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得不到你,我就要毁掉你,因为我太爱你了啊!

    从小家境一般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线城市站住了脚跟的刘先生,是我见过的最恶心的男人并且没有之一,为什么说他恶心呢?他总是能够以自己的角度为出发点,去逼迫所有

    人接受他所有想做的事。

    刘先生曾经和我的闺蜜芬芬谈了三个月的恋爱,后来分手。

    两个人在分手期间,用芬芬的话来说:“他已经成功做到了让我这辈子都不想再和任何男人交往了。”

    分手第一天,趁着芬芬下班回家打门的空档,刘先生从楼梯间冲进了芬芬的公寓,跪在客厅里整整一晚上请求芬芬不要分手:“我从来没给谁下跪过,我父母都没有,你看我是真

    的很爱你,请不要和我分手。”

    芬芬当场被吓呆了,缓过神来拿起手机就想给朋友打电话请求援助,不想却被刘先生站起来恶狠狠地夺过了手机,又跪了下去变回一脸深情:“你先答应我,我再把手机还给你……”

    面部表情比演戏还要精彩。

    考虑到人身安全,芬芬无奈之下只好同意暂缓分手。

    第二天,受到了惊吓的芬芬又再一次受到了惊吓,刘先生买了999朵玫瑰,并且拿着户口本上门求婚:“我有房有车,你嫁给我吧?”

    芬芬吓尿了:“我也有房有车,你饶了我吧?”

    刘先生:“我条件这么好,你为什么不愿意和我结婚呢?”

    芬芬:“因为我和谁结婚是要看感情基础的啊。谈三个月恋爱都受不了你的性格,以后相处一辈子怎么办?想想都很累啊。”

    刘先生:“我可以把房子都写成你的名字,我发誓一辈子对你好。”

    芬芬:“你对我好就是藏在我家门口偷袭我?”

    刘先生:“你这是什么话?你看你之前每晚加班,我是不是都给你叫宵夜了?你一日三餐一到点我是不是都在关心你吃没吃,吃了什么?你每天早上起床我都打电话向你问早安了

    吧?结婚把房子写上你的名字了吧?难道我对你还不够好吗?离开我你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人了,你真的不懂吗?”

    芬芬:“可是,我根本不需要你这样来爱我!”

    刘先生:“可是我真的

    很爱你啊,我离开你再也不会爱上别人了。”

    就这样,芬芬陷在刘先生所谓的“我爱你,你就不准和我分手”的逻辑里被折磨了一个月。终于有一天芬芬在濒临情绪崩溃的时候,咬牙搬家换掉了手机号,才彻底甩开了这个所

    谓的“世界上最爱她的男人”。

    但从此后我们这些芬芬身边的朋友都被刘先生轮流骚扰了无数遍,从一开始的“我这么爱她,她居然和我分手了。”一直到后来的:“你那个朋友就是个狼心狗肺的白眼狼,我对她

    那么好居然背叛了我。”

    我们:“你要不要去看心理医生?”

    刘先生:“你们这些她身边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全都是败类,骗子!”

    我们:“拉黑不见。”

    直到三个月前,芬芬公司的同事突然都收到了神秘的群发邮件,里面有多张涉及到芬芬隐私的偷拍镜头,连芬芬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被拍下来的。

    但是那些隐秘画面是谁偷拍又是谁放出来的,不言而喻。

    芬芬在崩溃之中报了警,虽然最后渣男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是芬芬的生活也彻底被毁了。不得不卖掉了房、车,离开这座已经奋斗了十年的城市,去到北方重新开始。

    我口渴的时候明明只想吃一个苹果就很好了,而你却偏偏塞给我一车我最讨厌的梨子,还以爱的名义强迫我必须吃完它,如果我不吃你就要伤害我,但是吃了我又会胃疼。你不了

    解什么叫胃疼,于是又拿把刀抵住我的脖子:“吃梨子是为了你好,不吃的话我就割开你的喉咙……”

    凭什么呢?

    极端逻辑——不是美的,就是丑的。不是真的,就是假的。不是善的,就是恶的。不是爱,就一定是恨。不能全部得到,就全部毁掉。以此为标准,来判断身边所有的事物。

    这位刘先生的“爱”就是极端逻辑的一种体现:“如果我爱你,你就必须要爱我,否则我们之间就只能剩下恨。”而这样的极端逻辑,往往是因为表达受挫而产生的去抑制化的状

    态——“我需要在此刻做一些强化情绪的行为来表达我此时的观点,所以我决

    定不再抑制自己的行为,否则你注意不到我对这个观点的认同度有多么强大。”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去抑制化其实是在引起大脑皮质内抑制的作用时间内,若出现一种新异刺激,则抑制暂时消失的现象。也有由于某种外加因素的影响使个体的行为抑制下降

