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当官
小李子从他爸爸哪里遗传了一点当官的基因,他爸爸是土管局的副局长,他妈妈是他爸爸的直接领导,而他,可以随意调谴爸爸妈妈,以土皇帝自居。说今天买土豆,餐桌上一定要有清炒土豆丝,说要吃点螃蟹、虾子,他爸爸马上开车去逛农贸市场,这个没有逛那个,农贸市场缺货找到江边,向渔船里求买。小李子选定的电视台频道,他爸他妈也只能陪着看,广告里看见了心动的玩具,说要就得买,商场没有上网上淘宝,特快专递还嫌慢,颇有些贵妃千里运荔枝的势头。
上一年级了,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小李子时时向班主任老师打小报告,说这个同学上课吃东西,那个同学上课讲话。老师见小李子事业心强,给了他一顶官帽子——纪律委员。小李子可乐了,只要老师不在班上,小李子就可以行使老师的权力,手拿小棍子,在讲桌上敲敲啪啪作响,威风八面,谁要是不听话,马上将他的大名记在本子上。
“小李子,你自己也说话呢,为什么不记你自己?”一个同学说。
“我是管纪律,能不说话吗?你对我有意见,就是对班主任有意见!”小李子抬出班主任作挡箭牌,作靠山。
新官上任三把火呀,小李子一心为民,工作兢兢业业,把班上纪律管得,没有老师在比有老师在还要安静。回家了,小李子把纪律委员的管帽子也戴了回去,一会儿说:“爸爸,把你的收音机关掉,吵死人了。”
一会儿说:“妈妈,你怎么这么多话呀,吃饭可不能说话,要扣分的。”
小李子正干得春风得意的时候,在班上得罪了一个同学,这个同学可是有后台的,是班主任的侄女丽丽。丽丽上课喝了一盒纯牛奶,有个同学向小李子使眼色,让他去处分丽丽。小李子秉公执法,快速走到丽丽座位前,举着杀威棍说:“你上课吃东西了?”
丽丽直摇头。
“没有,这是什么?”小李子抓到了证据,从她的抽屉里找到一个空牛奶盒,“拿出左手来。”
丽丽委屈地伸出左手,小李子学着老师的样儿,拿棍子当众打丽丽的手掌心,打了八下。丽丽把这事儿向班主任作了哭诉:“我饿了,吃点儿牛奶,那小李子竟然当着全班人的面打我,还扣我的分,罚我抄写生字十遍,说是你的意思。”
班主任一听,生气了,晓得小李子用大了权力。班会课上,班主任表扬了小李子抓纪律的功劳,马上来了一个“但是”,说班上纪律是一方面,还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一种良好的同学关系,不要搞得火药味太浓,不要弄得像文化大革命一样,动不动就斗人。末了,班主任摘了小李子的纪律委员官帽子,换了一顶劳动委员的官帽子。
你说小李子在家是土皇帝出身,一点家务事儿也没干过,当得下劳动委员吗?
小李子心里可不在乎,反正是个委员就行,反正当了官儿。这人就是奇怪,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换在学校,还主动拿扫帚扫地,提桶子提水,带抹布抹窗玻璃。小李子一边指挥值日的同学,一边身先士卒,亲自劳动,抢着干脏活儿。垃圾没倒,小李子动手去倒,厕所没冲,小李子捏着鼻子跑进去,用皮管子射水,像冲在前线的战士一样,异常勇猛。但他手下的兵儿,因为受过他的责罚,要么打过手心,要么罚抄过作业,所以并不听他调派,看他怎么当得下这个劳动委员。小李子刚上任时,还能多做些,但毕竟细皮嫩肉的,又没什么干活经验,一时累得难受,又受了皮外伤,就要发脾气的,指挥别的同学去干。一些同学虽念在嘴里,却故意怠工,有拿着扫帚玩的,有借上厕所逃跑的,有提着桶子一去不复返的,只留下几个抹窗玻璃的女生,呆在那里叹气儿。小李子索性将逃跑的同学记下,叫他们明天重扫,可到了明天,那些同学还是老样子,跟小李子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小李子仗着他爸是土管局局长,揪着一个同学的头发,让他扫厕所。等他看清楚这同学是谁时,他又傻眼了!原来这同学比他官还大,是班上的实权派人物,深受老师赏识,学习成绩了得。这同学是副班长王亮,个头小。小李子也只好拉下脸来,说:“清扫厕所是我的势力范围,你得听我的,课堂学习是你的势力范围,我得听你的,对吗?你还是去把厕所扫干净吧。”
