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用努力与生活进行等价交换
1
毕业那年,姑娘小萌在一家创业公司做策划,钱少、活多、离家远,加班、熬夜、常失眠。
同学不是去了银行,就是进入教育行业;不是进入有编制的单位,就是去了福利好的民营企业。
有人劝她,创业公司很容易倒闭,还可能****,即使以上两种情况没发生,按加班程度猝死也正常,太没安全感了,辞了吧,去薪酬高一些的行业工作。
小萌不肯。
3200元工资,买五险,加班补晚餐费,小萌认为值得。
不同于其他同学,小萌虽然读的是广告策划,但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面试了好几家公司才得到这家小公司的岗位,策划部门只有她一人。
家里还有弟弟妹妹在读书,有份工作,意味着能帮家里解决弟弟妹妹生活费的问题。如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她在这个岗位上尽心尽力。
没有人带,她就请教同专业的师兄师姐;客户不满意,她就改,工作时间改不完,她就带回出租屋改;她加入各种交流群,把专业书翻来覆去地看;去外国网站学习类似的广告文案……
一年多过去,班里同学频频抱怨和跳槽之际,她的工资升到5000多元,成为部门经理,手下带了两个人,还获得公司的期权。
一些人开始羡慕她,说她眼光好,看中一家好公司一起成长。
小萌说这是运气。
其他同学工作是为了钱,更多的钱,她
当然也为了钱,不过知道自己的本事,文案策划自己喜欢,苦点累点也是暂时的,还有些盼头。
如果当时辞职转行,不知道那条看似能赚很多钱的路在哪天被自己堵死。万一辞职没有工作,她下个月就没钱吃饭,连带弟妹一起挨饿。
那份工作给她最大的安全感是在都市里的生存权,而她也坚信每一分努力,都会在下个月的业绩考核里体现出来。
有份工作养活自己,越努力生活就会越好,这是小萌的安全感,庆幸的是她用很短时间就看到效果。
2
舍友阿C,一年多的遭遇用命途多舛形容也不为过。
本来在一线城市做着3000元月薪的文案策划,试用期一过,家里出现变故,不得不辞职回家照顾生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家庭经济拮据,她就在当地某一媒介找了个摄像工作。
中午用40分钟骑摩托车回家煮饭给家人吃,再骑车回市区上班。
她说,她最害怕领导开会,那意味着不能及时回家煮饭,家人将挨饿。
晚上常常加班,阿C骑车从市区返回村里,经过一片荒地,尽管长得安全,但她很担心黑夜里歹徒不知道自己的真面目,动了邪念。
那日子过得真叫提心吊胆。
尽管如此,她每天还是笑嘻嘻地给我们讲段子。
一次,她带母亲来复诊。把母亲在医院安顿好后,我们一起吃了个饭。
阿C说,她下个月要辞职
了。该死的老板明知道她过了试用期,还给她2500元的试用薪水。她笑着说自己发现了一个秘密:“毕业大半年,我总在试用期,无限轮回的感觉,而且薪水从来不超过3000元……你们等我,我一定会回来的。”
看她满是酒气的脸,我笑着笑着,忽然就觉得很难过。
一个朋友问她:“如果你家庭一直这样怎么办?你要一直这样吗?”
阿C回答:“走一步是一步,我不相信还能坏到哪里去。等着呀,会好起来的。”
当时好怕阿C好起来的日子遥遥无期,但又无比愧疚,自己总喊着工作辛苦,任务忽然下来,没有个人时间,工资不高,福利不好,没有安全感。比起阿C这动荡不安的生活,这算个屁。
庆幸的是,如今阿C在家乡一家报社稳定下来了。每天要完成采访写稿的任务,但工作时间自由,薪水尚可,这很对她的胃口。
她笑着说:“看到那么多媒体人猝死的消息,怕命不久矣。”
我说:“不怕,一看就知道你命硬。”
阿C身上就是有一种“困难扑面而来,困难迎刃而解”的霸气。
我笃信她身上那股乐观、努力、坚韧的力量。
所幸生活还没有亏待她,母亲的病好转了,自己也不用动不动请假带母亲看病,弟弟上学后,她不用再害怕不回去煮饭饿到他。她在工作上因为专业对口,学有所长,也有些成绩,
一切都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她的生活可算跟我们这些吃饭睡觉谈恋爱,上班加班谈理想的小青年无异。
用她的话说:还来得及去浪。
很喜欢《岁月神偷》里吴君如说的那句:做人总要信。
阿C把这句话实践了一遍,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走了。
然后,我也告诉自己,做人总要信,总要信那么努力的自己会改善一些什么,总要信,生活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3
人们惧怕不稳定,所以人们惧怕不安全,所以人们总有着固执的习惯。
几米说:“习惯让人有种莫名的安全感,因为,循着喜欢的轨迹,你会看到相同的风景,走相同的路,到达同样的地点,做同样的工作。”
可你不知道这种安全感会让你错失什么。
过年聚会时,在县城银行工作的小兰说,她辞职了。
我们很惊讶,不是当初无数次筛选考核才击败百余位对手进入银行岗位的吗?不是说待遇福利一级好吗?怎么会那么轻易就辞职?
小兰很无奈地笑了:“你们不知道,我工作福利并没那么好。工作是早上9点钟到晚上7点钟,写着是5点钟下班,但下班后还要清点。每个月几十万的存款业务考核从没达标……”
“那你会因为这个被炒吗?”大家问。
“不会。”
“关键是我的工作太无聊了,银行里大多是年纪四五十岁的大叔大婶,老龄化很严重,没人跟我玩。
你们都在大城市里打拼,我每天就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我每天上班就像被禁锢了一样,不能走出门口,一点也不自由。有天上班时,天气很冷,我很清闲。透过玻璃窗,我看到外面阳光很好,我想去晒晒太阳,可是我不能。哪怕闲得发慌,也不能走出去,只能蜷缩在那个阴暗的角落眼巴巴看着外面的阳光,觉得好难过。”
“那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办?”大家问。
“我想去广州,去做媒体工作,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中。我不怕吃苦,就怕不自由。”
后来还得知,因为与男友异地,在聚会前两个月,小兰已与男友分手。
我突然明白,以自由之名辞职的小兰,怕的或许不是不自由,而是比起同龄人,她发现自己走得慢了。这才是她最大的不安全感。或许也正是那股不安全感,以及未知的可能性,让她想在能折腾时多折腾一会儿吧。
阿C说过一句:一寸安逸一寸肉。
获得安全感跟减肥一样,压根没有捷径可言。唯有马不停蹄地往前奔去,才有机会摆脱生活不时倾泻下来的泥石流,才有可能在动荡不安的巨变洪流中站稳脚跟,才能在生活向你讨价还价时,有资本来个等价交换。
唯有不停努力,才有笑对生活的安全感。
如果此刻生活动荡不安,你感到辛苦,却内心充盈,恭喜你,你正在用努力获得与生活等价交换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