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梦中潜藏鸿鹄志

    “鸢鸢,你在这里歇歇,我和靖边娃去菜地看看。”李略拍了拍唐曦鸢的小脑袋。

    “嗯。”

    李略和唐靖边两人刚刚走到菜地,这时从菜地的另一边过来一人,看到他,李略的脚步不由得停住。

    那人脸皮上尽是疙瘩,双眼外鼓,大嘴前凸,褐色隐花的绸布直裰盖不住高高挺起的肚腩。乍一看去,活脱脱一只秋后将要冬眠的胖蛤蟆。人能长出这幅模样也是难得。李略通过前身的记忆认得他,正是不断撺掇着老郑卖田的唐硕。

    唐硕是唐家堡外堡排第一的大户,脸上疙疙瘩瘩如同翻转过来的石榴皮,像个癞蛤蟆一般,其人在外堡名声并不好,就如他的外貌一样恶心,透着一股卑鄙。但他却跟唐无乐这厮混的贼好。

    那日问道坡山神庙事件,唐硕其实是主谋,因为他觊觎李略家在饮露峡的这几亩良田,主要是这几亩田的周围全是唐硕家的,他想把饮露河沿岸的田地连成一片,所以就利用唐无乐刚愎自用,藐视外堡人的性子,来迫害死爹死娘没几年的李略。

    也许是受到身体原主的影响,也许还有这段时间里了解到内情的原因,李略对他全无半点好感。为了一块土地,恨不得杀人放火,不论前生后世的哪一个时代,总是有这样的人。如果不是落到自己头上,李略对此本不会在意。可唐硕通过近乎于诈欺的手段,将自家的田宅一点点的搜刮到自己手中。李略已经在心底立誓,日后肯定是要一报还一报的。还有唐无乐助纣为虐!

    在仇人面前,李略却更加斯文有礼,他冲唐硕拱了拱手,行礼问好:“硕大家,多日不见,一向可好?”

    “李…李幺儿啊!好,好,都好。”唐硕有些狼狈的应答道。他的声音如公鸭一般沙哑难听,投过来的眼神不知为何却甚是怨毒。

    唐硕的表情,李略看在眼底。他有些纳闷,唐硕已经如愿以偿将家里的田宅都刮了去,自家恨他理所当然,但他恨自己,却是从何说起?……难道真的就差自家那半座院子和这几亩菜田?!

    李略冲着唐硕又正正经经的一拱手,摆出一副真心诚意的模样:“小侄一病半月,其间家中这些田地多蒙硕大家‘照拂’。等他日有闲,必摆酒致谢。还望届时大家你不要推辞。”

    “好说,好说!”唐硕眉头一皱,这李家的独苗原本仗着自家父亲是个武举人,只是有些傲气,不太爱搭理人。没想到被唐无乐打伤,痊愈后却变得伶牙俐齿。

    李略一双凹陷下去的眼睛被浓黑如墨修长如刀的双眉衬着,愈显得幽深难测,盯着唐硕让他浑身都不自在。

    唐硕不耐烦的样子李略看得分明,能让仇家不痛快的事他一向很乐意去做,而且还有件事他也想要弄清楚。

    “硕大家,那这饮露峡的菜田……”李略开门见山的刚提了个头,就看到唐硕眼中的凶光顿时狠了三分,他心里有了数,分明是戳到了症结上。

    “这个过几日再说!”唐硕爆般的吼了一句,扭过头,转身就往唐家集方向走去。他心中暗恨,这小子痊愈得这么快作甚?再病个半月,让老郑去当铺把地当了,他哪还会需要担心什么。

    盯着唐硕远去的背影,李略冷哼一声,唐硕眼中的凶光他也看见了,但自己已经病好,不论唐硕和唐无乐能玩出什么花样,他都有能力去应对。

    到了傍晚,老郑挑着箩筐一身疲惫的回来了。他上提着个坛子,闻着有酒味,但里面装的却是酒糟,箩筐里则放着十副肉脯用荷叶包着,这是束修之一。进门后,他递于迎上来的李略:“十副肉脯先收着,剩下的五样束修我明天再去唐家集淘淘。咱们先做晚饭吧。”

    “好的!郑叔。我去生火。”李略接过肉脯。

    与这个时代的普通农民们一样,李略家平日里的菜谱很是朴素单调,满满一碗看不到几滴油腥的素汤饼——其实就是面条,只不过唐宋时凡是跟面食有关的食物都要缀个‘饼’字——再加上几个蒸饼。其实呢,也就是后世的馒头。至于此时的馒头,其中夹有肉馅,乃是后世的肉包子;菜包则唤作素馒头。

