瑰,你到了吧?”从语气和内容看,萧冉已经把对话人的身份猜了一遍。
应该是宝宝哥。
“宝宝呢,他快到了。”黄阿姨合上手机,对她们两母女一笑,萧冉心里惨然道,还真准。
萧冉默默地叹了一口气,茶壶从妈妈的杯上转移到自己的杯上。就在这时,敲门声响了,黄阿姨刚说了一句“请进”门就被推开。
然后,那人走了进来。
“妈?”清亮的男子声音里略带几分疑惑不解和难以置信,萧冉只觉得这嗓音很悦耳,很熟悉。
她抬起头,目光与进入室内的年轻男子的眼神相遇,猛然地,瞳孔剧烈地收缩,眼前一晃手一抖,茶壶几乎掉到地上。
.
“肖燃!?”
“萧冉!?”
“怎么是你!?”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了六个字,连语气都一致。但是这刻,不止萧冉和肖燃惊讶,两个母亲都讶异不已。
“你们认识?”两个母亲你看我,我看你,再一次异口同声。
肖燃瞧瞧自家老妈,勉强苦笑,萧冉看看她的妈妈,哭笑不得——
“我是他的病人。”
“他是我的病人。”
语毕,两人又愕然地对视。
“哈哈,”过了一会,黄阿姨若有所思地看着两个面面相觑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说:“原来是大水冲了龙皇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啊。”
萧冉妈妈接话,声音十分欢愉:“原来娃娃不是和你有缘,是和宝宝有缘。”
.
肖燃在他妈妈身旁坐了下来,这时四人已恢复常态,闲话家常,萧冉淡淡地笑着,看起来斯文有礼。
但是,她的心里却燃起了一把火,熊熊地燃烧着。此刻的她,如坐针毡。
从踏入房间见到黄阿姨那时起,她就知道妈妈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既来之则安之,对于此类变相相亲,她早做了心理准备。但是,当真正地面临窘况时,萧冉的内心却是前所未有的抗拒和震惊:
她无法接受。
她不曾忘记。
一抹浅淡的身影浮现于她的脑海里,那人在林间小路行走穿梭,遥遥地,她看见他的眉目,模糊,却又清晰。
他对她微微一笑:“冉冉。”
“冉冉…冉冉?”
“娃娃,怎么黄阿姨叫你都不理!”身旁的妈妈推她一下,打断了她的回忆,萧冉一愣,反应过来,看着两位母亲:“抱歉,我正在想下午的采访。”
萧冉带着歉意说,眼神清澈,黄阿姨豁达地笑了,不曾介意。但她身边的肖燃,却用似信非信的眼神瞄了萧冉一眼。
.
“萧冉,这个名字和我们阿燃的一样,真是缘分无处不在。”原来黄阿姨是在讨论着他们的名字,难怪会无端端叫她。“亏我以为你女儿就叫娃娃,现在说起来,才真的想起冉冉的学名来。萧冉,肖燃,那时还说他们的名字很像呢。”
“对啊对啊,我也以为你儿子就叫宝宝。”
“都老了啊…”
听到两人的对话,萧冉和肖燃满头黑线。估计再回忆下去,连他俩小时候穿的衣服,玩的玩具都会牵扯出来。
“阿燃是在三医工作?”萧冉妈妈话锋一转,饶有兴趣地问,肖燃点头,黄阿姨抢着回答:“阿燃在t大读医,中西医结合七年制,本硕连读,读完就被挑到三医。”
言语间,不无自豪,萧冉妈妈被刺激到,忍不住道:“噢,我们娃娃是在s大念本科,h大念研究生,一出来就在t市日报做记者。”
你们三医是不错,我们报社也不赖,萧冉妈妈心里窃喜。
黄阿姨好奇地问:“怎么不在s大而在h大读研,s大的新闻专业不是更好么?”
闻言,萧冉妈妈脸色忽然变得煞白,她咬咬牙,想说话,却没有言语。
.
