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也要去好好生活

    1

    等我有钱,我就去旅行。

    等我有钱,我就去留学。

    等我有钱,我就去追她。

    等我有钱,就休假去享受生活。

    ……

    人们善于等待,把旅行、深造、爱情、生活,都放在“有钱”以后。

    人们认为“没钱”是问题的根源,“穷”是一切的阻碍。

    为什么总把勇气的问题看作金钱的问题?

    《奇葩说》曾辩论过:“穷游值不值得骄傲?”

    “穷游”,顾名思义,没有钱但去旅游。

    穷游的群体大多是十几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他们还在求学或刚进入职场,他们财富很少,他们精力充沛,野心很多,想走很多路,看到更宽广的世界,于是鼓起勇气,背着行囊上路。他们没“钱”,但凭借自己的努力,看到更多风景。这不值得炫耀,却是成长路上最好的礼物。

    那是那一群年轻群体对自己的褒奖。

    蔡康永说:一个16岁的人进罗浮宫,去看到蒙娜丽莎的微笑,跟66岁时,再走进去看,内心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你错过那个时间点,这件事情就不那么感人了,亚马孙河的星空我也看到了,可我错过了最想

    看到的那个年纪,那个年纪回不来了。

    “穷游”当然值得骄傲,你很勇敢,你迈出第一步,你没错过那个年纪该有的生活。

    虽然当下“穷”,但总会慢慢“游”出去。

    不管你占有多少财富,在大好的当下,请别放弃“好好生活”的权利。

    2

    我在广州一家小公司工作。

    在这大城市里,大部分同事连工薪阶层都算不上。

    说句实话就是:有点穷。但是这并不能影响我们活得很开心。

    珊瑚常说:我们活得多努力,多认真呀!

    嗯,珊瑚,1995年生人,公司年龄最小的一个。她有两个爱好:吃和动漫。

    她会提前在淘宝订好原材料,在周末做各种食物:冰皮月饼、蛋挞、奶茶……

    她喜欢动漫,就在下班后参加相关活动,提前订好动漫音乐会门票……

    这些小事不一定都有美好结果,但每一件都振奋人心,让她在沮丧和痛苦面前,能多走一步。

    安小姐和丈夫都是很忙的上班族,给女儿报了三个兴趣班,花去了工资的大部分,但每月都有一次外出聚餐,户外活动未曾少过。

    婆婆不理解,何必那么

    严格,没时间没钱待在家里就好。

    孩子的笑脸让安小姐觉得,她无法用任何借口不陪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

    乐小姐很喜欢舞蹈,花一个月的工资报名舞蹈班,吃了两个月“土”,还了两个月债。这家伙的身材和气色在半个月后好了很多,上班精神奕奕,效率奇高,有空就笑嘻嘻说段子。这份自信和愉悦感染着我们。

    工作忙吗?当然。每天工作8小时,一周仅一天休假。此外,每个月有三四个活动需要加班。

    但上班、加班、没钱,都不能成为我们搁置兴趣、爱好的借口。

    生活就是花费时间的方式。珍重地对待时间,才是最昂贵的消费。

    3

    马云成为首富后,做过演讲《拥抱改变》。

    他说:“很多年轻人都这样,前一晚睡觉前,脑海里很多想法和创新,感觉马上就能改变生活甚至改变世界。但是第二天醒来,他会忘得一干二净,就算记得也不去想起,依旧朝九晚六上下班,没有任何改变。”

    嗯,大部分人没改变的原因是“没钱”“没底气”,他们需要维持生计的薪水,所以选择做一份不得不做的

    工作,把梦想、想法、好生活、兴趣暂时搁置。

    但是马云又说:Don't worry about the money.Money follow the people and people follow dreams.

    (不用担心钱,钱跟随人们,人们追寻梦想。)

    现在有很多“斜杠青年”,他们有多重身份:人事专员兼职瑜伽教练,财务部职员兼职英语老师,银行职员兼职酒吧驻唱……

    他们是我见过最认真生活的一群人——从不搁置梦想,不曾敷衍生活。

    一份工资不够,就做两份;本职工作不是梦想,就在下班后做点喜欢的事情;他们不曾把想法和创意放在未来,他们立即行动。

    执行力就是竞争力,就是梦想的动力。

    他们这么折腾,这么努力,这么认真地对待生活,又怎么会一直“穷”呢?

    他们在追寻梦想,财富在追寻他们。

    4

    上司跟我说:“懒人”才会“没钱”,勤快的人,总能在各种打拼摸索中找到出口。

    如果你一直把“没钱”当作借口,不去努力,不去改

    变,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现在“没钱”只是一种暂时状态,它不能是你原地踏步,敷衍生活的挡箭牌。

    我最终没去澳大利亚,买了一个电饭锅和一台Kindle——自己做饭,坚持阅读,尝试摆脱下班躺着叫外卖,周末看剧吃零食的庸碌。

    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制订出国旅行的计划并执行,走出舒适圈,见识别国文化风俗,吃当地菜,闲暇时看书,和异国陌生人交流,认识几个有趣的人。

    直到所见所闻变成文章,变成路途艰难时得以前行的力量,才发现,“没钱”是最廉价的借口。

    我曾想过寻找生活的捷径,怎样生活才能不走歪路,比较准确?

    哪有答案!根本不存在“正确”的人生,过程就是奖励。

    你追逐自己想要的,你认真对待生活,你珍重地花费时间,你活出更好的自己,就是对人生最好的奖励。

    所以,别敷衍,每一天都是塑造“自己”的过程。

    你也一样,别怕为时已晚,别怕人生苦短,过一天就得有一天的乐趣,别把“没钱”,当作敷衍生活的挡箭牌。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