    作为下饭的配菜,是几碟各色腌菜——自家种出来的新鲜蔬菜自己都舍不得吃,皆是那到唐家集卖去换钱。

    做汤饼和蒸饼的面粉都是一斗麦子磨出九升半的粗面,连壳子都磨在里面,而不是那种把麦子磨得只剩一半的白细面。这样的一餐能填饱肚子,却也没什么滋味可言,何况还是一日两餐,每日总有半天时间肚子咕咕在叫。

    此时的普通人家,也都是跟李家一般无二。原本李家还算殷实,至少每隔十天半月,入城卖了菜之后,都能买些酒肉犒劳下自己。但如今家里骤穷,肉就算买来也是给李略补身子的,老郑想打个一角酒来过过干瘾,也是舍不得费那份钱。

    而是在惯熟的酒坊那里讨了些不要钱的酒糟回来,用开水灌进只老酒壶中,咂吧咂吧味道,解解酒馋。不过自己吃得虽都是粗食,可看着李略很有精神的大口大口的吃饭,老郑却是眉开眼笑。

    “阿略啊!要是先君泉下有知,知道你被唐傲侠收为徒弟,他可是很高兴的。”老郑笑道。

    “郑叔,俺爹真是武举人?”李略凭借记忆努力回想。

    “没错,是武举人。这事情等你长大了再告诉你吧。现在的要紧事就是进入内堡,这样才能使得让自己变得更强---你要以先君为榜样啊!至少要练个武举人出来。”

    当夜李略做了一个梦:“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一个衣着单薄的少年紧抿着嘴唇,正在一张劣质的草纸上专心练字。

    他的神情专注,虽然寒风打在身上,但却毫无所觉。这个少年大约五六岁,虽然年纪不大,却有着同龄人难有的成熟。

    “一定要刻苦读书,以后要考科举,出人头地……唐家堡,我是一刻都待不下去了。”

    良久,李略惊醒过来,脑海中浮现起许多的往事。原来的李略本是个小少爷,过着令人艳羡的富贵生活。然而一场变故,父母双双去世,年仅七岁的他从此变得无依无靠,在族中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

    本来应该是最亲的族人,反而成了打压他最厉害的人;先是家产引起了叔叔婶婶们的觊觎,接着又从住的地方被赶了出来,他和老仆人就逃到了唐家堡。

    在过去的这几年,不止宗族里的人打压他,连下人面也敢在他面前指桑骂槐,冷嘲热讽。

    小李略见尽了人情的冷暖,也见尽了世态的炎凉。

    尽管处境艰难,不过小李略却从没放弃希望。他一直告诉自己,生活中的一切,就是对自己的磨练。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这四句话就是他对自己的勉励,也是他练字时写得最多的字句。

    “真是个倔强的少年啊!”李略揉了揉太阳穴:“若能在唐家堡站得住脚我愿意替你去科举童生试,毕竟你的命续给了我。”

    文科举童生试是大唐三年一度的盛事。

    大唐物鼎文华,人才众多,实力强大。每年的这个时候,竞争都会极其激烈。到时候有来自渝州十里八乡几万多的学子参加考试,而且最后只取其中的三名。

    “只可惜啊,这副身体的根骨太差,要不然直接参加武科举,考取武童生就可以了,用不着这么麻烦。”

    李略回过神来,叹了口气,眼中微微有些怅然。

    这几天李略和唐傲侠接触后发现这个位面的世界是“武道封神”的世界!传闻中那些强大的武者能够肉身成圣,精气狼烟,拘山拿岳,上穷碧落下黄泉,甚至创世造物,成神成魔。

    而当今皇朝更是武圣如云,甚至能够直接册封神位,建立神庙,享受香火!

    原来的李略也想练习武道,只可惜,家道中落没了银钱,买不起练功所需的药材供应。

    “传闻曾经存在过极大的文圣,能够读书成圣,谈吐之间,浩气冲天,能够令龙凤俯首,号令天地,言出法随,令人心向而往之,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恍惚中,李略想起唐傲侠说的一些野史,不禁心向往之。

    按照书中所说,在这个世界之前,其实还有另一个世界。而“文圣”就是那个时代的故事。

    这种事情太过遥远,自然也就无法印证。

    读书能不能成圣,李略不知道,不过,至少自己前世读书的二十年,是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李略失眠了,深感重生后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