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3.你不听我的,一定会吃亏的!

    公司里有个为人热情又热心的女同事,名字叫小琪。小琪经常挂在嘴里的一句话就是:“我都告诉你了,你还这样,你怎么都不听我的?”

    同事外出谈业务打算顺路先去单位A,然后去单位B,小琪听到以后尖叫起来:“肯定是先去B啊,你去A做什么?B的事情明显更重要一些。”

    同事:“我还是先去A吧,人家等着我呢。”

    “你听我的吧,A每年才给我们多少单啊,B可是个大金主啊。我上次就是……”

    同事:“不聊了,再见。”

    后来这位同事案子在B单位谈得不够顺利,小琪又开始发言了:“我早叫过你重视B的呀,你就不听,现在好了吧。”最后唠叨到同事实在受不了:“你少说几句好吧?你怎么就知

    道我没重视人家?我重视人家还要让你先看到?”

    小琪:“你还狡辩,你上次都没听我的。”

    同事:“不聊了,再见。”

    春节过后,小琪去美容院做了个超声刀祛皱,效果很显着。于是遇到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女同事就开始推荐她的超声刀美容。

    “我跟你们说,女人过了三十岁就不要指望靠护肤品来保养了啊。我都后悔这么晚去做了,你们要趁早啊!”

    女同事A:“可是我不想做这些啊,我还没到三十岁呢。”

    “你听我的没错的,我就是做得太晚,医生都说了,这种项目早点做的话效果更好。”

    女同事A:“那以后再说吧。”

    小琪:“等你想起来的时候就晚了。”转身又对着女同事B说:“我告诉你哦,这个东西的原理是……”

    女同事B:“我也要做吗?我才二十五岁啊。”

    小琪有些恨铁不成钢:“反正你们不听我的,等年纪到了就该后悔了。”

    在公司里,小琪仿若是一个亲妈般的存在。无论大家有什么事,被她听到都一定会以过来人的身份指点江山,虽然她自己的年龄也不大,但是仿佛无所不能,生活经验算下来至少

    是个千年老妖的程度。

    有天同事路过茶水间,居然听见刚刚三十岁的小琪在劝一个四十多岁的女领导:“我跟你讲吼,如果男人这么多的猫腻,就暗示这他基本就算是出轨了,还没出轨精神应该也差不

    多有出轨的意图了。”

    而后者一脸崩溃:“事情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啊!”

    拒绝接受个体差异,努力用自有的思维去同化对方的思维,以此寻找主观上的认同

    感,一旦对方并未遵循自己的思维轨迹去做事,就会陷入一种“你怎么不听话”的沮丧状态。

    这是因为你的思维中缺乏了界限感。

    你没有明白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系统和系统之间的交互无论多么紧密都存在着界限。系统之间可以无阻碍沟通(例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黑箱理论中的输入和输出),

    但是一个系统去干扰另一个系统的运转就是越轨的无界限行为了。

    老王是一个很好的父亲,唯一不好的地方是他总是要打破界限,去干扰自己孩子独立的领域。

    老王:“你以后谈恋爱一定要找个政府部门的,最次也是事业机关单位的。”

    女儿:“我不喜欢太过于享受稳定的男朋友,生活有那么多可能性,一辈子在一个地方工作的人不适合我。”

    老王:“反正你得听我的,不然以后你后悔都来不及。”

    小月是个很好的雇主,但是她总是在干涉自己保姆阿姨的家庭生活。

    小月:“你老公还在赌钱吗?”

    保姆阿姨:“是呀,他自己赚的钱全拿去打牌了,怎么劝都不听。”

    小月:“那你怎么还不离婚?”

