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早起,你的梦想终会成真

    1

    你有梦想,希望自己的英语可以更好,职业生涯能更上一层楼。

    你有梦想,为了自己爱的人,能去健身,变得越来越好。

    你有梦想,能有更多时间陪妈妈,那样她会很开心。

    那么怎样才能梦想成真呢?

    我们真的很想实现梦想,也有计划,但很难落实到行动!

    为这个梦想,我们做好了所有准备,买好了运动服和鞋子,我们对母亲说:“我每天给您做早餐。”

    但我们却说没有足够时间。

    如果我们每天比平常早起30分钟,每个月,我们将会比平时多出900分钟时间,那么一年就会比平常多出10950分钟。

    那么,把这些时间用来做事,用来追寻梦想,梦想就会成真。

    以上,是某着名汽车在泰国的广告。

    虽是广告,但每个画面都在描述年轻人的现状:想做很多事,想做很多改变,做好了物质上的准备,可身体太懒,起不了床,离不开舒适圈,迈不开步伐。

    想达成一件事,真的没那么难——只要每天早起半小时。

    早起30分钟看书,早起30分钟锻炼,早起30分钟做一份早餐,日积月累,一定有所成效。

    走出舒适圈,你将拥有更多。

    2

    有人赖床的理由很简单:睡不够,没精神。

    但大部分研究表明:人类睡眠时长平均理想值为7到8个小时,过少睡眠会引起身体不适,感觉无力、认知能力下降、脑部功能衰退;过多睡眠则会影响身体机制,增加患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风险。

    大多

    数人担心的“没精神”问题,只有在睡眠少于7小时才会发生。

    朝九晚六的工作者要达到每天睡7小时很简单:夜晚12点钟睡,次日7点钟起床,足够了。

    那么,如果晚上11点半睡,次日6点半起床就会比平时多出半个小时。

    如果晚上11点钟睡,次日6点起床就会比平时多出1个小时。

    早起半小时或1小时可以做什么呢?

    可以锻炼、看书、记单词、复习,做很多你想做却一直没有做的事情。

    做志愿者时认识一跑步大神——萌妹,研究生。

    萌妹一米七,腿长一米一,初见面时我感到不公,同样跑步,为啥人家的腿又长又细?

    她的常态是:早晨5:30或6点起床,日跑5~10公里,心情好了就沿校道或江边跑个半程马拉松。她的步数在朋友圈里基本排前三,每天15000步以上是常态。

    这运动量加上清淡饮食,身材能不好吗?

    萌妹就这样每天比别人早起1小时跑步,在研一暑假期间跑了国内许多城市的马拉松,因为跑步记录多,颜值高,往往成为“官兔”——主办方包吃住,免报名费,她以稳定的配速带领马拉松参与者跑步。

    萌妹很享受这种状态,学习时锻炼,放假时凭借一个爱好在各个喜欢的城市奔跑,寻找美食,同时省下一大笔钱。

    3

    作家博恩·崔西在《吃掉那只青蛙》一书中提出理论:如果你每天早上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吃掉一只活青蛙,那么接下来就没有什么事可以

    难倒你。

    吃掉活青蛙就是强调时间管理——早上起床先把重要而困难的事完成。

    现代社会,人人都很忙,人人都投身于一份工作,人人都想实现理想,但人人都把理想或“最想做的事”放在工作以后。

    然而一天的工作过后,就会想放纵,想轻松,想娱乐。

    前一阵,有“下班后4小时,拉开你和别人的距离”“下班后4小时,改变你的人生”等诸如此类的理论。

    人们有一个理想假设:只有下班后是自己的时间,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才能改变人生——这些事情集中做,效果才会更好。

    但这样的操作很难,很多人会因为下班后的聚会、加班,或突如其来的项目毁掉计划好的“下班4小时”。

    因为偶尔一次意外的“没做到”,索性就放弃了,该吃吃,该喝喝,该聚会聚会,该泡吧泡吧。

    “下班后4小时,改变你的人生”很容易流产。因为下班后,人太多,事太多,干扰因素太多。

    如果在工作来临以前,在意志还未被工作消磨以前,在别人醒来以前,你早起半小时,专注地用这半小时做你想做的事,会不会更容易达成?

    会!

    早起的半小时,没什么干扰,你的意志还坚定,你很专注,你投身想做而重要的事——会更有成就感。

    天亮以前吃掉活青蛙,你接下来的一天就容易去面对了。

    4

    那些有早起习惯的人,他们的生活井井有条,更容易达成目标或实现梦想。

    同学栗子如今在某着名大学

    读研究生。栗子当时考研的理由很简单:为了去男朋友所工作的城市,在一起。

    栗子大三认识男友林俊,男友鼓励她大四考研去他单位所在的城市,那里四季明媚,人文气息浓厚,适宜恋爱和居住。

    笔试差两分,栗子考研失败,她有些灰心。在男朋友和亲人的支持下,栗子决定再考一次。

    二次考研,栗子近乎拼命。为了能专注学习,栗子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单间,和几个共同考研的师妹建了一个群。

    每天6点钟起床签到打卡,然后开始列“每日任务”,再一项项去执行。

    列好任务,就去学校图书馆占座看书、复习。中午和师弟师妹一样去挤食堂。

    下午还是去图书馆复习,偶尔会去喜欢的老师的课堂上旁听,傍晚去操场跑2000米锻炼,让身体机能能负荷复习的压力。

    周末栗子就去兼职,赚取一些生活费,让生活丰富一些。

    栗子的生活按这个轨迹,持续近9个月。所有的教材和资料都是红红蓝蓝的标注,笔记写了满满的8本。

    笔试出来,栗子的成绩在报考学校的专业里,排名第一。

    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周末兼职的实操经验,栗子的面试成绩很乐观。

    一年的早起复习,栗子终于如愿考上那所大学,和男朋友在一起啦。

    5

    栗子说:“我可能是百万考研党里普通的一个,但最终实现了梦想——考上Y大,和男朋友真正地携手并行。”

    也会累到想放弃,但转念一想:连早睡早起我都做到了

    ,还有什么做不到?

    是的,早起——掌握的是主动选择的权利。

    写作两年,我大部分的写作时间是在早上。试过下班后写作,但身体和情绪处于疲惫状态,又常有其他人、事的干扰,思路断断续续,容易暴躁。

    后来尝试早上6:20起床,腾出至少半小时写作(通常更多),每天都写,不管记下的是心情、随笔,还是热门选题。

    早起的时光完全属于自己,无人打扰,不管在日常上班,还是旅游、出差,都基本能坚持不间断。

    这几天整理,发现竟然发表近百篇文章,没发表的心情随笔有数百篇。

    早起30分钟,真的可以改变人生。

    我曾经在工作里迷茫,生活里享乐、抱怨、后悔不断更迭。

    坚持早起写作,它一可以表达自我,倒逼我输入,增强自信;二是能赚取少许稿费,刺激写作;三是拓展我的圈子,能了解更多写作能人,不断激励自己。

    我更自信,也更乐观,养成了学习和写作的习惯。或许它们不能折现,但影响了我的心态。乐观对待生活,为梦想多一些坚持和忍耐。

    很享受这种状态,能花时间去做自己喜爱的东西,看着它一点点积累,变好。感觉,在实现梦想的路上。

    一起来早起半小时吧,这样一年,就会有至少10950分钟去专注做自己喜欢的事。

    如果你只是任青蛙待在那儿,只盯着它,事情会永远摆在那里,不会消失。

    日复一日,你在天亮以前的坚持,终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