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时间回到事发当天下午15点前后,沃尔特与查理在院门口附近玩耍时,一辆普通的小马车刚好从他们眼前经过。驾车的是两个年轻男子,其中的一个跳下车,诱惑兄弟俩,说要带他们乘车去不远处的公园。
洛斯兄弟对马车很感兴趣,尽管小马车不如自家的汽车那般高级。他们没有多想,就跟着驾车人上了车。就这样,驾车人不费吹灰之力就骗走了孩子们。
一路上马车跑得很快,驾车人似乎在努力让马儿保持一种高速行进的状态。孩子们透过车窗,看到城市街道在两侧掠过,感到很开心,他们还从未以这种方式参观过城市的街道和两边的建筑还有绿地。
不多时,马车渐渐驶离市区,映入车窗的风景很明显地变换成了乡村,而并不像事先讲好的要去公园。意识到这一点的沃尔特开始觉得害怕,他放声大哭。驾车人找不到适当的办法对付沃尔特,又怕他的哭声引来周围人的注意,他们商议了两分钟,便果断地将沃尔特“请”下车,丢弃在路边。
然而查理并没有任何危机感,他仍然兴奋地在马车上挥舞着双手。就这样,沃尔特眼睁睁地看着马车驶离自己的身边,看着查理被人带走。很快,马车就消失在他的视线里了。
沃尔特的讲述虽然不能帮助人们找到查理,但却改变了整个事件的性质。对于洛斯和警察来说,已经不
再是简单地寻找丢失的孩子,而是要面对一起有预谋的诱拐案件。
中央警察厅重新做出了部署和说明,警察们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们重新投入调查和警戒,在整个费城张开包围圈,消息的传递更加频繁和紧迫。他们首先排查了有相似犯罪前科的人,而后又深入到城市角落中的那些涉黑团体盘踞的地带。连续搜索了两天之后,他们还是没能找到查理,甚至都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线索。没有人看见标志性的小马车,它载着两个驾车人和一个3岁的男孩,消失不见了。
在找到足以追踪的线索之前,洛斯和警察都毫无办法。洛斯一直没有休息,仍然穿着进家门时的那套衣服,执着守在电话前面,希望能有好消息传来。看得出,他很憔悴,脸色有些苍白,眼圈发黑,丢失爱子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不过他内心深处还是相信查理可以安全归来。他觉得,这类案犯的目的不过是为了高昂的赎金,只要他肯支付赎金,查理就可以获救。所以对他来说,凡是能用钱来化解的危机,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他并不缺少钱,凶手也明白这一点,他们会愿意用查理做砝码,来博得更多的金钱。他们不会随意对待查理,也不会将他置于危险当中。
拥有如此想法的时候,他会觉得心里稍微踏实一点。不再胡思乱想,勇敢地面对现在的处境,是他
唯一能做的事情。
同时,警察也在思考这一类的事情。比如,罪犯的意图和动态是什么?他们会以怎样的方式联络洛斯或者其他家人?对方会提出多少数额的赎金?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拿到赎金?
那时候,接到通知的洛斯太太也急忙回到了家中,与丈夫一起,静候凶手可能发来的联络消息。
很快,洛斯不满足于等待凶手的通知。他采取了主动出击的策略,利用新闻媒体传播的广泛性,向凶手表达自己的想法。那天,费城各大报纸都清晰地登载了洛斯的“紧急寻人”的广告,为了避免让凶手怀疑这是个圈套,洛斯的广告没有在内容上进行过多渲染,只是简单地表示:查理走失,我们一家人万分焦急。如果有人能找到他,我们将给予救助者价格不菲的酬谢。
一时间,查理的失踪也成为普通民众关注的焦点。
洛斯的广告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但是如果站在凶手的角度上想一想,就不难看出其中的难办之处:凶手不可能直接站出来表明自己能够找到查理,或者查理就与自己在一起,这样无疑等同于自我暴露。也因此,凶手并没有及时做出回应,尽管他们应该已经看到了铺天盖地的广告。
另一方面,洛斯也在积极跟警方交涉,希望当他与凶手做成交易的时候,警察可以放过凶手,以确保查理能安全被放回来。
但遗憾的
是,警察局不能给出这样的承诺。他们表示:
“我们非常希望洛斯先生的孩子可以平安回来,我们也明白,他身为实业家,完全可以拿出足够的钱来挽救查理的生命。身为孩子的父亲,他即使倾尽所有也可以不在乎。但是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对这类交易保持沉默,并给予凶手安全的环境,毫无疑问是在鼓励类似案件的发生。如此一来,任何人都可以依靠诱拐某个富豪的孩子来得到酬金,这简直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如果案件可以用钱的方式来解决,不依靠调查,不逮捕罪犯,不必动用法律程序来完结,这听起来真是很荒唐,法律当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不能允许任何人以任何一种方式亵渎法律。如若不然,整个社会将陷入无序的状态。”
警察的说法当然不无道理。因此,在这方面,洛斯家族与警察之间产生了意见方面的对立。
或许后来事件的走向逐渐失控与他们双方意见不合有直接的关系。也曾有人提出,可以让警察佯装同意不介入,而后当洛斯家族与凶手之间达成交易意向,双方准备交换赎金和人质的时候,将带着孩子出现的凶手抓获,平安地救出孩子。这一策略看起来两全其美,实际上很难真正一步步执行下去的。既然是这么容易就能想到的策略,凶手也必然会想到。所以,不管是洛斯家族还是警方
,都觉得这样简单的计划是骗不过凶手的。倘若凶手是精于此道的绑架犯,那么对于此类陷阱,甚至是更加复杂的陷阱都能有所察觉。因为他们经验丰富,很善于摆脱悄悄逼近的危险。他们就像森林中的动物,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敏感。他们一边按计划行动,一边观察并注意可能出现的状况,随时做好应对的准备。
几天之后,洛斯家族在报纸刊登的广告有了回馈。这原本是未曾想到的结果,洛斯以为凶手会因害怕广告是个陷阱而拒绝回应。可当他看到送来的信时,他的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信里表示,查理的确与他们一起,但是不用着急,他们将孩子照顾得很好。倘若他希望查理能平安回家,就用赎金来作为交换,而且要极其丰厚的赎金才行。一旦有人想要找回查理,他们就会撕票。所以,千万不要试图救走孩子,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是绑架犯惯用的口气和讲话模式,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写信用的纸也是随处可见的包装纸,没有任何特色。至于落款或者地址之类的信息,更是不可能找到。
不过洛斯还是无法抑制内心的兴奋之情,得到回应,也就意味着查理可以有更大的机会被救出来。因此,他几乎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决心要答应凶手的要求。他不知道如何与凶手进行联络,只能再次通过发布广告的方式来做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