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介意孤独,但爱你也很舒服

    (壹子/文)

    01

    收拾房间的时候,找到几本没看完的书。其中有本红色封面的,依稀记得是高中时候在家乐福的打折书架上随手带的。

    边自嘲着自己总热衷于买书却经常看到一半便闲置,边随手将此书翻开,看到扉页粘了一条正方形的便利贴,上面写着“Sorry”,下面一行让人一时难以意会的句子。

    奇怪于我干吗要写张这样的便利贴粘在这儿,再看一眼,发现不是自己的笔迹。正想忽略继续往后翻时,却突然就想起这个像男孩子般棱角分明的字体来自谁了。

    02

    她是我高中的一个好友。那时我们形影不离,用“如胶似漆”来形容也毫不过分,两个人好得经常被班里男生开玩笑说“你俩该不会是拉拉吧”。

    中学时代女生的友谊往往从下课一起上厕所开始,从其中一方下课跟别人上厕所慢慢终止——现在看来幼稚

    无理,但那时却是实实在在的友谊信条。

    那时候,女孩子们交朋友,总是要分出个“最”来——我是不是你最好最好的朋友?

    可是为什么,你跟另一个女生去吃饭了没等我,你周末跟另一个女生去逛街了没跟我说……可这应该是跟最好的朋友做的事儿呀。

    然后,开始一点点地不满,矛盾一点点地堆积,所有坏情绪终于在一个可怜的时机爆发出来,让两人形同陌路。

    别笑,十四五岁女孩子间的友谊,可以比爱情还自私。

    也别说我们小心眼儿。像那样对所有感情都摸不清的年纪,那些成天泡在书里的日子,任何一种感情都来得复杂又强烈。

    03

    决裂之后,相互发过长长的文字道过歉。但两人都深知这次不似以前的小争吵,毕竟是相互知根知底的人,后来也就默契地慢慢淡了联系。

    毕业后,便再无交集。

    那个小便笺,想

    来也是那段决裂后难挨的日子里,她偷偷放在我书里的。

    那段日子,混沌、黑色,一度对友谊失去信心。

    表面上还是嘻嘻哈哈、插科打诨,暗里却刻意疏离那些主动靠近的其他朋友,以为这一定是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光了。

    然而现在我静坐在椅子上细细回忆了事情的始末,终于只是笑着摇摇头,内心再无波澜。

    04

    之前有次跟男友坐在屋顶听歌、晒太阳,不知道为什么就难过起来,难受得把鼻涕、眼泪直往人家衣服上蹭,矫情得自己都受不了。

    想起小时候每次跟妈妈睡觉,她抱着我的时候,或者以为我睡着亲我额头的时候,我都会忍不住偷偷难过好久。

    那时候爸妈不和经常闹离婚,我最害怕的就是哪天早上醒来,我妈就走掉了。

    这是什么毛病呢?来自重要的人的一点点恩惠与爱怜,都会被我无限放大,然后因为害怕失

    去而兀自难过起来。

    后来有一天听歌,看到评论里的一段话,大部分的原话已经不记得,只记得总结起来就是,“没有谁能陪你走完这一生,人生来孤独又何惧孤独”。

    突然就明白了那些自己认为的暗无天日,那些莫名其妙的情绪,是怎么来的了。

    05

    十四五岁的小女生喜欢确认“我是不是你最好的朋友”。

    恋爱中的男女喜欢一遍遍追问“你爱不爱我”。

    “陆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忧虑夏天会姗姗来迟,夏天则担心冬日将至。所以他们不停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

    《海上钢琴师》里有这么一段话:

    可其实啊,大多时候,这样的寻根问底并不是为了一个答案,因为问时答案你已了然于心。

    不管答案肯定与否定,我们为的只是那个知道一定会听到的答案从对方口中说出

    来时,那种不会落空的感觉。

    这段被“虚度”的大好光阴,到底还是大好光阴。

    我们不介意孤独,但爱一个人也很舒服。

    06

    终归没有谁能伴谁走完这一生,不论父母、朋友或恋人。

    有时是阶段性的来来去去,有时是人无能为力的生离死别。

    所以当下很重要不是吗?

    当重要的人还在身边时,你就要让他知道,不管是下雨的夜晚还是冬天的清晨,你都会在身边陪伴着他。

    如此,不管事情怎样难料,不论是离开了你,姑且不说离开的方式,短暂或漫长难挨的日子过去,你还是会记得,朋友们也曾一起在人来人往的街头不顾形象地坐在路边吃雪糕,恋人们也曾在受委屈的时候趴在对方肩上大哭一场,家人也曾在你无助的时候说“还有我嘛”。

    珍惜眼前人。真的。

    只因任何一段感情,当你拥有它时,便是感情本身最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