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画动物
张大千 / 文
画动物,必须懂得生理的解剖,然后才观察它的皮毛筋肉。不懂得解剖,画起来就会错误百出了。先了解解剖,再去写生,这是第一要义。若不写生,仅凭师授或只是临摹那是很难成功的。开元时韩干画马,明皇叫他以陈闳做老师,韩干不接受诏旨,奏道:天闲万马才是臣的老师。这便是说明他要实地观察写生的意思。北宋的易元吉以画花竹、禽兽着称,尤其擅长画獐猿,不仅自己养有珍禽与兽,而且不畏艰险隐身林莽观察鸟兽动态,得它的自然。
先仲兄善孖,他爱虎因而豢虎、画虎,他平生养过两只老虎,一只是在四川,时间养得比较长久,后来因为牛肉不易买,老虎又不吃素,不得已饲以猪肉,养到三年多那个老虎就生痰死了;寓居苏州网师园的时候所养的一个,是抗战时在山西殉职的郝梦龄司令所赠,那虎儿才生出来六个月,先兄爱到极点,胜过于爱他的儿子,不加锁链、不关于笼子里,驯服过于猫
犬,先兄天天和它盘旋,观其一切动态,心领神会,所以写来没有不出神入化的。先兄在英国时,罗斯福总统在白宫专筵招待他,先兄即席挥毫画了二十八只老虎,题“中国怒吼了”。把所有在旁看画的人,都看得呆了。所以我举出韩干、易元吉、先兄三位来就是证明,写生是最重要的。
我爱画马、画猿、画犬,因之也爱养马、养猿、养犬,现在我投荒南美,犬、马的喜好不能够再有,但还养了猿子十几头呢!
鸟兽有些是不宜入画的,如豺狼、鸱鸮这些东西,容易启发人的不良观感,猿猴同称,但猴的举动轻率,面容丑恶。
画人物,别为释道、先贤、宫闱、隐逸、仕女、婴儿,这些部门,工笔写意都可以。画人物先要了解一些相人术,无论中西大概都是以习惯相法来判别人的贤愚与善恶。譬如戏剧里,凡饰演奸佞贼盗的角色,只要一出场,略一举动,不用说明,观相就可以看出他不是善类。那么能够了解相人术,画起来
岂不更容易吗?譬如画古圣、先贤、天神,画成了一种寒酸和丑怪的样子,画高人、逸士、贞烈、淑媛,画成了一副伧野和**的面孔,或者将一个长寿的人画成短命相,岂不是滑稽?所以我一再说:能懂得一些相人术,多少有一些依据,就不会太离谱了。如果要画屈原和文天祥,在他们的相貌上,应该发现气节与正义,但绝不可因他是大夫和丞相,画成富贵中人的相貌。这是拿视觉引动人到思想,也便是古人所讲的骨法了。
画人物最重要的是精神。形态是指整个身体,精神是内心的表露。在中国传统人物的画法上,要将感情在脸上含蓄地现出,才令人看了生内心的共鸣,这个当然是很不容易。然而下过死功夫,自然是会成功的。杜工部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学画也要这样苦练才对。画时无论任何部分,须先用淡墨勾成轮廓,若工笔则先须用柳炭朽之,由面部起先画鼻头,次画人中,再次画口唇、画两眼、画面部的轮廓
、画两耳、画鬓发等。画全体完成以后,始画须眉,须眉宜疏淡不宜浓密,所有淡墨线条上最后加一道焦墨。运笔要有转折虚实才可表现出阴阳凹凸。有时淡墨线条不十分准确,待焦墨线条改正。若是工笔着色,一样得用淡墨打底,然后用淡赭石烘托面部,再用深赭石在淡墨上钩线,衣褶如果用重色,石青、石绿那就用花青勾头一道,深花青勾第二道,朱砂用岱赭或胭脂勾它。不论脸及衣褶的线条都要明显,不可含糊没有交代。巾帻用墨或石青,鞋头用朱砂或石青或水墨都可以,看他的身份斟酌来用。画人身的比例,有一个传统的方法,所谓行七坐五盘三半。就是说站起的人除了头部之外,身材之长恰恰等于本人七个头,新时代的标准美人,八头身高比例之说,哪知我们中国早已发明若干年了。
记得少年时读《西厢记》,有金圣叹引用的一段故事,真是画人物的度人金针,抄在下面:“昔有二人于玄元皇帝殿中,赌画东西两
壁,相戒互不许窃窥,至几日,各画最前幡幢毕,则易而一视之。又至几日,又画寅周旄钺毕,又易而一视之。又至几日,又画近身缨笏毕,又易而一视之。又至几日,又画陪辇诸天毕,又易而共视。西人忽向东壁咥然一笑,东人殊不计也,殆明并画天尊已毕,又易而共视,而后西人投笔大哭,拜不敢起。盖东壁所画最前人物便作西壁中间人物,中间人物却作近身人物,近身人物竟作陪辇人物,西人计之,彼今不得不将天尊人物作陪辇人物矣。以后又将何等人物作天尊人物耶?谓其必至技穷,故不觉失笑!却不谓东人胸中,乃别自有其日角、月表、龙章、凤姿,超于尘埃之外,惶惶然一天尊,于是便自后至前,一路人物尽高一层。”倘能细细领略这段文章,我想要画人天诸相当不至于太难吧!画西壁的那一位,虽然是逊画东壁的人一些,他还肯自己认输,也不失真艺人的风度。最怕是只知别人眼中有刺,不知道自己眼中有一段梁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