要说班上的官儿,都是班主任说了算的,班主任这种官儿,是校长说了算的。一级管一级,副班长虽然无权免官,但有举荐权、否决权。副班长在小李子面前碰了一鼻子的灰,马上将小报告打到班主任那里去,说:“小李子不是当官的料,几个值日生也管不了,吃软怕硬,好强的溜走了,一点事儿也不干,稍略老实点的,小李子就让人家扫这扫那,还拿气给人家受,自己呢,只会瞎指挥,没有干实事的作风。你看看,我们这个班,自从小李子当上劳动委员,已经有四个星期没拿到卫生红旗了。”
副班长王亮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班主任罢免小李子的官,贬为平民。
可小李子做人也不是太差,晓得拉拢人,结党派,得人心。小李子跟班上的文艺委员、宣传委员关系好得很,这两个委员都是女生,女生好吃,嘴馋。小李子家呢,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他拿好吃好玩的,讨好这两位女委员,让她们在班主任面前说好话。班主任也是个女的,听了女生的话儿,就觉得副班长的话儿有些偏激。尤其是宣传委员说了一句致命的话儿:“副班长王亮呀,虽说成绩拔尖,但私心太强,心胸狭窄,人家小李子叫他扫厕所,纯粹是为了班级工作,他呢,一心想报复人家,看人家不顺眼,按说,班干部应当起带头作用,配合小李子把卫生工作抓好,但王亮显然不是这样做的。”
班主任在班上作了民意测试,普遍反映小李子还不错,这应当归功于小李子从家里带来的那些好吃好玩的。于是副班长王亮受了批评,贬为思想品德课代表,手上的权力变小了。而小李子呢,由劳动委员升为班主任助理,相当于班上的财政部长,管辖班委的进出帐目。
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班主任有权处罚学生,既然是处罚,大多数时候跟钱挂钩,多的时候一两块,少的时候五角一角,罚没来的钱,就交给班主任助理管理。这些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以用来奖励成绩好的学生,奖励遵守纪律的学生,奖励为班级作贡献的学生。但至于奖给谁,小李子有发言权,因为钱掌握在他的手上。班上扔弃的废纸、塑料瓶子、旧书旧练习本,也可以卖钱,这些值钱的东西由专门人员收集,由小李子统一外卖,然后把收入记在班费里,留作他用。另外,班上参赛、参加集体活动,也能拿到奖品、奖金,归小李子管理。
小李子有个毛病,公家的钱私人的钱不分,或分得不清楚,因为他家有钱,有时拿私钱充公了,这些账目每周都要向全班学生作公布的。班上学生听得班费有两百多块,到了下一周,班费却只有三十几块,怎么回事,用得了那么钱吗?具体用在什么地方?这需要小李子作详细解释,小李子解释不到位,班上学生自然不服,难道说小李子贪污了?于是一纸诉状告到班主任那里,是好几个班委的连名上书,想把小李子置之死地。班会课上,班主任亲自参与,来查班级账目,结果发现很大漏洞,小李子数学学得不太好,有时加法运算也要出错,二十三加三十八,等于五十一!这怎么行?一大笔钱去了哪里,小李子说不出细节,很多同学说,小李子私自拿班费去讨人情,也有同学说,小李子奖励同学有私心,偏袒跟他关系铁的同学。最糟糕的一件事儿是,新任纪律委员在一个学生的文具盒里,发现了两张二十块的纸币,据这位学生交代,他是在小李子的文具盒里偷来的。天啊,班级保险柜里丢了巨额资金,小李子还蒙在鼓里,简直不可救药!最后,班主任反复核算收支金额,就是对不上数儿,收入比支出多出一百多块钱,而手上现金有两百来块,这两百来块是怎么来的?经过盘问,才得知小李子把自己家里的钱也放在公家费用里。虽然这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但班主任还是没有饶恕小李子,直接将小李子从班委会踢出,贬为平民,永不再用。受牵连的还有文艺委员和宣传委员,当初不是两个女委员替小李子说话,小李子也当不了班主任助理。与此同时,王亮由思想品德科代表普升为学习委员,打了一个翻身仗,离开人大,进入常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