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会让你对生活更有热情

    1

    我们90后的许多人已经对买房没有那么热衷了,我跟许多朋友聊起过,大家都说,其实租一辈子房也没什么,人生不至于被一套房子困住。

    所以我从大一开始就一直抱着租一辈子房的打算,想换无数个城市,每次都住让人有新鲜感的房子。房子可以很高,也可以很矮;可以很小,也可以带一个小院,就这样随着心情尽情地变换。

    这样的想法一直持续到我大三,我租了人生的第一套房、第二套房、第三套房……

    在第三次因为搬家而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的时候,突然很想要一个固定的家。

    有些事情做过之后就知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比如租房子。

    我租的第一套房子是找的中介,凭自己找不到很好的房源。中介费用不低,要一个月的房租,而且签合同的时候,一签便签了一年。当时我只是想着这么好的房源一定要早早下手,所以哪怕条件有些苛刻,比如什么房租半年一付,下半年的房租要提前三个月付之类的,我也同意了,一股脑儿地签了合同,好像晚一步就要被别人租走似的。

    房子在一楼,面积很大,三室一厅,装修是浅色系,很适合拍照。我们还想过把它装饰成更加文艺小清新的样子,刚开始住进去,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但过了没几天,就发现房子没有纱窗,老容易进一些蚊虫。楼层是一楼,但房东并没有安装防盗窗,又加上窗户很大,所以睡起来很没有安全感。另外,

    大门上的锁非常不好用,我们狠狠心,自己掏钱把大门上的锁换了新的,然后房间里的锁又坏了。更别提什么空调、冰箱,因为家具陈旧,这些统统都进行了修理,费用堪比一个月的房租,高达两千多元。

    等我们把这些全部弄好的时候,哪还有什么心思装饰房间?只能简单地买几块桌布,买一些花草和一些装饰品放在窗边。

    心里想着第一次租房子没经验,再租房子的时候一定要把家具、门窗全部检查好,再也不能因为房子好看就盲目地签合同了。

    就这样住了几个月,迎来了暑假,我准备到市里去实习,但租的房子离市区很远,来回要三个小时,我为了节省时间,想在市里重新租一个房子。

    第二套,就这样开始了。

    2

    暑假正值青岛的旅游旺季,在市区短租的房子不好找,很少有房东愿意将自己的房子短期租赁,我问了许多家,不是租金过于昂贵,就是人家压根儿不租。

    最后以极高的价格好不容易租了个公寓,一间不大的屋子,没有单独卫生间,但好处是离我工作和学习的地方很近,步行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节省下来的时间,我可以用来工作。

    只是租住一个月,我心里想着,在生活用品上一定要一切从简,于是我从之前的家里只拿了少部分用品过去,但住了没几天,就知道有许多东西还是不能省的,我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小到饭盒、洗衣液,大到枕头、被子。好不容易布置好,一

    个月就转眼过去了,临近交房子的那几天,公寓管家告诉我,让我尽快搬离,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下一个租户。

    市里的工作还没结尾,我一边跟管家谈能不能再宽限几天,一边开始收拾东西。虽然住的时间不长,但积攒的东西还是挺多的。

    买了大约二十本书,几套面试用的新衣服,两台电脑,一个相机,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除了旅行箱外,还装了满满五个袋子,我一个人坐车是拿不了这么多的。

    最后因为沟通不当,公寓那边我不能继续住了,我一个人拿着许多行李站在小区门口,特别茫然,像一只无家可归的流浪狗,打电话给朋友,问对方能不能来接我一下,但他们只有晚上有空。

    我只好一个人坐在街边的便利店里,等天光暗下来。在等待期间,我漫不经心地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的脸,突然不想有一天再这样被别人驱赶,不想再将生活过得这么匆忙和粗糙。

    3

    暑假回来之后,生活又有了变动,我准备学车,写作我的长篇小说,而之前的房子第一是离学车地点太远;第二因为它靠近一个小广场,很吵。

    我付完剩下半年的房租后,准备将其出租,重新换一个房子。有了前两次的经历,这次我不再找中介,也不再将合同的期限签得那么长;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不想再租那么贵的房子了。

    就这样,我成功租了我人生中的第三套房子,在一个幽静的小区,窗外就是盎然的绿树,偶尔伴

    一点鸟鸣。房子有些老,家具设施不好,白墙还有些掉皮,但想想便宜的房租,这些倒情有可原。

    我又开始搬家了,托了好几个朋友后,才将东西全部搬完,我累瘫在一团未收拾的衣物中,心里想着什么时候可以不用这么折腾,可以真正找一个地方安定下来。

    像大地对人的吸附,一个人在地球上生活,他需要一种安定的力量。

    我喜欢逛一些家具店和一些旧货市场,每当看到好看的东西后,都会很犹豫,想买来装饰装饰家,但同时自己总觉得很快就要搬家,买任何一点东西到时候都是累赘。这样的不确定性,让自己就像是风吹过的海面,不停地起伏。

    而且,租的房子,打心底里就很难把它当成自己的家,潜意识里就觉得它更像是行途中一个萍水相逢的旅店,只想尽兴,并不想为它付出,它丑陋或美好,都跟自己没有关系。

    4

    经历几次租房的烦恼后,我先前准备一辈子租房的观点渐渐地改变了,我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起房产信息,最后找到了一个地段不错、价钱不错的小户型房子,虽然是一室一厅,但足以给自己一个家。

    这是一种很难描述的感觉,哪怕是家里的一盏灯,都会让自己在这个冷漠而坚硬的城市里有一股温暖的感觉,可能就是为了那一盏灯,让无数人甘愿做房奴。还房贷这件事激励着我们,而一个家温暖着我们。

    房子付完首付后,我需要每个月开始还房贷了,每月还的钱跟

    在市里租房子差不多,但不一样的是,换了一种心境。

    心安是其一。再也不用害怕哪一天突然被房东告知多少天之内必须搬家,不用拿着行李漫无目的地走在路上,不用再对那些心仪的家居品只看而不敢买了。

    动力是其二。每月固定要还的钱让自己少了一份偷懒的理由,而房子像自己在这个城市中地标式的建筑,多了前进和奋斗的念想。

    满足感是其三。从此花出的钱是为了自己的一个固有物品,而不是打了水漂,把房子装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能提高我们的满足感,而不用像租房者那样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恐慌。

    我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还在热衷于买房,但我不再对那些房奴嗤之以鼻,如果买房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每月只还工资的四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它并不能降低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反而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规律,因为一个人对家的协调同时也将是对生活的协调,再大一点说,是对自己人生的协调。

    这样想想,买房这件事并不会降低一个人的生活幸福感,它恰恰可以提高我们的幸福感。因为在某个城市中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并不是束缚,我们仍然可以迈开脚步到世界各地去走,仍然可以继续租房,也完全不妨碍我们旅居外地的念头,只是这小小的几十平方米,让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但若想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可能又是另外的定论了,买房这件事,也要量力而行。