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3我做了他喜欢的造型,他肯定会接受我的

    80、90后应该都知道某天王那位疯狂粉丝的追星事件,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各大新闻报纸上的重要八卦谈资,对于这位粉丝的狂热举动,现在我们看来,都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是她的精神和心理认知出现了问题。

    如果具体分析她的某个小行为,就会发现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偶尔会生出的某个念头有相似之处。其背后隐藏的个人思想观念,即‘我做了他喜欢的什么,他肯定会喜欢我。’

    人从出生到成长,从父母师长和课本知识与社会环境中会不断的完善自我认知,形成一个独特的自我概念。这个自我概念包含身体和物质、社会、精神的自我概念。

    其中身体和物质,是生物学意义上,是动物本能驱动下的身材的变化,性别的变化,以及近年来经常说的神经上的情绪变化以及性激素和荷尔蒙的变化;而社会则是指,人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周围的社会环境,包括阶层性质,价值观念,婚姻观念等等。接触的人的阶层不同,对待各种事物的价值观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精神上的,则是指通过各种可以学习掌握的新工具,继续主动性的学习和思考新知识,新的价值观,接受新的社会差异,从而形成具有独立自主思考意识的自我性格,这种性格既包括感性的喜怒哀乐,也包括独具一格的只属于自己的性格因素;

    纯粹的自我概念,可以理解为是前三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有清晰的辨别意识,个性化分明,单独的以个体为主的价值观念。

    娜娜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从小家里就很开放民主。有什么事情,爸爸妈妈都会和娜娜一起商量决定。并且父母从来不会阻止娜娜看课外书、参加社交活动等,这样不但没有影响娜娜的

    学习,反而让娜娜的眼界更加开阔。同样一件事,娜娜的想法总是会比同龄人要成熟。

    娜娜上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各项成绩都特别好的男生,偷偷向娜娜表白。虽然娜娜也对这个男生有些好感,但是她还不能确定这是不是爱,所以非常主动的和妈妈说了这件事,并且表示不会答应男生提出的请求,但是想要和男生做好朋友,互相帮助。妈妈只是给娜娜强调了男女之间应该保持适当距离,除此之外,完全相信女儿自己能处理好这件事。就是因为父母的这份信任,娜娜对青春期懵懂的异性好感做了很客观很理智的选择。

    高考过后,两人分别考上了自己喜欢的大学,而且不管是男生还是娜娜都发现自己对彼此都只是敬佩和欣赏,并没有其他的想法,两人成为了好朋友。

    娜娜从小的三观就特别正,所以她作为非浪漫主义逻辑思维人群中的一份子,所经经历的事情,和浪漫主义思维的话语者的故事形成了最鲜明的对比。

    再看一个属于浪漫主义心理的姑娘赵贺的故事:

    赵贺是一个性格内向敏感的女生,因为父母的婚姻经常出现争吵和矛盾,所以她很没有安全感,并且导致对学习无法集中注意力。上完中专后,勉强在老家找了一份工作,过着简单的生活。小时候,赵贺经常看到父母吵架之后,母亲哭着做父亲喜欢的菜,穿上父亲喜欢的衣服,然后乞求父亲原谅。

    这些事,在赵贺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此当赵贺遇到了自己喜欢的男生后,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效法父母的举措,拼命讨好男生。在她的认知里,这种行动,肯定能够得到回报。却不想,几次遇到喜欢的男生,最后都没法在一起。这让赵贺越来越内向,对自己也产生了

    深深的怀疑,最后甚至开始恐惧和异性相处,她认为一定是自己有什么难以启齿的性格缺陷。

    从娜娜和赵贺两个人的经历不难看出,各自对待爱情的方式,其实和父母亲的相处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我们每个人获取到的第一爱情观来自于父母。生活上的矛盾和争吵,会影响人的学习和性格的养成,处于一种不安全的生活环境下,人会变得自卑、内向,甚至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而在温暖开明的生长环境下,人能够快乐的学习新知识,也会对世界充满期待。

    所以,一般有着“我做了什么,他肯定会喜欢”这种爱情神逻辑的人,骨子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继而影响他们的爱情观。在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测验,测一测你的爱情观是否正常:

    1、你相信命运吗?

