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主动尝试,就不知道自己多勇敢

    1

    敏敏跟我说,打算年底去趟泰国,回去见一些人,做一些事。

    前不久她才在国内游完一遍,相片里娇艳的容颜元气满满。和以前一样,她总那么能折腾。

    初见敏敏是在同乡会的篮球赛上,她刚从泰国支教满一年回来。

    她让我印象深刻,不仅长得好,球打得好,谈吐举止有气度,而且很亲切。我秒变迷妹。敏敏本比我高一届,因为申请休学,去泰国支教一年,回来便和我同级。

    对于她,我既崇拜又羡慕,总追问她在泰国发生的一切。她告诉我,支教过程充满惊喜和乐趣,然而开头并不顺利。

    敏敏学的是日语专业,学校教务处启动泰国支教计划,只面向英语专业的学生,她不在考虑范围内。但敏敏铁了心要参加,她填了申请表,跑到教务处找到项目的负责老师,递交申请。

    老师说,她不符合专业要求。敏敏当场反驳:“要求英语专业学生无非是要英文过关,按流程走,我全英书面申请、全英面试,如果能高分通过,就让我去吧。”

    敏敏诚挚的软磨硬泡让老师松了口,让她试一试。几轮筛选,她击败几百名英语专业学生,总分第二,踏上前往泰国支教的路。

    “你真勇敢,要是我,肯定害怕未知的异国生活。在外待上一年,回来都不知道这里会改变多少。”

    “哪里勇敢?只是不想待在同一个地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做成点什么

    。而且在泰国一年,我过得很好呀!”

    是啊。这一年,她学会化精致的妆容,学会各种热带水果的别样吃法,学会与孩子交流的更好方式,学会泰语,学会与不同国籍的人员相处……

    一年后归来,气度和眼界早已不同以往。可她依旧很努力。

    为巩固日语专业知识和英语考级,她和英语专业的同学进行资源交换,敏敏教她日语,她帮敏敏提高英语。

    大四时,一些外贸公司对敏敏发出offer letter。她选择留在深圳。

    因为精通日、英、泰语,粤语也流利,她在公司混得风生水起,不时出国采购和旅行,活成了她想要的样子。

    敏敏把如今满足指数奇高的生活,归功于当初去泰国支教的那个决定。正是那次她主动做了没做过的事——带着被家人和同学不看好的未来,独自出国,一人在异乡生活,让她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她说:“迈出第一步,剩下的路就好走了。”

    重要的是改变,不是结果。

    2

    我感慨敏敏的勇敢,也敬佩她的努力。

    在大多数人懵懵懂懂的时刻,她已经跟随内心去做没做过的事。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几年前,你做的某一个决定、某一件事将会改变你的人生走向。所以,必须主动去做一些事,才有变好的可能!

    敏敏自带光芒的正能量极大地影响了我,以至于后来,我的勇敢里有她的影子。升大四的寒假,我一个人去

    丽江旅行。

    那时刚过大年初三,我跟父母说,我要去2000公里外看看雪。舍友在群里劝我别瞎折腾,一个女孩子去那么远,人生地不熟,很危险。

    联系好一家客栈,我上路了。

    怕父母担心,我说有同学一起去,会在丽江会合。然后给死党打了电话,说我一个人去丽江,多关注我行踪,失联就帮我报警。

    父亲送我去车站时,我忍不住流泪了,一是不舍家里的温暖,二是对未知旅途的恐惧。

    后来,一切安好。上车后,所有的不舍和恐惧变成期待。

    我在丽江待了20多天,从不适应寒冷天气,到享受古城温差大的生活;从不敢和别人打招呼,到主动认识陌生人;从一切警惕到心不设防。

    我认识了很好的客栈老板,去茶马古道骑马,去拉市海划船,去酒吧里听歌。记得在哈巴雪山上看见雪的兴奋;记得玉龙雪山上高原反应,血液倒流的感觉;记得看见梅里雪山壮阔雪景的震撼。

    去明永冰川时,一路都是藏民区,一路的经幡和转经筒,一路和陌生旅人合影,一路呼吸高原的孤独和自由。

    回来后,我在豆瓣发了一篇游记,那是第一次在公共网络发表自己“成形”的文字,一晚上70多条回复,这让我兴奋不已。第一次感觉自己的文字被认同和喜欢。我开始给期刊投稿,给网络征稿平台投稿。直到今天,文字被你们看见。

    为什么要做没有做过的事呢?活

    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多好呀,那么安全,那么温暖。

    因为做没做过的事,是一种“行走”的能力呀!时刻准备,随时出发。

    做没做过的事,是一种遇见问题时解决问题的勇气,是一种相信美好的能力——不论此刻有多么糟糕,多么不如意,都相信自己有改变的力量。

    敏敏不是真的只想到外面看看,我也不是只想去看看雪,更多的是在探索——探索自己的能耐,探索现实是不是真的那么坏。

    不论回来以后世界是否改变,那段“做没做过的事”的经历始终都是人生彩色的篇章。

    3

    曾有读者在微博给我留言,说自己性格内敛,人生也平淡,没什么大起大落,很想做一个作者,但从未写过文章,也没发表过,有可能吗?

    我鼓励他:现在就开始写吧。没有大起大落,就写平平淡淡的文字;没有苦难,就踏踏实实成功。

    总觉得什么事情都应该尝试一下,因为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人,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人生会有怎样的走向。

    而往往,人生的改变总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敏敏不算很成功的人,但能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一步步变好,也是生而为人莫大的欣慰。

    今年3月,一个朋友辞去广州的工作,去云南昆明发展。

    很多人惊讶,他的薪水待遇在这个一线城市并不算差,为什么非得跑去人生地不熟的城市从头开始不可?要知道,多少年轻人拼尽全力才能勉强在

    一个城市立足。

    朋友说:“为什么非要我和别人一样不可呢?我想要的本来就和别人不同。”

    问起他的近况,他说发展得不错,做的是线上工作室,接活、出稿都过得去。上个月做了一个大单,这个月压力减少。虽然有点慢,但近期远期的规划都有了,按着这条道走就成。现在没想其他的,以前纠结的东西(感情、未来)都不想了。不敢想太多,想多了就没力气走路,把眼一闭,走出夜色,迎来晨曦。

    他慢慢沉淀下来,变得宽和、理解、包容,不再担心自己的能力边界。

    而那个读者后来没再联系我,或许已经开始动笔,或许还在原地不动,或许找到了新的兴趣点。

    不管怎样,在你很想做一件事的时候,请立刻抓住那点稍纵即逝的冲动。

    它会引领你迈出第一步。

    迈出第一步,剩下的就好办了——现实会使事情慢慢发生改变。

    要知道,在交叉路口,你没法做出的选择,总有人做出,然后走上那条少有人走却一路美景的路;你没有做过的事,总会有人做,然后过上你想要的生活。

    所以,趁还年轻,趁还有一点果敢,多主动去做一些没有做过的事,多去看看你没见过的人,多去相信,人生每个变好的可能,就是现在,就是这个选择。

    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人生转机发生在哪一次主动尝试里。

    如果你觉得害怕,那么就把眼一闭,一直走,走出夜色,迎来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