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这位神秘凶手的原名叫厄尔·纳尔逊,是美国人,信仰***。他生于1**7年5月12日,是英国人与西班牙人的混血。

    他的身世颇为坎坷,他出生在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名叫纳帕的小镇上。薄命的母亲当时只有20岁,生产之后仅仅过了七个月便离世了。他那在铁路上工作的父亲,也只与他相依相伴了大约一年的时间,也撒手人寰。伯母莉莲·费边收养了他,成为他的法定监护人。

    关于他的怪癖,他的伯母是这样描述的:

    “幼年时期的厄尔就有着频繁换装的怪癖,并且他似乎从来不在乎衣服的新旧。有好几次他穿着刚买的衣服出门,回来的时候身上穿着我从没见过的破衣服,他告诉我,新衣服已经被他卖给别人了。大约在他17岁的那年深冬,外面天气很冷,他穿着毛衣出门,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忽然把身上的毛衣卖给收旧货的人,回来的时候已经冻得不成样子。其实他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怪癖,就是喜欢仰望天空。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他都会保持这样的习惯,抬起头看着天或者是看着屋顶的某个地方,保持一种脖子微微向后仰着的姿态。这么多年来,他并没有始终跟我一起生活,偶尔消失个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都有,我也从未试图寻找。他总是自己会回来,在未知的某一天。至于他究竟为什么出去,出去做什么,他从来不提,我当然并不想多问。偶尔他也会做出一些怪异的举动,以某种愚笨的方式逗乐周围的人,比如,他很热衷去做的一件事,就

    是凭借牙齿的咬合力将小型的木质家具拎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温尼伯当地私家医院的阿尔文·阿扎斯博士,负责纳尔逊的精神鉴定医师,还曾询问费边太太,他是否在饮食方面有什么怪癖,他最喜欢的食物是哪一种。

    费边太太摇摇头,表示厄尔没有什么关乎食物的怪癖,也没有什么食物是他特别喜欢或者不喜欢的。

    “只是当大家围坐在桌旁用餐的时候,他会不分场合地讲一些低级下流的话,令人很不愉快,为此我们很多人都不愿与他坐在一起。还有,他喜欢洗手间或者地下室这样阴暗的空间,经常把自己反锁在里面。除了频繁换装之外,他还热衷于各种各样能挂在衣服上的装饰物。在换装的过程中,他也喜欢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将自己装扮成街头小贩、办公室小职员、学生等等,但更多时候他喜欢穿着又破又旧的衣服,扮演街头流浪者、建筑工人等等粗鄙的人,他总是对自己的装扮很得意。”

    关于纳尔逊的审判,几乎没有耗费力气。他在温尼伯接受了为期五天的审判,对于累累罪行,他拿不出什么有力的证据为自己辩解,只是反复地强调同样的话。

    他说:“那些女人不是我杀的,我敢向上帝起誓,她们不是我杀的,不是,不是,不是!”

    然而那些与他见过面并有过接触的人,包括汉纳夫妇、赫鲁太太、商铺老板、发廊的特巴、赫法、洛维太太、费基斯、西尔弗曼等等这些人,组成了强大的证人团队。他们都证明了他的种种不正常的表现,还有在逃亡路上所表现

    出的慌乱。他们的言辞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没有反驳,只是静静地听,仿佛自己拥有强大的可以阻挡他们的气场。

    自1926年以来,他先后在美国各地和加拿大以同样的手法**并勒死了21位成年女性和一个八月大的婴儿。

    这期间,警察一直很难找到他的踪迹,他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向他们提出挑战,也因此引发了各地民众的持续关注。审判过程中,不管是在监狱门外、法院门外,还是他可能经过的街道,都有民众看热闹。有些美国人越过边境来到温尼伯,一睹这场重要审判的风采。多数人无法获得坐到法院旁听席上的资格,只能耐心等在门外。纳尔逊在被押解到达法庭时,他穿着整齐,黑色西装搭配宝蓝色的领结,鞋面擦得锃亮。