    或丧失的可能,如酒精可以使人的行为抑制力下降,做出不当行为。当然也有可能和刘先生一样,因为他爱的人不爱他。

    【小黑板课堂】第26讲

    你想突出自己的观点,于是呈现了去抑制化的状态

    我们将因为个别事情的发生而陷入极端情绪的状态,称之为去抑制化,去抑制化分为良性,和恶性两个部分。在这里我们说的是恶性的去抑制化。因为客观场景的限制,导致你无

    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从而陷入了通过一个言行和观点来强化自己的表现力。

    例:小明的妈妈非常爱小明,有一天小明骑自行车的时候摔跤了,膝盖破了一点皮。小明妈妈赶到突然戏精附体,抱着小明嚎啕大哭,路人纷纷感叹母爱伟大。

    小明妈妈因为想要突出自己“非常爱小明”的观点,于是选择了可以突出她观点的表现方式。而在正在抑制的状态下,我们不太可能因为孩子的膝盖破了一点皮就抱着对方哭喊。

    小明妈妈的状态就是典型的“去抑制化”状态。

    用偏激去强化观点,是因为思维框架的局限

    有一部分社会学家认为,人之所以容易出现偏激状态,是因为对方的认知、学识、眼界都未能达到和普通水平正常交换信息的程度。但我们又同时发现,一些类似于气候、环境、

    动物等等慈善组织中也同样出现了极端逻辑的情况,而这部分人群无论从认知还是从眼界,大多都能够和普通水平持平,或者更高。

    一个动物保护组织的女士,因为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就向参加知名电影节上的女演员泼油漆,因为这位女演员曾经多次在重要的场合穿过皮草。被捕过后,这位女士表示一

    点都不后悔:“我完全不明白穿这些皮草对她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

    ?”

    看到这里我们大概就能明白了,所谓的偏激行为并非是因为人认知偏低(如果认知偏低,这位女士也不会常年为了保护动物而四处奔走),而是他们的认知一直都存在局限。

    低认知,我们在前面的章节里有提到过,因为生活环境和教育水平的影响,大脑的逻辑思维对这个世界和事物的理解存在一定缺陷,同时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低认知是因为知识

    水平对事物认知的结果。

    局限认知,在一定的认知范围里有相应的思维水平和逻辑处理能力,但正是因为对这件事反复思考了很多次,在主观上设立好牢不可破的思维框架,从而导致了无法接受在此框架

    外的任何结论。

    小玲和小李本来是大学同学,毕业后进入了异地恋状态。

    过了段时间,小玲觉得小李对自己很冷淡,经常不接电话不回信息,也从来不主动找自己。小玲在周末的时候买了张机票飞到小李的城市,没想到却换来一条冷冰冰的短信:“不

    好意思,我在外地考试,你先回去吧。”

    小玲对此心存怀疑,同时也相当地委屈。

    她冲到了小李的家里对着小李的父母大吵大闹:“你儿子要放弃我们之间的感情,我已经这么委曲求全了,他还一点挽回的意思都没有!”

    小李的父母都是老实人,也不善言辞:“那你可以不用委曲求全啊?”

    小玲:“我不委曲求全,我们就真的没继续的可能了。”

    小李的父母继续讲道理:“那你就不要再继续了吧,小李不值得你去付出,要是你爸妈知道你这样该多心疼你啊。”

    小玲:“你们一家人真是没一个好人!”

    小李的父母一头雾水:“所你告诉我们,到底想要我们怎么样?”

    小玲哭哭啼啼半个小时之后,终于才断断续续地说出来:“我想要小李知道我有多爱他就有多委屈。”

    在小玲的思维框架里:如果小李对自己冷淡,自己就应该要去挽回(局限认知)。如果飞到小李的城市都还挽回不了,那么代表自己的挽回力度不够,所以就冲去了小李的家里大

    闹一场(观点强化)。只

    要小李明白自己有多委曲求全了,就不会再放弃两个人的感情。

    但是她从没有考虑过,既然一个人都不爱你了,你所谓的委曲求全,连同你所有的歇斯底里不过都是一种冷眼旁观的表演。

    因为分手而坐牢的刘先生和不满男友冷对待的小玲都是如此,在恋爱的这件事上已经在主观思维里设置好了框架:我们谈恋爱了,所我们就要一直在一起。

    所以他们无法接受与思维框架相悖的观点:我们谈恋爱了,我们未必会一直在一起。

    因为无法接受这样的观点,所以才选择了通过更偏激的方式去强化自己的观点,以致于最后双方关系极度破裂。

    【奇葩说】

    我告诉你们这样是错误的,为什么不听?

    小文最近在工作中再次陷入了一种歇斯底里的崩溃状态,因为她的同事犯了一个错误。

    小文:“这件事情我老早就提醒你了啊,你为什么不听呢?”

    同事:“你当时就啰啰嗦嗦一大堆,又没有证据,我们要怎么去判断你说的对错呢?”

    小文:“是不是傻?我都告诉你们这是错的了,你们还要去做!”小文随手拿起一本书朝同事砸过去。

    同事:“不就是工作上有分歧吗,需要这样粗暴?”

    小文:“你们根本就没有听我讲话!既然你们不听我的,我反击有什么不对吗?让你们长点记性!”

    既然不喜欢吃我做的菜,那就饿着肚子吧!

    小玉是一个很好的妻子,但却是一个很糟糕的厨师。所以小玉一家都不希望她下厨做饭,因为根本没人吃得下去。

    某日小玉独自在家休假,心血来潮做了一桌子黑暗料理。小玉的丈夫小刚下班回家都惊呆了,随手指着桌子上黑乎乎的一盘:“这个是啥?”

    “烧茄子啊,你看不出来吗?”

    小刚夹起来尝了一口:“糊了哎。”

    小玉:“你试试我的鸡蛋炒番茄,没糊吧?”

    小刚:“你是不是把糖当成盐了?真的好甜啊!”

    小玉很生气,拿着盘子把菜统统都倒进了马桶:“我好心好意做饭给你吃,你不领情的话就别吃了!”

    小刚:“哎哟喂,你这是做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