“黄阿姨,我想起今早北区中学有个庆祝教师节的典礼,同事没空让我替他去做采访,所以我先走了。真不好意思,黄阿姨,肖医生,我们下次再喝茶好不好?”萧冉诚恳地说,脸容平静得像一潭幽幽的湖水。但是,放在桌下的右手手指却紧紧地掐住大腿,裙子都被捏出了皱折。
“哦,好好好。”黄姨被萧冉妈妈的反应吓坏了,这时萧冉开口就是让她好下台,无论萧冉说什么她都会答应。
“那我…”
“不好意思,”肖燃突然吭声打断她的话,他盯着萧冉说:“我也想起北区中学庆典结束后要举行教师体检问诊的活动,我必须得去。妈妈,阿姨,我也得走了。”
“哦,那样啊,你们去吧。”黄阿姨有点晕晕的,好像事情有点不在状况。“噢,宝宝啊,你开车送冉冉去啊。”
.
萧冉和肖燃一前一后,无声地走到金钻大门,肖燃从后赶上,对萧冉说:“我送你。”
萧冉连连摇头:“不,谢谢了,我不…”
“我想报社离三医不会太远吧。”肖燃朝她狡黠地一笑,萧冉顿时明白,聪明人无须在同类面前装虚伪,她也不矫情,点头致谢:“那麻烦你了。”
上车后,萧冉观察着肖燃车内的布置,她对挂在挡风玻璃上的中国结颇感兴趣。肖燃见此,勾嘴一笑:“怎么,萧记者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萧冉眨眼,否认:“不,很简洁的布置,舒服。”说完这句,萧冉转头,看着他英俊的侧脸,眯眼笑:“让我惊奇的是,肖医生,竟然是传说中的宝宝哥。”
肖燃只是露齿畅笑,俊颜带了分灿然:“你是想说,原来哥是个传说吗?”
“哈哈!”萧冉被他的幽默惊艳了一把,也拿出自己的拿手好戏:“不,我在庆幸,你的小名是宝宝而非福福。”
肖燃迅速领悟,扭头瞥她一眼,以牙还牙:“彼此彼此,幸好你是娃娃而不是贝贝。”
.
玩笑过后,两人都静默了一阵。肖燃熟练地操作着方向盘,斜睨假寐的萧冉,玩心忽而又起:“你知道今早喝茶的意义么?”
萧冉睁眼,睫毛抖动几下,慵懒地回答:“意义我看不到,异议我倒有不少。”
肖燃爽朗地笑了,“我们今早的‘热情相认’让她们产生了希望啊。”他感喟道,但语气中的畅快却让人觉得他对故事下文充满期盼,萧冉蹙眉,轻轻一笑:“拜托,要是别人像我们这样,半个月内见了三次面的陌生人,忽然变成自己二十多年前的挚友,据说那时还曾拥抱过,能不惊讶么。对不对,宝宝哥?”
面对萧冉屡次调侃,肖燃不以为意,他微笑着,不直接回答她:“萧小姐如此年轻貌美,竟然是单身贵族,才实在让我惊讶。”
.
萧冉一呆,反问:“那肖医生呢,你不也一样?”“不,不一样。”肖燃抿唇笑:“我只能是年轻英俊。”
“……”
“其实我挺喜欢现在这样的状态。单身非公害,寂寞更自在。”
“赞同。”萧冉点头:“不是有首歌么,叫寂寞让人更快乐。”
“那你知不知道,还有一首歌。”
“什么?”
“叫我们都寂寞。”
“哈哈。”
.
寂寞吗?结束谈话,萧冉转头看窗,默默念想。快乐吗?她垂下头,眉宇间浸透了一片墨色,浓厚沉重。
如果寂寞和快乐成正比,她愿意无限延长寂寞,借此扩充快乐。
可是她寂寞,却不快乐。
有人说,在寂寞的尽头,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或远或近,你总会遇到他。然而,她遇到了吗?她还有可能遇到吗?
想到这,萧冉摇头苦笑——
或许她早已遇到,但也早已,失手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