    人群开始骚动起来,他有些害怕,以至于内心生出了强烈的厌恶,好在他很快就被带进法庭旁边的临时囚室。

    面对一直“陪”在身边的警探欧塔森,他微微一笑,说道:“真是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

    围观人群的性别比例明显不平衡,女人占据了多数位置。这是一起针对女性的连环杀人案,对她们来说,心中充满了好奇与愤怒相交替的复杂感觉,同时她们也想亲眼看看这个一直躲在阴影里的凶手。于是,在法院外面层层的包围圈里,女性总是尽可能占据更有优势的区域。在看到纳尔逊的一刹那,她们高声叫喊,表达愤怒的情绪。

    纳尔逊则露出无奈的表情,还朝旁边的护卫笑了笑。

    证人中还有一位特殊的女士,在圣特·梅林医院

    工作的厄尔·芙拉。她与纳尔逊曾经是法定的夫妇,可怜的是,这位妻子并不知晓丈夫的真正身份,他们结婚时纳尔逊使用的也是化名。

    这位女士表示,自己与纳尔逊的婚姻生活只维持了短短半年。

    “他是个占有欲很强的男人,对此我觉得十分困扰。在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中,他不喜欢我与身边的男性讲话。比如当他看见我与男医生讲话,他立刻变得凶恶起来,说如果再发生这种事他会杀了我。即使是乘坐电车时,我因为买票与司机讲话,他都会露出一副黑着脸的表情,他说他希望有一天我能变成一个瞎子,那样就看不见除了他之外的男人了。”

    当然,他并不是出于强烈的爱意而做出这些事情,他也并不珍惜这个成为他生活来源的女人。最终,他没有道别就突然离开了家。

    “周围总是有人议论纷纷,他在平日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喜欢引用《圣经》中的句子,这是很怪异的行为。当然我并不否认,他熟知《圣经》中的内容,其中的句子他都能倒背如流。”

    审判过程中,美国警方也将调查结果悉数交给当地法庭,所以对于纳尔逊的判罚几乎是没有争议的,死刑才是他最好的归宿。

    可在听到法官读到审判结果的时候,纳尔逊还是稍稍变了脸色,不过很快就恢复如常。他最后的愿望是可以得到一份美食。而后,那起发生在费城的案件中被杀死的马可雷鲁太太的丈夫以及赫鲁太太房客中的考恩夫妇,都提出了想见纳尔逊最后一面。

    经过仔细考虑,警察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马可雷鲁

    先生始终难以忘记夫人惨死的样子,从而对纳尔逊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情。新闻媒体对这次会面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还拍到了双方见面时握手的照片。马可雷鲁先生表情平静,他的愿望是纳尔逊能告诉他,他的妻子是如何被害的,他迫切地想要与那些噩梦般的记忆一刀两断。

    可纳尔逊没能满足他的要求,不知道他是因为不想说,还是根本就已经记不起来了。除了礼节性的握手,他没有做出其他的回应。

    考恩夫妇的会面则显得有些悲伤,考恩太太一直鼓励自己直面这个害死花季女儿的残忍杀手,虽然她清楚这或许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守卫带他们来到纳尔逊的小囚室,透过小窗户她看见听到动静的纳尔逊站起身。她指着他问:“厄尔·纳尔逊?那个杀人犯?”

    守卫点点头。

    考恩太太没能度过这一关,她只是站在与他一门之隔的位置,精神便已经无法支撑,她的哭声响彻整个走廊。考恩先生紧紧抱住自己的妻子,同样隔着窗口直视纳尔逊,那是一种混合着愤怒、绝望与痛恨的眼光。

    不过纳尔逊并不在乎他们的表情或者动作,他向门外的两人施礼,说道:“你们都是好心的人。”

    清晨的天空灰蒙蒙的,他保持着抬头的习惯,站在绞刑架下,可以看出他还是有些紧张和害怕的。7点41分,纳尔逊被吊起。负责死亡认定的法医马卡撒足足花了11分钟来测量纳尔逊的心跳,直到肯定他再也不会醒来。

    1928年1月13日,清晨7点52分,31岁的厄尔·纳尔逊被执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