    保姆阿姨:“离不掉,我妈快九十岁了,受不了这个刺激,我一提离婚他就说要回家找我妈。”

    小月:“你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觉得你应该听我的早离早好。”

    保姆阿姨:“谢谢关心,但是要离婚也得等家里老人走了之后吧。”

    小月:“我前面说的话你是不是都没听明白啊,赌钱的男人真的要不得。”

    老王身为父亲,可以关心女儿的感情生活,但是不能干涉女儿喜欢的男生类型。小月身为雇主,可以关心保姆阿姨的生活是否幸福,但是对方是否离婚其实与小月并无关系。这种

    思维的同化就是一种严重的无界限行为。

    【小黑板课堂】第27讲

    依赖性自尊的“你听我的没错”

    依赖性自尊,通过获取他人的赞同,认可和重视从而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感,树立日常生活中的自信心。一旦对方对自己产生不认同,不重视的行为,就会陷入一种双方认知无法同

    步的焦虑状态。

    而努力进行思维同化,由此取得相当强烈的认同感,则是依赖性自尊建立的第一步。

    例:小悠自从怀孕后开始每天都穿着防辐射衣,朋友小婕知道以后每天都苦口婆心地让小悠脱下来,因为小婕知道防辐射衣并不能防

    辐射,而小悠所谓的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

    但是小悠却不这么认为。到最后小婕很生气地说:“我给你看了那么多篇科普资料,为你好还不听,以后我都不管你了。”

    思维不同化才是这个世界发展的驱动力

    虽然中国一直有那么一句古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包含着智慧但是以偏概全,这个道理我们在青春期结束之前就已经明白了,自己爸妈说的做的都不一定是对的。

    克拉克三大定律的第一条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年高德劭的杰出科学家说,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确的;但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也许是非常错误的。”

    就算相当有经验的专家站在你面前要求你:“不要这么去做”的时候,你也应该首先无视他的话。

    一个钢琴家和一个小提琴家凑在一起组了支乐队。钢琴家说,你必须按照我的方式来进行演奏,否则你就是错误的。这个时候会出现以下三个情况:

    1、钢琴家对小提琴家成功地进行了思维同化,最后乐队演奏出来的效果完全是钢琴家自身的风格,并没有产生两个人艺术风格和谐呼应的奇妙性。

    2、小提琴家不同意钢琴家的说法,坚持按照自己的风格进行演奏,最后出来的效果很糟糕,钢琴家说:“你看,这就是你不听我意见的下场。”

    3、小提琴家不同意钢琴家的说法,但是采纳了部分意见,在演奏的时候依然保留了自己的风格,最后演奏的效果大好。

    以上三种情况,前面两种都属于思维同化现象,在第一个情况里钢琴家对小提琴家进行了同化;第二个情况里,钢琴家和小提琴家互相进行同化失败,这两种情况都未能得到好的

    结果。人类无论从思维还是从目前发展都处于历史上最黄金的时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同的思**立运转的同时又相互碰撞,从而得到更多的新的思维。

    换个角度,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进行和接受思维的同化,那么我们最终都会变成一模一样的机器人,那些新奇的创造和疯狂的创作也就不复存在了。

    【奇葩说】

    我让你穿长裤出门你偏要穿裙子,现在感冒了是活该!

    小樱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校季舞会,学校要求男生女生都要穿正式的晚礼服出席。小樱特意早早地定做了一条小礼服打算在校季舞会上惊艳全场。

    凑巧的是在舞会要开始的那一周,天气诡异地降温了。于是小樱的妈妈每天都在提醒她:“最近降温了哦,你的裙子怕是不能再穿出去了。”

    小樱:“是室内舞会,没事的,就是出门的时候会冷一点。”

    小樱妈妈:“不然你穿一条裤子去吧?你那么多裤子,为啥非要穿裙子去参加舞会?”

    小樱:“这是学校要求,而且也是出于对活动的尊重啊。”

    小樱妈妈:“你听我一次话,会死啊?”

