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3.闺蜜来不了宴会,不过收到红包了。
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人的问题,是可以单纯通过金钱去解决的。他们常常会说:“哎,没有红包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发两个。”
做错事,发个红包解决;麻烦了别人,也发个红包解决;有什么争执,发个红包;想表达对朋友的热情,发个红包。甚至,你在追求一个女孩子的时候,对方都会抱怨你的红包为
什么是52.0而不是520,她都不好意思截图发朋友圈了啊。
思雨在半年前参加了闺蜜的婚礼,并附赠了一个大大的红包。现在接近年底了,她也要准备筹备自己的婚礼,而思雨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曾经送过红包的朋友名单列出来,
一个一个地邀请他们来参加自己的婚礼,因为她要把送出去的红包都“回本”。
很快思雨就接到了闺蜜的电话,原来闺蜜早在三个月前就定好了去夏威夷的机票,刚好自己计划旅行的时间就是思雨结婚的时间。
“真的来不了啦,机票不给改签,酒店也付过钱了,好大一笔我想退都退不了。”闺蜜在电话里表示歉意。
挂掉电话的思雨很生气,因为她觉得自己都去参加了闺蜜的婚礼,而轮到自己结婚的时候却被闺蜜放了鸽子,无论对方是不是情有可原,在自己眼里都是心存芥蒂的。
于是思雨开始渐渐疏远对方,不接对方电话,微信上聊天也爱理不理的,平时见到了也阴阳怪气没有往常那样的热情了。直到婚礼的前一周,闺蜜通过微信转来了一笔数目不菲的
大红包,并问她:“亲爱的,你不会还在生气吧?我是真的没想到你会在年底结婚,不然我怎么都不会安排出去旅行的。”
思雨收下红包,心里的的火突然灭了大半,她笑嘻嘻地发
了条语音过去:“我怎么会生你的气呢,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呀。只是你来不了我的婚礼,我觉得很遗憾。”
那语气假得令人发指。
但这个案例里的思雨是个财迷吗?并非如此,不仅不是财迷,思雨还是她所在城市的义工小组负责人,每次逢年过节,思雨都会组织一帮义工小伙伴为收容所的流浪汉们送棉被送
衣物,她自己用来做善事的金钱并不会比其他人少。
思雨之所以会因为红包而“原谅”不来参加婚礼的闺蜜,是因为她习惯性地将自己的社交成本进行了量化。你结婚,我送你红包,是一种人情的投资。那么等到下次,我结婚的时
候,你突然说不来参加,这就是一个投资失败的信号。
中国到目前为止,依然还是一个严格的量入为出的人情社会。所谓人情,就一定会包含了你来我往的交易,而衡量交易最简单的方式依然是“货币”。
这个现象不仅是老年一代,我们年轻一代依然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做建筑工程的李夏可长年在外地工地上驻守,一个月只有一两天的时间回家陪陪老婆孩子。照理说夫妻已经结婚,就不用再分彼此。但李夏可的夫人可不这么想。
“你这个周末不回来了吗?”
“回不来了,工地有事。”
“发个红包,认错谢谢。”
然后李夏可就发过去一个大大的红包表达自己工作繁忙忽略了家庭的歉意,这样的“认错红包”,李夏可每个月大概要发十来个左右。李夏可会觉得自己被夫人敲诈了吗?不会。
因为他本身也是认可这种通过货币去解决问题的手段——既然尽不到做丈夫、父亲的责任就花钱补偿呗,这样更简单不是吗?
