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苗族龙船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居住在贵州凯里的苗族百姓有过龙船节的风俗。
据说,龙王是有分工的。有一次,负责降雨的龙王不小心,把下雨变成了下冰雹,违反了天意,惹得天公大怒,下令雷公把龙王劈成碎段抛入江中。这下可了不得了,从此天下大旱。被干旱折磨得痛苦不堪的苗民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让老天下雨,就造出一艘龙船在江水里划,这象征着被劈死的龙王复活,很快又会降雨了。龙船载着苗族人民的求雨的愿望,渐渐地,形成了赛龙舟的古老风俗。
还有人说,古时候,有一对父子在江中打鱼,儿子被龙王抓去当了枕头,父亲一怒之下放火烧了龙宫,将龙王砍成几段,浮尸江中。江边的百姓纷纷捡龙肉回家煮了吃。没想到吃了龙肉后,白天顿时变成黑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一连九天九夜,天也不亮。但不管天亮不亮,日子还得过呀。这天,一位妈妈带孩子到江边洗衣裳,孩子在旁边用棒槌不停地拍打江水,嘴里有节奏地念着像鼓点敲击所发出的“咚咚”声。刚念九下,天竟然一下子大亮。所有人欢呼起来,都说是那孩子无意的敲击把天震亮了。
为了让老天回到原来的规律上,这一带苗民就过起龙船节,敲着鼓点子赛龙船。他们认为只要这样,天就不会永远黑下去了。
龙船是用很轻的杉木做的,分母船和子船,子船两只,分在两旁。母船的中心前后共六舱,中间四舱装载着亲友馈赠的猪、羊、鹅和水手们所用的食品,两侧子船则为水手划桨用武之地。我还发现,苗族划龙船是站立着划桨的,而汉族是坐着划桨。
龙船节不是一天就过完的。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为节日的正日。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得将龙船洗刷一新,然后再将母船上装好龙头。到了那一天要举行隆重的开划仪式。那仪式真令人眼界大开,人们在河边安有龙神之位,放着一张大方桌,桌腿上绑着树皮和树枝,还有一把雨伞,一块红布、一把青草。桌子上供着一升米,一只白公鸡,听说是为了辟邪。
龙船节期间,清水江两岸人山人海,除龙船外,还有吹芦笙,跳苗舞等活动,把整个清江水搅得沸沸扬扬,真让我眼界大开,以至回来多日,那热烈动人的场面还在眼前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