    是——2

    不是——3

    2、比起爱情片,你更喜欢看侦探片?是——3

    不是——4

    3、被不喜欢的人追,你也会觉得开心?

    是——4

    不是——5

    4、你是不是更喜欢穿着打扮得强势一点?

    是——5

    不是——6

    5、你觉得自己很容易就会恋爱?

    是——6

    不是——7

    6、你有想成为明星的念头?

    是——8

    不是——9

    7、你通常都会穿得很职业?

    是——10

    不是——11

    8、你的初吻已经献出去了?

    是——12

    不是——13

    9、你曾经写过情书?

    是——14

    不是——15

    10、你的生日会与另一半一起度过?

    是——16

    不是——17

    11、即使你喜欢的异性已经有了另一半,你也会向对方表白?

    是——18

    不是——14

    12、即使在喜欢的异性面前,你也会表现得态度冷淡?

    是——B

    不是—

    —E

    13、追你的异性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你仍会试着交往?

    是——F

    不是——C

    14、你觉得自己的另一半是最优秀的?

    是——D

    不是——A

    15、已经有另一半了,但是你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爱上其他人?

    是——18

    不是——13

    16、在红、黄、蓝三种颜色中,你最喜欢红色?

    是——C

    不是——D

    17、你相信一见钟情?

    是——E

    不是——B

    18、你非常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是——A

    不是——B

    A、你为了爱情不顾一切。

    你是一个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人。如果你的爱情充满阻挠,你会相信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认为只要有爱情,所有的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你深深地知道,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会给予你所需要的爱。

    B、你的恋爱经验很少。

    你的恋爱经验很少。如果你有喜欢的对象,也只是朋友关系。而且,你没什么自信心,总是在意别人的眼光。如果遇到了喜欢的人,你也会与他(她)保持一定的距离。你希望自己未来的另一半自立自强、不依赖。虽然你也许在别人眼中很放不开,但是你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找到心仪的另一半。

    C、你对别人的东西,都有很强的占有欲。

    你对别人的东西,都有很强的占有欲。你总是会任性地喜欢上不该喜欢的人。而且,你特别喜欢这样带给你的刺激感。在你眼中,有没有结果没那么重要。你喜欢的都是成熟稳重大方的人,而这样的人,一般都已经有主儿了。

    D、你爱上的人都是与你不同的两个世界的人。

    你爱上的人都是与你不同的两个世界的人。你觉得只要能欣赏他,就足够了。你的想法不太现实。你向往的,是某本小说

    中的一个人物,或者是一个电影里的角色。周围的异性,你完全看不上眼。其实,人还是要现实一些,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而不是幻想中的幸福。

    E、你非常高明,人缘很好,总会有异性喜欢你。

    你非常高明,人缘很好,总会有异性喜欢你。你的恋情,总是成功而美好的。你与人谈恋爱,总能把对方哄得很开心。

    F、你会因为同情而生发爱意。

    你会因为同情而生发爱意。恋爱中的你,扮演的是付出的角色。你非常乐于奉献,爱对方多于爱自己。这样,恋爱中的你,很充实和甜蜜呢。

    很多星座书或者测试题,并非都如我们所想是胡编乱造的。这些问题最初都是从心理学、认知学等学科的实验资料、问卷调查资料当中整理提出。每个答案,其实都对应着不同性格的人对社会环境的不同认知。

    不过这些都是个体化的差异,在爱情这个大背景下,其本质的着力点还是一致的,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第一效应,这种效应其实和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效应是一致的。

    “造就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教育中,有一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优美而文雅的谈吐。”人际交往中交谈的优劣会对他人产生很大的心理效应。用清新、自然、文雅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是受到良好训练的结果,这也包括平时环境的熏染。

    关于爱情,你做什么或有什么,他就喜欢你——这一神逻辑,是行不通的。换种说法,这一神逻辑,对应的是相对具有一定病态的感情观,是个体的认知误差所产生的逻辑谬误。

    在研究这一神逻辑对错的同时,更需要我们做的是,寻找正确的逻辑思维来界定爱情逻辑,同时警惕和正确认知神逻辑中错误与正确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