又例如说,我们时长会看到一些社
会新闻。某市司机交通肇事,不小心撞伤了老人。那么这个新闻下面的评论会出现一片统一的呼声:“赔死他,叫他赔钱,赔到破产。”这就是用
货币解决问题的逻辑之一。
在2017年有一个着名的交通肇事案,受害者最终伤重不治。而受害者家属在网络上发声,通过法律,舆论等他们能够想到的一切办法将肇事司机曝光,最终也只为了一件事:“因
为他们家没有把应该赔偿的钱给我们,居然还想抵赖不付钱!”然而,在舆论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支持了家属的这个论点——找对方麻烦,是因为对方居然拒绝支付赔偿金。
所以我下面的话也许会显得很圣母,但也是事实:获得货币赔偿后,受害者就会起死回生了吗?并不会,但从某方面来说,家属会觉得他们得到了可量化的补偿,并且这个量化的
数值是可接受的。那么其他的事情——例如肇事者是否获得了应有的惩罚,我们如何去避免更多人因为交通肇事而受到伤害等等,也就不足为道了。
当我们失去的部分变成一串可观的数字,那么人命也就显得不那么要紧了——反正人都死了,怎么做也救不回来呀。
【小黑板课堂】第3讲
货币量化价值
认为凡是都可以通过货币去解决,没有钱办不到的事,如果有那就是钱还给得不够多。这就是典型的使用货币去量化价值的一个伪逻辑。但在这个世界上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还是
有很多的,例如亲情,真爱,健康。
将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进行量化本身就是一个神逻辑。
例:小王学习成绩全校倒数第一,但是想进市里的重点中学,小王爸爸准备了十万块钱,想要拖关系买一个学位。在小王爸爸眼
里,学位是可以用货币进行量化的,如果十万买不到
学位,就二十万,二十万买不到用三十万也有可能买得到。
计算在人类情感关系中的本质地位
人类的情感,是自古以来所有文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都想阐述清楚的一个论题。我们在这里可以将情感这个命题下降到一个更简单的角度,情感就是计算机语
言中的0和1,而人类则是对情感语言的接收机制和反馈机制的主体。这个主体是有信息通道容量的,容量值取决于个人的认知、生活经验、思维走向。
假设当某件情感关系发生时,主体一号依次反馈出的情感信息分别为:
000,001,010,011,100,101,110,111,而主体二号的接收机制选择性接收了:000,001,010因为这三条信息是最先到达的,而剩下的011,100,101,110,111则因为主体的通道容量有限,
被丢失或者延迟抵达。这个时候,主体二号只会在第一时间针对000,001,010三条信息作出反馈。剩下的没有被及时接收或反馈的信息,我们姑且可以称为主体二号的情感冗余信息,
因为它降低了主体之间情感交换的计算效率。但是当这些情感冗余信息累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人际关系的沟通是一定产生影响的。
这就是我们在所有情感关系让计算代替判断的一个本质。数字化的货币价值是我们作为独立的主体能够首先接受到的信号,而其他隐形的情感信息则很容易被判断成为信息交换中
的冗余。所谓量出未入的计算里,其实我们丢失的不仅仅是降低沟通效率的无效信息,而冗余信息
本身就带有巨大的社交价值。
【奇葩说】
你看隔壁小王又买保健品回来了,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正在医院做内科医生的安小涵周末回父母家的时候又被批评了。
“你看啊,隔壁小王每次回来看父母都是大包大包的保健品,有降血压的,有降血脂的。你就不知道心疼心疼你爸妈,也买点呢?”
“妈,那些保健品都是骗人的,没有用,改善血压血脂的方法就是多吃菜多运动。”
“不管有没有用,人家孩子都有那个心。你连这个心都没有呢?”
安小涵继续不甘示弱地解释:“你看啊,那些保健品买回来,你吃了没用,而且还白花钱了。我不如把钱留着带你出去旅游呢。”
“不管这件事有没有用,你连这个钱都没花,还有资格批评别人花钱做错了事吗?”
我和她分手了,是不是应该给她补偿青春损失费?
小金这天愁眉苦脸地到处找人借钱,不知情的人都纷纷以为是他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七嘴八舌地问了半天后才弄明白,原来是小金和恋爱了十年的女友分手,想凑一些分手费给对
方。
“好歹也跟我了十年啊,最好的青春都给我了,补偿一点也是应该的。”
我听完哑然:“可是,你最好的青春不也给了她吗?”
“那不一样,她是女孩子。”
“就算你现在给了她一笔钱,她能够回到十年前吗?”
“不能,但至少也算是补偿啊。”
在后来的对话里,小金反反复复地强调对方是女孩子,自己应该要在这十年里做出一些金钱上的补偿,但一直说不出原因为什么要补偿对方。在小金的逻辑里,他觉得自己亏欠了
女方,要弥补,而他能够想到的唯一去弥补对方的方法就是可量化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