    小樱:“……”

    从舞会回来的第二天,小樱起床的时候打了一个小小的喷嚏被妈妈听到了。

    小樱妈妈:“我叫你穿长裤,你非不听,现在感冒了,知道我当初讲的是对的了吧?”小樱:“……”

    买什么房子?有钱去环游世界啊,一平米可以让你看到亚洲,十平米能够环游欧洲。

    芒果是一个美丽的女文青,她的业余爱好就是旅行,有钱一定要去旅行,没钱想办法省钱也要出门旅行。芒果有个好友叫梨子姑娘,梨子比较有经济头脑,工作了几年存下了一笔

    钱,再借了一些买了套房子给首付。

    每个月,梨子姑娘为房贷叫苦连天的时候,芒果都会在旁边无比清醒地说:“你说你买什么房子呢?你有这个钱都够我去环游世界了。”

    梨子:“现在不买房子,以后更买不起了。”

    芒果:“房子很重要吗?人的一生就只有两万多天,我们要抓紧时间多去见识见识这个世界。”

    梨子:“没房子,以后你住哪?”

    芒果:“人要活在当下,你买房一平米的钱够我环游东南亚了,十个平米我去欧洲转一圈都没问题,你知道出去旅游对人的意义比一套房子更大吗?”

    梨子:“不知道。”

    芒果:“你眼界活得这么狭窄,以后会后悔的。”

    十年过后,梨子的房子翻了十倍不止,她将房子换成了两百平米的豪宅。而芒果依然在四处旅行,到处宣传自己的价值观:“我告诉你们,旅行的意义一定大于一套房子。梨子住

    那么大套房子有什么用?她都不敢随便出门旅行。”

    梨子:“但是老娘有几百万的房产。”

    第八章道理都懂,但臣妾仍然做不到啊。

    看过了很多的鸡汤文化,就以为能够百毒不侵。在别人的世界里指点江山,在自己的世界里却自顾不暇,身体里的天使和撒旦频频交战。对内对外存在双标,对现实不满,却又受

    困

    于改变,知易行难。什么都明白,但最终什么都做不好。

    【Mrs.P的开场吐槽:在朋友圈里,我们都光鲜亮丽。】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国企的奇葩领导。

    有多奇葩呢?他要求他下面的全体员工每天早上喊口号,以此提升士气。

    领导是个鸡汤文化的崇拜者,从早上到晚上睡觉之前,至少要转发十条以上的各类鸡汤,什么任正非的企业价值观啊,华为的狼***啊,还有一些乔布斯、马云、马化腾等着名企

    业家的言论,虽然我们都不知道这些话到底是不是人家说的,反正看上去很有道理就对了。

    一开始我们都觉得这是个好领导啊,在国企里面还有狼***这种觉悟的领导一定可以做成大事。

    直到某天,我们因为一个合同接触到他下面的员工,才发现之前的想法通通都是幻觉。

    我:“小李你好,我们的合同已经在贵公司放了半年了,请问什么时候可以盖章?”

    小李:“那个合同领导一直没有审批,所以我也决定不了时间。”

    我:“之前的条款大家不都已经仔细对过一遍了吗?现在只剩下盖章流程了啊。”

    小李:“领导说还要对你们的项目进行调研和数据分析,最后才能定下来。”

    我:“那你们领导打算什么时候开始调研项目?需要我们怎么配合?”

    小李:“具体的我不知道啊,三个月前他就这么说了。这是正常的,你再等一等吧,这才多久?”

    我:“……”

    为了完成合作,我只好又找到那个每天都在提倡高效率,饥饿感的领导。

    我:“领导,听说在合同审批下来之前,你们还要再多做一次调研?”

    领导:“是的,双方都是第一次合作我们要谨慎处理。”

    我:“请问调研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需要配合些什么?”

    领导:“我们一直在准备,就快了,你等消息吧。”电话里传来噼里啪啦打麻将的声音:“你们住手!我糊了!哎不好意思,我这边在忙,有事你直接找小李跟进啊。”

    我一脸懵逼地挂断电话。

    说好的狼***呢?说好的高效率高执行的企业价值观呢?不由得想起一句好笑又很现实的话:在朋友圈里,我们每个人都过得光鲜亮丽。

    用在这位领导的故事里,这句话可以变成:在朋友圈里,我们所有人都是精英。而所有的道理,在发朋友圈时我们都懂,但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