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化石地
你肯定想象不到,5.3亿年前的寒武纪,地球生命曾在玉溪市澄江县上演过集体爆发的壮观场景。如果你是科学爱好者,对生命的起源充满探索欲,澄江化石之旅定会令你大开眼界、大呼过瘾。
2012年7月1日,中国澄江化石地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这一天,距离澄江化石地在澄江县城以东的帽天山被发现,刚好28年。
对大多数国人而言,澄江是个陌生的地方。在众多挤破头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长队中,澄江化石地也显得有些默默无闻。那么,澄江化石地为什么能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呢?
专家说,澄江化石距今5.3亿年,被誉为
“20世纪最惊人的古生物发现之一”。
寒武纪早期,种类繁多的多细胞动物突然在海洋里大量出现。澄江化石群记录了这段特殊时期生物群的全貌,成为迄今地球上发现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例证。
澄江化石地共涵盖16个门类、200余个物种,这在世界同类化石地中极为罕见,成为动物界多个门类多样性起源的直接证据,对回答生命演化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
抚仙湖虫,成虫最长约11厘米,腿肢多达35-45对,是节肢动物的祖先;奇虾,身体最前端有一对分节的、具刺状构造的大抓肢,目前普遍认为可能和节肢动物具有
较近的亲缘关系,或者是圆神经动物中的一个绝灭分支;昆明鱼,是仅发现于澄江化石群中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被称为“天下第一鱼”……这些亿万年前的早期生物似乎穿越了时空,“活”在今人眼前。
如今,游客想要一睹澄江化石的真实面貌,有两个选择:一是去帽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可以亲临澄江动物群化石发现点一探究竟;二是就在澄江县城中心,一座拥有两个展厅、总面积400余平方米的化石地展览馆已经免费向游客开放。
由于帽天山和澄江县城都在抚仙湖边,游客可以按照澄江县城(化石地展览馆)-帽天山-抚仙湖的线路,规划游览行程,既有山水胜迹,又有科普探秘,会
是一段完美的旅程。
帽天山
帽天山位于抚仙湖东北岸,澄江县城东南6千米处,距昆明市区60千米,距玉溪市红塔区87千米,是1984年澄江动物化石群被发现的地方。如今,这里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家地质公园,有寒武纪化石保护区、澄江动物群化石发现点等景点,现已对游客开放,但参观游览的人并不多,可能与交通不便有很大关系。
目前,没有公共交通可以直达,乘坐公交车在东鸡哨村下车后还需步行约4千米山路。所以,最好是自驾游前往,也可以选择从县城租车往返。
澄江化石地展览馆
如果觉得太远,不想去帽天山,路过澄江县城时,可以顺道参观澄江化石地展览
馆。展览馆目前设有中心展厅、精品厅、恐龙厅和放映厅。其中,中心展厅主要以图文、模型等方式介绍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以及寒武纪大爆发和地球早期生命演化概貌;精品厅里则展示了部分珍贵的化石标本。看完展览馆,不足一个小时,就可以对澄江动物化石群有个大概的了解。
顺道一游
澄江坝区产藕。每年七八月间,从县城澄江化石地展览馆通往帽天山的公路两旁,就会呈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开车经过,如在画中。
味道
澄江荷藕以肥壮、粉多、味浓而广受欢迎。以鲜藕为原料加工制成的澄江藕粉,醇甜清香,细腻滑润,是当地的传统特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