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000元只是起点,去站到想站的位置

    1

    公司前不久进行薪资和岗位调整。

    以往一般是工龄较长、经验丰富的人会得以晋升,工龄尚短的新手可以涨一点薪水,但基本与晋升无缘。

    但那次调整却出乎大多数人意料,工龄超过7年的C小姐只是涨了点工资,工龄仅2年的珊瑚晋升为主管,岗位工资翻了倍。

    C小姐事后很生气地抱怨:“我带着4年的工作经验进入这家公司,从月薪3000元开始做,到现在工作了3年,才不过五六千元。凭什么一个3000元的毕业生,才工作2年,就升上去,工资比我高?这太不合理,公司也太没有人情味了。”

    C小姐去找上司Angel理论,无果。

    当晚Angel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段话:

    人生道路有多样性,家庭和事业不是对立的,也没有一种选择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

    如果选择在职场上打拼,就请面对现实,你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伴家人和孩子。如果选择回归家庭,就请放下焦虑,把家庭当成是一生的投资。

    我们要过的是一种无悔的人生。

    2

    字里行间,能够明白这次晋升的选拔机制:能者上,多劳者升。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C小姐确实资历够老,但业绩并不突出。因为对工作内容熟悉,往往不像其他同事早早来上班,提早准备一天的工作事项。

    她总会迟到,而且有各种理由。说完理由还不忘来一句:“哎呀,我就这样啦,才不在乎那100块全勤。”

    这就让其他

    同事不开心了,提前到不只是为了全勤,而是公司制度好吧?

    此外,C小姐常常请假,理由:要接儿子放学,老公出差了,婆婆不舒服……说完又来一句:“反正今天工作不多。”

    可以体谅一个人照顾家庭的情绪,但是能否在公司给你人情味时,去帮公司创造价值和利润?

    与之相比,珊瑚小姐干劲就大了。接触新的工作,她从不拒绝,为做好它,主动加班加点,从不埋怨。

    新项目下来,其余同事都沉默踌躇时,珊瑚说:“要不,我来试试?”

    因为珊瑚尽心尽力宣传和准备活动内容、物资,几个活动做下来都很成功,签单效果很好,甚至她一个人一个月就完成了其他人一个季度的业绩量。

    上司Angel说过职场上的一条规则:“你不懂,我可以教,但你不懂又不学,你有资格要什么?”

    懂的前提是尝试,除了懂,还要做。

    不想付出,舒服混日子当然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但长久下去,不能为公司创造利润的人迟早会被淘汰。

    世上不存在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只有舍与得。这个得了,那个自然需要被舍弃。

    同样是月薪3000元的起点,C小姐在埋怨和混日子的状态里得过且过,而勤劳能干的新手珊瑚却步步高升。

    天道酬勤,职场上凭本事拿薪水,这很公平。如果仅凭年龄吃饭,那世上就没有贫富差别了。

    工作时请全力以赴吧!在家时就请尽心尽力。无论哪方面,只要用心,都

    会有回报。

    3

    朋友M是导游,比我小一岁。

    然而她已在广州买房。

    得知这个消息,像极《欢乐颂》里奋斗十年的白领樊胜美,得知应勤买房时的惊讶心情:现在90后都买房啦。

    明明当年毕业时,起薪都是3000元,为什么我在职场里慢慢挪动时,M已经身怀巨款,买下房子?

    M说:“谁叫我热爱又努力?我高考填志愿就违背父母意愿,绝不选不喜欢的会计,一心填了自己热爱的旅游专业。

    “大二我就开始兼职带团,努力存首付。毕业时工作经验就有3年啦,虽然当时底薪比较低,只有3000元,但我做了代购呀!”

    M那时一个月带四五个团,全月无休,还要瞅准时机帮人“买买买”,往往一回酒店倒头就睡了。好在代购利润空间大,加上带团的提成,M轻松付了首付,开始供房。

    M把这段并不容易的经历说得轻松,好在都挺过来了,所以现在有笑谈的资本。

    供房后,M苦学英语,申请去带欧洲团,从底薪3000元,变成12000元。

    M现在是自由职业者,底薪只有1000多元,平时可以看心情接团,也有自己赚钱的门路,月收入2万……

    看到我羡慕的脸,M拍拍我的肩膀,说:“别着急,任何行业都需要积累,你那么热爱你的行业,多坚持两年,等你摸清门路,自然就有钱了。”

    4

    M的故事让我想起看过的一部励志短片:

    爷爷问明年毕业的孙女:“知

    道什么是22K吗?”

    女孩抱怨说:“知道,台湾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工资真是低得可怜,才22K台币(约等于4800元RMB),超少的。”

    爷爷说:“不要怕22K,要怕没有竞争力。”

    他提醒孙女,除了月薪22K,还有另外一个22K需要在意。他问:“你的人生还剩几天?”

    “不知道。”

    爷爷提醒:“现在女性的平均寿命是82岁,你现在22岁。”

    女孩一番思考:“大概还有21900天。”

    原来22岁的毕业生,剩下的生命却不足22K的天数。

    月薪可以涨,但剩下的生命却只会减少。你应该更害怕这个22K,过一天就少一天。这个时代不差算计,只差计算。

    爷爷提醒孙女:“在剩下不到22K的日子里,你要设计自己的人生呀。”

    比起台湾的应届毕业生平均4800元的月薪,大陆2017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为4014元。

    往前三年看数据,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月薪不过3000多元,大部分女性毕业生月薪偏低,不过3000元左右。

    几年过去,那些月薪3000元的女孩有的爬到了更高的位置,积累了自己的经验和财富,例如珊瑚,例如导游M小姐;有的却依旧原地踏步,虽然月薪数字有了变动,但是没有设计好自己的人生,在庸碌的生活里怨气满满,例如同事C小姐。

    5

    有人说,你的目光决定了你的位置。

    同样月薪3000

    元的起点,各人不同的选择,导致女孩们几年后过上不同的生活,走向不同的人生。

    短片的最后一幕,爷爷对着镜头向众人发问:“下一个10年,你要在哪里?下一个10年,你会在哪里?”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没人知道自己10年后会在哪里。

    但“要去哪里”会引导你“会去哪里”。

    我身边的朋友都印证了这一理论。

    毕业时想过安稳的生活,会选择银行、国企、公务员的职位,现在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拿着稳定的工资,过着安稳的生活。

    毕业时想创业或者想多赚钱的,有的开工作室,有的做销售,有的进入金融行业,现在他们的生活慢慢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在职场上爬到较高的位置,赚取了一定的财富,结识了很多大人物……相对的,维持这种生活需要他们比别人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

    曾经我以为他们是幸运,是受到眷顾,后来才了解那是他们马不停蹄地努力。

    月薪3000元的起点并不值得懊恼,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接下来的日子里你没有变成自己想变成的样子;可怕的是你总是今日想昨日、懊悔昨日的选择,忘记当下该做出正确的选择;可怕的是你一直抱着这个数字不放,耿耿于怀,止步不前,忘记该好好设计自己的人生。

    别忘了,月薪3000元只是一个起点,你还是可以好好努力,提升竞争力,设计好自己的人生。

    下一个10年,你要站到自己想站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